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管理中激励机制应用现状与对策探析

2018-08-13 17:23杨裕民
文学教育·中旬版 2018年6期
关键词:小学管理激励机制应用

杨裕民

内容摘要:激励机制渗透在小学管理的方方面面,是维持小学教学质量稳步提升的动力源泉,有效的激励机制不仅能最大化教学目标,而且可以在组织内部形成强大的凝聚力。现阶段我国小学教学管理中激励机制的应用主要表现在教学管理、师资管理以及学生管理中,教学管理中主要有目标激励与榜样激励,师资管理中主要有参与激励与物质激励,而学生管理更多的是信任激励、评价激励以及竞争激励。小学管理中激励机制构建应在坚持目标设定与客体需求协调统一原则、民主化原则与激励机制融合原则基础上,在明确激励机制理念重心、完善激励考评体系与强化教师职业生涯规划三个层面发力。

关键词:小学管理 激励机制 应用 对策

一.小学管理中激励机制应用现状

教育事业是一项漫长的系统化工程,在长期的理论研究与探索实践过程中,离不开一套完善的激励机制,无论是对于教师还是学生。有效的激励机制不仅具备基础的激励功能,而且可以为激励客体实现承诺最大化提供持续动力,激励机制应用关键在于对激励客体属性(需求、兴趣、利益等)的全面把握,在此基础上找到激励节点,以达到目标完成度和激励客体满意度的高度统一。目前我国小学管理中激励机制的应用主要体现在教学管理、师资管理以及学生管理三个方面,教学管理以目标激励、榜样激励为主,师资管理以参与激励、物质激励为主,学生管理更侧重于从信任、评价、竞争等方面实现激励效应。

(一)教学管理

目标激励是教学管理中最为重要的激励方式。目标是激励客体行为导向的指路灯,通过目标管理能实现对整个教育组织的激励效应。目标激励成败关键在于目标的设定,应坚持合理性、针对性、实用性原则,不同教师在教学技能、教育理念认知、知识储备等方面存在差异,要求目标激励设定做到因地制宜,而当下目标激励在小学教学管理中存在着目标模糊、脱离实际等问题。榜样激励是教学管理中普遍应用的激励方式,因为榜样对激励客体而言,是立体的、直观存在的,这种激励方式充分利用了个体对荣誉感的渴求,能达到立竿见影的激励效果。

(二)师资管理

参与激励指的是吸纳优秀管理教师加入到学校组织管理中,包括学校顶层教育目标、各项规章制度等,其核心在于民主化管理,通过民主的管理方式,增强教师对学校管理决策的认可度与归属感,可采取代表大会、岗位责任制等途径实现参与激励。物质激励是吸引并保持优秀教学资源不可或缺的激励方式,也是最为基础的激励手段,相比于榜样激励从教师荣誉感、自尊心等心理层面满足精神需求,物质激励对教师感官的刺激更为实际,两者缺一不可。

(三)学生管理

信任激励是培养学生自信心的重要途径,教师作为激励主体,通过言语、肢体等直观信息表达出对学生的信任,一旦学生获得教师的肯定,便可以形成强大的激励效应,这种信任可以是学习能力、学习过程以及人格等方面。评价激励贯穿于整个学生学习生涯中,激励机制设定应循序渐进,并保持连续性,教师尤其是班主任,在充分了解每位学生性格前提下,深入挖掘不同学生的激励需求,通过奖学金、学习用品、奖状等物质激励,荣誉、口头表扬等精神激励,并搭配以多元化评价方法,使评价激励效果最大化。竞争激励是培养学生上进心的重要方式,教师或者学校可通过组织活动、竞赛等形式,激发学生学习动机,使其具备一定的竞争意识。

二.小学管理中激励机制应用优化路径探讨

激励机制广泛应用于小学管理中的各个环节,是提升小学教学质量重要的动力之源,为使激励机制更好地服务于小学管理,在构建中应在坚持目标设定与客体需求协调统一原则、民主化原则与激励机制融合原则基础上,从明确激励机制理念重心、完善激励考评体系与强化教师职业生涯规划三个层面做出改善。

(一)坚持激励机制构建原则

一是目标设定与客体需求协调统一原则,切忌目标设定向着极端化方向发展,实施重点放置于激励客体需求节点的捕捉以及教学实际的自我认知。二是民主化原则,重在公平公正,逐步构建出具有高度公信力的激励机制,激励机制对应信息要公开透明,包括激励目标、实现方式、任务要求、对应奖励等信息。三是激励机制融合原则,包括精神与物质激励融合,短期与长期激励融合,精神与物质激励是刺激客体形成某项动机并出现与之相对应行为的源泉,精神激励离不开具体的物质载体,物质激励也应承载着一定的精神内涵;短期与长期激励融合是由客体动机属性决定的,激励客体产生特定动机往往是短暂的,具有显著的时效性,激励主体在构建激励机制中,关键在于激励时间节点的把控,短期激励实现对教师某一时期内目标的推动,长期激励更侧重于教师整个教育职业生涯的发展。

(二)优化激励机制对策

一是明确激励机制理念重心,激励机制三要素为激励客体、激励目标以及激励手段,激励机制构建应基于三要素展开,在明确激励目标、激励客体的基础上,有的放矢选择激励手段。小学管理中激励机制的客体为教师与学生,其中教师同时又为学生管理的激励主体,这种双重的管理身份,要求激励机制能够满足不能激励目标的激励需求,学校作为教师激励的主体,应结合不同教师的教学实际,包括教学技能、任教时间、教学经验等,制定出层次性递进的激励目标,终身学习是对教育工作者的根本要求,激励机制的时效性同样重要,教师作为学生激励的主体,也是与学生学习、生活联系最为紧密的群体,尤其是班主任,承担着班级整体学习水平的任务,其激励机制理念的重心应放置在学生综合素质发展层面,而随着新课改中对基础教育阶段提出的更高要求,亟需教师在学生激励机制的探索中加大力度。

二是完善激励考评体系,考评作为学校管理中激励机制的配套手段,其合理与否直接决定着激励机制的实践效果,因此一种明确的、民主的、实用性的并具有一定执行力的考評体系是必不可少的。首先是对教师,通过目标管理,动态追踪目标完成情况,其中涉及个人目标与整体目标的统一、目标分解细化、过程管理等方面,并引入科学的薪酬激励机制,增加绩效工资比例,使教师能体会到多劳多得、基于教育能力与教学效果而展开的薪资激励制度的优越性,对鼓励教师创新教学方式、提升教学质量具有重要的推进作用;其次是对学生,小学教育是一个为各学科打基础的准备阶段,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信任激励、评价激励、竞争激励等激励手段,是培养小学生能力自信与人格自信的重要方式,对应的考评体系同等重要,新课标对小学生综合素质能力提出更高要求,已上升为核心素养的培养,激励机制中对应的考评体系在考评指标上应做出调整,加大学生知识应用能力、道德修养等层面的考核。

三是强化教师职业生涯规划,打通多元化的晋升渠道,逐步放弃传统单一的职称评定制度。教师是教育事业的执行主体,其教学能力、对教育的理解以及对新课标的解读等直接决定着教学效果,而影响教师思维观念、行为发展的关键在于激励机制的合理与否,教师职业生涯规划是小学管理中激励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多元化的晋升渠道能够使教师从多个维度体会到自身努力的价值,实践中可以通过引入学生评价、新课标认知考察、人格考察等多个层面,并对学生评价环节给予重视,因为学生接受效果是教师教学技能的直观反映,尤其是对于小学生而言,其看法是对教师教学水平的真实描述。同时,教师职业生涯发展离开不定期的学习培训,学校一方面可以通过组织培训等方式对教师教学技能、教学理念认知等方面进行针对性提升,另一方面也可以鼓励教师采取进修等方式提升学历水平。

参考文献

[1]谭书全.激励机制在小学管理中的作用[J].新课程(上),2016(1):233.

[2]王芳.基于绩效工资制度的小学教师激励问题研究[D].烟台:鲁东大学,2016.

(作者单位:武汉大学第二附属小学)

猜你喜欢
小学管理激励机制应用
湿地恢复激励机制的国际立法及启示
激励机制助推节能减排
谈素质教育理念与小学管理工作
山西票号的激励机制及其现代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