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行为特征研究的养老建筑空间设计

2018-08-13 04:08毛勇
中国房地产业·中旬 2018年3期
关键词:行为特征研究

毛勇

摘要:在养老建筑设计中参照老年人的行为特征,可以更好地满足老年人的生理要求,而且还可以从情感角度给予老年人安慰,从而有效帮助老年人驱除心理的孤独感,对提升老年人的归属感也具有良好的作用。下文重点从行为特征角度分析建筑设计情况。

关键词:行为特征;研究;养老建筑空间设计

随着当前人口老龄化问题越来越突出,在老年人保障方面需要采取良好的措施,其中为老年人提供居住建筑方面就是其中重要的保障措施。但是在建筑空间实际设计方面需要从老年人的行为特征角度考虑,进而为老年人提供良好的居住环境。下文分析养老建筑设计过程中结合老年人行为特征设计的具体情况,更好地满足老年人的生理以及心理需求。

1、行为特征分析

人随着年龄不断增长,在身体机能方面出现逐步衰退的情况,第一类是老年人的行动力逐渐减弱情况,如老年人中出现手脚不便以及行走困难的情况;第二类是老年人的视力出现衰退的情况,老年人中主要以眼花、视力减退以及色弱的情况最为显著,在严重的情况下还会出现失明的情况;第三类是在听力方面发生衰退的情况,例如老年人出现耳背、耳聋以及反应迟钝的问题。这对老年人生活带来较大的影响,而且老年人的心理也会出现许多消极的情绪。例如有的老年人闲在家中感到无所作为的情况[1],此时就会产生失落、孤独以及自卑等不情况情绪。为了能够给予老年人一个良好的环境条件进行生活,在空间设计方面就需要给予良好的关怀。这就需要设计者在实际养老空间中充分考虑老年人的行为特征,能够在精神状态、情感方式等方面尊重老年人生理以及心理的需求,同时也展示出社会对老年人所给予的关心。

2、设计建筑空间的策略

2.1交通和公共空间的设计策略

养老建筑的交通空间设计中,针对老年人腿脚不便的情况,需要避免流线出现太长的情况,在廊道的位置则需要适当增加扶手、座椅,使得老年人可以随时停歇。对于老年人腿脚不佳的情况,可以楼梯间休息平台适当加宽,增设休息或交往空间。或与活动平台结合设置,增加其功能性,或在楼梯间处设置助力设施设备,如电动传送台,老人可站传送台上,来帮助老年人上下楼梯的简易装置。此外,在楼梯间设计方面需要采用无障碍设置,这可以有效预防老年人的心肺功能出现降低的情况而无法正常行走。在拐弯位置,要设计足够大的缓冲空间,让老年人有足够时间反应并应对。在公共空间设计方面,老年人的行动反应慢,建筑中需要留足空间,便于老年人可以顺利进、出和行走[2]。例如在入口门厅位置的设计方面,需要开阔轩敞,同时做好科学的功能分区,合理设置辅助或助力设施设备。

2.2针对视觉衰退空间的设计策略

第一,保持良好的自然采光条件,这是建筑空间所需要的必备条件之一,由于老年人视觉对环境的适应能力比较弱,而且还需要较长的反应时间,此时在设计过程中就需要注意建筑室、内外的光线转换,并且还需要避免眩光的情况;第二,针对老年人中所出现视觉神萎缩的情况,难以正确对色彩进行识别,因此,建筑空间设计过程中,墙面以及地毯颜色的搭配方面可以选用橙色、黄色以及珊瑚色,而在卧室以及起居室中玻璃窗设计方面则需要采用有色玻璃,防止对老年人视觉造成一定的障碍;第三,建筑空间中需要设计对对应的标志,如在台阶位置、坡道、楼梯以及转弯等空间中,可以采用鲜亮色彩提高老年人的视觉辨识度;第四,针对视觉不好但听力好的老人设置声音提示或提醒的内容。比如音乐走道或楼梯或入口入户提示等。

2.3应对听觉衰退空间设计的策略

老年人听觉出现衰弱的情况,比较容易发生疲劳的情况,同时还会影响内耳微细的血管活动,例如出现痉挛状态等,从而导致听力开支急剧减退情况,在空间设计方面需要避免噪声干扰,此时可以在空间中采用一定的措施而降低噪音。例如在休息区以及活动区可以设计隔离带,有效减少噪音对老年人所带来的影响。由于老年人的听力衰退对其心理带来不良的影响,此时老年人易出现情绪方面的波动,例如敏感、易激动以及焦躁等,在设计养老建筑中,则需要重视人性化以及体现出对老年人的人文关怀。除此之外,采用色彩辨识措施或是触摸提醒措施。可以有效应对听觉衰退的问题。

2.4关注老年人的情感方面

2.4.1有效减少孤独感

当前需要子女由于许多原因而不能和父母一起居住,而受到强烈的家庭观念所带来影响,此时老年人的内心出现孤独感,而且此情况还会随之时间推移而越来越重。首先,心理学角做出分析,许多高龄者心理十分渴望交往,而且通过交往的方式能够展示出自己的生命价值,而且在交往中可以帮助他们掌握更多的信息,同时对老年人的心境以及情绪波动情况都可以带来积极影响。因此,在养老建筑的设计方面,则需要参照空间形态以及具体的使用需求,有目的性的为老年人营造良好的交往空间,例如设计一些集体性的、家庭性的、小型或者是私密的空间,能够让老年人在该区域中进行交往[3]。此外,在公共活动空间设计方面,可以拓展多功能厅的服务方式,如健身房以及小会客室等,这就便于老年人可以在此区域中开展交往或者与人交流,有效排除老年人心中的孤独感。

2.4.2克服失落感的空間设计

老年人所承担的社会角色出现较大的变化,此时在他们的心理出现落差的情况是难以避免的,为了能够更好地调整老年人心理的失落感,在空间设计方面需要增加一些丰富性的色彩。因此,在设计建筑空间方面,养老建筑可以增加一些多功能的空间,例如设计功能室、种植花园、阅览室以及健身房等,这可以帮助不同兴趣爱好的老年人在该空间交流以及消遣时光,可以帮助老年人减少心中的失落感。除此之外,从老年人对精神生活的需求角度分析,在空间设计方面还需要增加其他的内容,例如学习空间,例如书法、音乐、摄影以及美术等此外,视听空间方面,让老人了解更多不同类型的信息,丰富老年精神世界。弱化其精神无聊的感觉,一方面可以提升老年人的业余生活,在此学习空间中,老年人可以广泛与人交流,而且还可以在相同的兴趣中而建立人与人之间交流,另一方面充分尊重老年人的价值,如积极展示老年人的学习成果,可以提升老年人的成就感以及满足感。

3、结束语:

人口老龄化问题逐渐突出的情况下,社会对老年人的保障工作需要采取良好的方式,其中在建设老年人的居住空间方面,需要紧密结合老年人所展示出的行为特征,从而可以在建筑空间设计方面给予老年人心理以及情感角度的安慰,为老年人可以在便捷以及舒适建筑空间中享受晚年。

参考文献:

[1]周博,王洪羿,陆伟,王新艳,刘建军.养老建筑公共浴室空间形态和老年人洗浴介护行为的交互关系研究[J].建筑学报,2016,12(02):28-32.

[2]王雨桐,王维,于欣波,王舒阳.基于心理需求的养老建筑空间设计研究[J]. 建筑知识,2016,36(03):39.

[3]卜德清,冯梦娇.国外养老建筑空间环境设计的启示——基于老年人的生理心理特征[J].华中建筑,2016,34(10):178-182.

猜你喜欢
行为特征研究
公司研究
谁说小孩不能做研究?
我国FDI和OFDI对CO2排放影响的比较研究
我国FDI和OFDI对CO2排放影响的比较研究
Applications of Deep Mixing to Earthquake Disaster Mitigation
A Thought:What have We Learned from Natural Disasters? Five Years after the Great East Japan Earthquake
基于老年人游憩行为的城市公园适老化设计研究
一种基于时间变化的用户出行和特征的可视化方法研究
对周期函数最小正周期判定法的研究与应用
校企合作中企业培训的行为特征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