峡江的茶

2018-08-13 20:05林文楷
参花(上) 2018年8期
关键词:夷陵峡江茶品

去峡江太平溪镇,受“缤纷四季,乡约夷陵”活动邀请,和作协的几位朋友去看他们的“湖北省茶文化游”分会场,也是活动启动仪式。想起自唐、宋以来一千多年峡江茶的繁荣,自然是生为峡江人的一种快乐和荣耀,古时的流韵遗风传承至今日,虽然不及杭州与安溪的盛名,也是一种享受和奢侈。虽是杭州西湖龙井,安溪铁观音连年占据着中国十大名茶前端位置,峡江茶则也有自己的精微和妙处,“春秋战国西偏境,陆羽茶经第一州”“山南,以峡州上……”千年前茶圣的记述,宋之贡茶占有百分之六十以上,足以彰显出昔日的辉煌和造就。

我对峡江至微熟悉,儿时就泡在祖父的老茶土罐子里,浸润清明的雨露与火候,感念雀舌的气韵与温香,还有雏鸟小口初开的形和绿如纱黄似鹅绒漂出的色。翻古阅籍是溯往追夕有趣的事,《夷陵图经》载宋时峡州四大贡茶,夷陵(夷陵区)有其三,峡江“碧涧春”居于鳌头。宗亲林祚炎茶事一生,国字号专家,其道高远精深于夷陵,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先后于峡江发现和推广“宜昌大叶(新发现)”新种,研制“峡州碧峰”茶,精微采制,以质求胜,其品名是否承源宋代首贡“碧涧春”不得而知,但外形与内质实乃不俗,名噪中国茶界。如今三十多年过去了,祚炎先生已经作古,大叶茶也得到了大面积种植,成品新茶层出不穷,“峡州碧峰”似乎失去了声色,都好些年没有品到它了。

“峡州碧峰”沏之黄绿,香之栗逸,饮之清雅,制作工艺或宋或非宋不得而知。宋茶多煮,“碧涧春”煮沏与否我也不甚晓,“嫩绿微黄碧涧春,采时闻道断荤辛。”量其色香味清雅相似,如此说未必全是为了怀古,只是觉得生活在峡江茶乡里品不到含有历史沉淀和文化奢侈的历史精品是种遗憾和悲催。峡江的朋友们,还是否有此遗韵,请你们告诉我好了。

现今的一些茶品,我并不十分欣赏,缺失了传统工艺,过于注重包装和文字渲染,美其名曰创新,实则烘托得名不符实了,文字鼓噪眼花缭乱如蜂蝶飞舞,有的干脆就是粗次的味道。在店铺里,看到如簧巧舌臻靓包装我都免不了生出怀疑,话这样说好像不食人间烟火学究旧遗的口吻,可实在是对曾经历史有如初恋乐事迷信,信赖于自身的经验怀念传统。走进峡江茶山,看到从江边延展云中的大叶茶梯,看到老林中粗壮高大、滋生了青苔挂着白色云斑的古茶树,禁不住会驻足停留心驰神往,因为这不仅证明峡江是古茶的故乡,那白色的云斑托起青嫩的芽尖吸引我有一种探究仙界神秘,穿越时空而又真实存在梦幻般的思绪。我没有品尝过兴唐盛宋时期的贡茶,却对跨越千年的辉煌充斥着兴致与迷信,也就真的想去穿越游历一番,因为史籍的记述就如真实的物品存放在我的脑洞里,如此安闲丰腴而又饱满无虚的生活幻象。我们于现实拥有的真实之外,还需要或是必须有一些戏说和回味,如此生活才充盈而富有意义。

站在岸邊看大江奔腾,看高天流云,看花开花落,听江涛与松涛,陶然于山间的清风明月,掬一捧岩泉而饮,啜一匹鲜香的草叶,看似随意实则是很有必要的,且是精致得越多越随性越好。只是目下忙碌的生活,功利得有些粗鲁了,在名为创新的烟罩中失却了传统的精髓,试想,这次峡江茶文化游活动中,会否再享茶品历史的韵味儿。

作者简介:林文楷,湖北省宜昌市作家,著有散文集多部。

(本栏责任编辑 徐文)

猜你喜欢
夷陵峡江茶品
上万类茶品“飘香”第7届山西茶博会
夷陵之战(下)
夷陵之战(上)
互联网平台经济下的茶品开发框架性建议
互联网知识经济环境下的茶品开发与设计研究
英语翻译视角下的国产茶品说明书英译研究
纪振民作品
峡江挑夫
峡江监控、视频及通信系统的统一设计与实现
对夷陵之战刘备战略决策之吾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