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激发文化的活力

2018-08-13 20:05魏玉霞
参花(上) 2018年8期
关键词:山里红抚松县演艺

魏玉霞

一串悠长的音符,流淌过改革创新的风云岁月;一场风华的舞韵,记载了山里红大胆转型的奋斗历程。

抚松县山里红演艺有限公司历经变迁,已经有七十多年的历史。让我们捡拾岁月浪花的点滴,编成一环流年的纪念,为山里红献礼,为曾经为山里红艺术事业发展呕心沥血和正在为山里红事业殚精竭虑的人献礼……

山里红剧团于一九四七年建团。自建团以来,始终扎根参乡,坚持送戏下乡几十载,如一树树“山里红”果实,红遍抚松及周边地区的山野民间,将文化艺术的果实捧进大小村屯,将党的声音传递到百姓心中,形成了不怕吃苦、勇于奉献、服务人民的“背夹子”精神。

二〇一二年,党的十八大提出了“要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的要求。为了响应全国文化系统體制改革的号召,山里红剧团被推向市场,更名为抚松县山里红演艺有限公司,纳入文化行业党工委党建工作范畴。为了适应改革的需要,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引领下,山里红演艺有限公司在保留传统送戏下乡、贴近群众的良好风气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勇于创新,走出了一条发展新路。

改制以来,山里红演艺有限公司继续坚持送戏下乡演出,平均每年完成送戏下乡演出六十场,吸引观众十万余人次,为抚松地区广大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

抚松是我国著名的“人参之乡”,为宣传抚松以及抚松地区的人参和人参文化,近年来,山里红演艺有限公司作为“抚松长白山人参节”期间重要的演出队伍,先后排演了《老罕王挖参》《关东夺宝》《大爱孙良》《松桦恋》《参乡是咱家》等具有参乡特色的文艺节目,深受广大群众的欢迎。

山里红演艺有限公司常年开展“植根工程”思想宣传工作,从意识形态领域入手,以建设“美丽乡村、美丽庭院”为主题,下乡到农村集市演出,以实际行动为抚松县“五个绿色”“一区一城”创建工作做好宣传。

二〇一六年六月至八月,在县委宣传部、县文广新局的安排、部署和指导下,山里红演艺有限公司完成了抚松县首部地域风情舞台剧《穿越抚松》(后更名《福颂圣山》)的创作排演,于八月三十一日首演。此后又经过四次推敲、修改,剧情逐步得到完善。该剧目拟作为抚松县旅游演艺事业的保留节目,成为推动旅游事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力量之一。

在创作和排演的同时,公司积极组织材料,为《穿越抚松》筹备吉林省文化产业扶持资金的项目做申报。十月份,《穿越抚松》正式获得了省文化厅、财政厅给予的项目补助资金。

与此同时,山里红演艺有限公司还担当着对外宣传交流、展现抚松风采的任务。多年来,公司受邀参与央视七套特别节目、张家界国际音乐周、白山市三江旅游节公演、白山市“长白山之夏”文化旅游节演出等活动,在演出中展现了参乡特色,宣传了人参文化和抚松文化。

在坚持文化传播和宣传的基础上,山里红演艺有限公司还积极对外承接商演任务,努力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结合的发展之路。

如今的山里红,正昂首阔步走在文化体制改革后探索与创新的发展道路上。企业的模式让文化发展充满生机,文化的核心使企业的内涵更加深厚。相信未来的五年,山里红演艺有限公司将会更加坚定改革创新的理念,坚定文化自信,树立科学发展观,坚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理念,推动抚松县精神文明建设和物质文明建设协调发展。

猜你喜欢
山里红抚松县演艺
抚松县林业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建议
河南金贵演艺集团
A Study on the Diasporic Translator’s Model
——Take An Empty Room as an Example
又见山里红
生态学视角下得演艺产业——评《演艺产业生态学刍论》
艾玛·斯通:为演艺而生
抚松县书法家协会作品展示
歌颂盛世 舞动参乡
——抚松县元旦文艺晚会激情开演
黑龙江省不同地域山里红叶的生药鉴定研究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