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建筑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

2018-08-13 03:09李会林李瑞锋
中国房地产业·中旬 2018年3期
关键词:混凝土质量控制建筑工程

李会林 李瑞锋

摘要:现阶段,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建筑行业也得到了空前的发展。随着建筑行业的兴盛,建筑工程质量也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混凝土工程是建筑工程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包括建筑混凝土、建筑模板及建筑钢筋三大工程,在建筑工程中所占比例較大。随着新材料、新技术在建筑领域的增多,影响工程质量的因素也随之增多。人为因素、材料因素都会影响施工质量,施工质量关系人们的居住安全及建筑行业声誉。文中对建筑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建筑工程;混凝土;质量控制

1、影响混凝土质量的因素

1.1原材料

1.1.1砂

砂子含泥量的多少及细度是影响混凝土质量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因素。混凝土之所以会出现裂缝,其主要原因就在于砂子太粗或含泥量过高,含泥量过高不仅会导致混凝土易产生裂缝,其还会使得混凝土的整体强度都受到一定的影响。为了避免这种现象的发生,在选择砂石的时候,应当尽量选择中砂,其含泥量和细度一般都能满足建筑需求。

1.1.2石子

石子质量对混凝土的整体质量有显著影响,石子是否被压碎到一定程度以及级配是否达到要求都应当采取严格的控制措施。用于建筑施工的大多数石子在压碎程度上和级配方面都不能符合工程需求,从而影响了混凝土的质量,对建筑工程的施工造成一定影响。

1.1.3水泥

对于混凝土的质量来说,水泥也是重要的影响因素。如果水泥的体积安定性过低,将导致混凝土出现裂缝;如果水泥的强度不稳定,会影响到混凝土质量的稳定性。

1.2配合比

在用不同材料对混凝土进行搅拌时,需要注意水的用量、水和水泥的比例以及加入砂石的比率,这些因素会直接影响到混凝土的质量和性能。一个好的配合比既能满足混凝土强度又能满足其耐久性的需要。

1.3浇筑混凝土

从混凝土整体的严密性来说,浇筑混凝土是十分重要的环节,往往因为支设模板和振捣不完善而致混凝土的浇筑不够均匀和在严密程度上无法达标,进而使混凝土的质量受到严重影响。因此,在支设模板和振捣的过程中需要注意:在振捣时,尽量选用插入式的振捣棒,在振捣棒插入的过程中,应当迅速、准确,而在拔出振捣棒时,则应缓慢一些。在支设模板时,要确保其牢固性,并且要对其表面进行细致的清理。另外需要注意的是,不同模板之间一定要紧凑,不能有任何的缝隙。

1.4养护混凝土

在空气较为干燥的情况下,混凝土中水分的蒸发速度会加快,直接影响水泥的水化作用,导致凝结过程完成之后,水泥并没有停止水化,这时混凝土的表面就会出现脱皮的不良现象。为了有效控制这种情况,确保混凝土表面的湿度是十分必要的,因此需及时洒水。

2、建筑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

2.1控制混凝土原材料

材料包括水泥、水、骨料和外加剂,这是混凝土质量的保障。为确保水泥质量,使用前必须进行水泥性能测试;粗集料和细集料作为集料和混凝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其进行严格选择,研究集料的级配、质地、针粒含量和最大粒径,其中在对细集料进行选择时,不但需要对施工现场的地质条件进行分析,还需要对细集料本身的纯度和化学成分进行分析,提高其匹配性、优良等级和安全性;另外,尽量避免使用工业用水和生活废水对混凝土进行搅拌,减少其中的有害化学物质对混凝土的质量产生影响,必要时需进行成分和腐蚀性检测;外加剂的投用方面,应选用优质的外加剂生产厂家,进行早期试验、检验水泥适应性。

2.2控制混凝土配合比

混凝土配合比应取送现场的水泥、砂、石进行试验,应委托有资质的试验室。只有试配合格的混凝土配合比通知单,才能批准作为混凝土开盘鉴定的依据。同时可以根据粉煤灰的特性,进行适量的混用,有利于调节混凝土的内部温度,有效降低内外温度差异,减少因温差产生裂缝的事故发生。另外,在混凝土工程施工时,在工程允许和需要的情况下,可以投放适当直径的钢筋,调整混凝土的内部结构,加强其抗拉行性,减少因沉降导致的裂缝出现。

2.3控制混凝土浇筑过程

混凝土的浇筑顺序和方法应周密考虑,对于大体积、大面积混凝土的浇筑,分层、分段要合理;层段间间隔时间要计划好,在前一层、段混凝土初凝前,浇筑后一层、段的混凝土,振捣器要插入到下一层。浇筑前应做好模板中的土壤废油杂质和钢筋油污杂质的清理工作,另外还要严格检查钢垫是否垫好。浇筑时观察模板、灌注筋、预埋件、预留孔是否变形、移动或堵塞,如发现立即停止浇筑。

2.4混凝土施工条件的控制

控制施工条件主要是控制混凝土原材料的含水率,避免材料脱水。另外施工控制的温度主要是针对具体的常量。比如房屋建筑工程的施工环境、光的建筑面积、昼夜温差、风力等因素,以尽量减少这些因素对具体内容的控制程序的影响,主要是施工单位及时根据实际情况对施工时间和施工程序要合理规划,要避免高温施工,防止混凝土开裂现象的出现。

2.5对混凝土后期养护的控制

混凝土的养护是耗时较长的一项工程,应在混凝土浇筑后的12h-18h后开始养护,养护时间要持续21d-28d。混凝土的养护主要是在确保在混凝土在凝结凝实的过程中,不出现裂缝。在养护的过程中,要根据工程所在地的地质条件、气候条件,以及所使用的的混凝土成分区别对待。其中养护办法主要分为蒸汽法、箱梁蒸汽法、自然养护法、养生液法、满水法和养护膜法几种,可以有效的为混凝土凝固过程中提供湿润的环境,减少因水分流失和温度差异等形成裂缝。

3、结束语

总之,建筑混凝土工程质量关系建筑物的安全、使用寿命,原材料环节、技术环节、管理环节都容易出现安全隐患,对影响施工质量的因素提高警惕,做好薄弱环节的监管,提升工作人员操作技术,完善监管流程,做好现场监管及竣工后监察工作,不断提升施工水平,才能降低失误率,不断提升施工质量,打造高质量建筑。

参考文献:

[1]万霁逸.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分析[J].南方农机,2017,48(16):79.

[2]徐伟.高层建筑混凝土施工[M].武汉: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15.

[3]梁宇.建筑混凝土施工技术概述[J].工程建设资讯,2016,(13):17-19.

[4]李伟.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裂缝控制措施研究[J].工程技术研究,2017,(1):153+155.

猜你喜欢
混凝土质量控制建筑工程
建筑工程中土建预结算方面常见问题的分析
基于BIM技术的建筑工程高支模监测应用与研究
弱电智能化系统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分析
浅谈商品混凝土使用控制技术措施
混凝土早期变形对其耐久性的影响
自我修复的神奇混凝土
试论建筑工程预算在工程造价控制中的作用
混凝土
浅谈机车总风缸的制作质量控制
浅谈在公路桥梁施工环节的质量管理及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