高校辅导员对学生骨干的培养模式探析

2018-08-11 10:29郗望
决策探索 2018年12期
关键词:马太效应仆人刺猬

郗望

大学生骨干是大学生中的优秀分子和骨干力量,是一支在学生当中起着榜样引领作用的群体,在专业水平、才艺特长、学生组织管理工作等方面表现优秀,是学校组织文化建设的核心力量,是入党积极分子、优秀学生干部的储备军和中坚力量。根据2017年国家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即教育部43号令),“学生骨干的遴选、培养、激励工作”是高校辅导员的主要工作职责。辅导员如何做好学生骨干的遴选、培养、激励工作?笔者将借用社会心理学中的两个效应来展开阐述。

一、“刺猬效应”——陪伴成长,亲密有间

“刺猬效应”来源于一则寓言故事:寒冷的冬天,两只刺猬要相依取暖,一开始由于距离太近,彼此都被对方的刺伤到。在不断的尝试调整后,它们拉开了适当的距离,不仅可以相互取暖还不会伤到对方。心理学家根据这则寓言总结出了心理学上的“刺猬效应”,又叫作“人际交往中的心理距离效应”。“刺猬效应”对高校辅导员工作的开展具有积极影响。

(一)培养的第一步是陪伴

教育、培养学生,做学生成长成才的人生导师和健康生活的知心朋友是辅导员的工作追求。培养的第一步是陪伴。陪伴学生首先就要做好“三深入”:深入学生教室、深入学生宿舍、深入学生活动。互联网时代的特点要求辅导员赋予“三深入”以新的工作方式,不仅要有线下的“三深入”,还要有线上的“三个熟练”,即“熟练使用聊天工具、熟练使用社交媒体、熟练理解网络文化”。无论是线上还是线下,辅导员只有始终陪伴在学生左右,才能时时了解学生动态,及时给出提醒建议,与学生共同经历、共同成长。正如刺猬的相依取暖,其实也是“教学相长”。

(二)亲密有间,相互尊重

辅导员不仅是学生相伴成长、并肩前行的朋友,也是告诫学生遵守国法校纪、规范学生行为处事的人生导师,在这一层面上,师生关系更接近于管理者和被管理者的关系。由于不同的角色定位,辅导员势必要在管理过程中触及到学生的某方面利益,引发思维冲突,所以保持适当的距离,相互尊重,更便于辅导员老师的管理工作,也更利于各项工作的公平公正。所以,辅导员始终不能忘记自己的角色定位根本上还是老师。亲密有间、相互尊重,这种师生情谊才更健康长久。

二、谨防“马太效应”——不断遴选,扩大范围

社会心理学中的“马太效应”来自于《圣经》中的一则寓言:一个国王远行前,交给三个仆人每人一锭银子,吩咐他们:“你们去做生意,等我回来时,再来见我。”国王回来时,第一个仆人说:“主人,你交给我的一锭银子,我已赚了10锭。”于是国王奖励他10座城邑。第二个仆人报告说:“主人,你给我的一锭银子,我已赚了5锭。”于是国王例奖励了他5座城邑。第三个仆人报告说:“主人,你给我的一锭银子,我一直包在手巾里存着,我怕丢失,一直没有拿出来。”于是国王命令将第三个仆人的一锭银子也赏给第一个仆人,并且说:“凡是少的,就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凡是多的,还要给他,叫他多多益善。”这种在某个领域“多者愈多,少者愈少”的两级分化现象就被称作“马太效应”。高校辅导员应当从以下两个方面谨防“马太效应”。

(一)学生骨干的培养与遴选过程中要谨防“马太效应”

新生入学和军训是辅导员集中了解学生骨干、遴选学生干部的第一个阶段,这一时期所遴选出的学生骨干会成为各班级的学生干部,成为辅导员在学生管理工作中的左膀右臂。而事實上,还有很多优秀学生会进入校级或院级学生组织(如记者团、学生会、学生社团等)以及在学校一些行政部门担任学生助理。虽然这些学生没有班委与辅导员接触得多,但经过一到两年在工作岗位上的培养锻炼,也是非常优秀的学生骨干。这些学生由于在班级以外甚至学院以外的环境中工作,因此尤其需要辅导员的关心与鼓励。此外,大二起始,会有一批在各级各类学生组织中退下来的学生,这些学生中也有很多非常优秀的学生,要及时发现这些学生,给予关注和指导,引领他们找到新的努力方向。

(二)在评优评先、机会推荐和职务推荐时要谨防“马太效应”

因为工作的关系,辅导员势必对班长、团支书等班委非常熟悉,但在评优评先时不应忽视其他学生骨干的闪光点和为学校作出的贡献。另外,从大二开始,学校一些部门或组织需要辅导员推荐优秀学生担任职务,这时也需要辅导员根据学生特点和个人意愿,遴选推荐。这项工作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长时期、大范围地遴选培养,才能成就更多的学生骨干,给他们提供为集体服务的机会,帮助他们不断提升自我。

(作者单位:商丘师范学院)

猜你喜欢
马太效应仆人刺猬
马太效应
如果你是第三种仆人
狠幽默
这个世界处处都是『马太效应』
马太效应下的中国医改
FUNNY STO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