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土地管理角度完善土地利用与规划的途径探析

2018-08-13 05:11聂玉文
中国房地产业·中旬 2018年3期
关键词:土地管理土地利用规划

聂玉文

摘要:人们的生活离不开土地,土地是重要的生物要素和物质载体。土地资源管理需要从长远着手,制定可持续发展的土地资源管理方案,这样才能提高土地资源的使用效益,合理高效地利用土地资源,对未来的城市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对土地资源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对策进行了探讨分析,旨在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率,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土地管理;土地利用;规划;途径

引言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步伐的加快,土地利用与规划日益得到有关部门的重视。因为只有确保土地利用与规划的科学性,才能让有限的土地资源发挥出最大的价值,满足人们不断增长的物质精神需求。土地利用与规划难免会缩小农用地的面积,这种做法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农业的发展,却促进了经济的进步。为了保证能合理利用占用的农业用地,必须要重视土地管理工作和土地的规划方案。

1、土地利用与规划的实际意义

之所以重视土地利用与规划,是由于我国原本的农业用地在逐渐转变为非农业用地,城乡规划的变化导致了土地利用也在随之变化。城乡土地利用与规划是基础工程中的最基础部分,如果不能保证基座建设的稳固性,就会严重影响后续的城乡建设,所以,重视城乡经济发展最主要的表现就是重视城乡土地利用和规划,这样才能够在相应的区位或者范围之内,一定时间段内做好土地建设安排,以此来提升城乡土地利用水平,从而保证社会经济发展速度。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的经济形式也正在发生着转变,保证土地利用和规划效果的同时还应该确保社会和经济的正常发展。强化土地利用与规划主要目的就是满足社会经济发展需求,所以,根据目前我国耕地保护方面相关法律法规的内容,对制定土地利用规划提出具体要求也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尤其是针对城乡结合部的土地建设,更是应该重视土地规划,不断完善土地利用,这样才能在原有基础上不断完善人们的居住环境,保障国民经济发展的同时还能够更好地满足国民日常生活需求。使得我国土地利用和规划体系成为一个动态格局,以保证生产力的合理安排同时能够协调国民经济建设,从而促进整个社会的发展。

2、土地利用与规划时遇到的问题

2.1土地规划无法衔接其他部门的规划

我国某些地区的土地规划工作不能与其他部门的工作相协调,首先,没有统一的建设用地标准,在建设过程中就有可能造成土地资源的极大浪费;其次,没有关于生态保护和资源利用的专项规划,从理论上来说,这两项规划必须要衔接城乡土地利用的总体规划。然而,这每一项规划的侧重点都不同,而且修编的时限也不一样,这就导致在实际操作中难以协调的现象。

2.2规划缺乏动态性与严肃性

城乡土地利用与规划是以市场经济发展导向所作出的动态反应,但是现有的规划无法实际操作,上一轮规划采取了土地利用分区管理制度,而对于城乡土地利用条件从主观上看所划分的区域可操作性差,对于土地利用管理规定只有一些概括性规定,动态性和可操作性明显不足,必须要制定详细细则及规范性规划来确保实施。此外,城乡土地利用与规划是在法律范围之内,具有一定的法律效力。但是在实施中,土地利用计划没有与规划配套,因而造成二者指标不匹配,导致规划架空,无法得到落实。

3、从土地管理角度完善土地利用与规划的途径

3.1提高土地利用与规划的实用性与操作性

将土地利用与规划作为其他各种设施利用和规划的基础,在对土地进行利用和规划的过程中,需要对其他各种设施的利用和规划进行有效的衔接,值得注意的是,土地的利用和规划要与实际的情况相符合,而且各个部门也需要鼎力配合,在对土地进行利用规划之前,要对周边的地理情况以及城镇的发展情况进行合理的分析,在此基础上,制定出相应的土地利用和规划方案,从而使得土地利用与规划的实用性得以提升。土地利用和规划都具有一定的刚性指标,针对其刚性指标要进行合理的空间预留,土地利用和规划所制定的方案一定要具备良好的弹性,可以对土地利用和规划进行上限以及下限的有效设置,在对土地利用和规划的方案进行制定的过程中,一定要严格的依照当地的实际情况,将所制定的方案设置为高、中、低这三个等级,可以根据当地的实际发展情况,来选择最为适宜的等级的方案,这样就可以有效的提高土地利用与规划的实用性和操作性。

3.2科学指导节约集约用地

从土地管理的角度来说,在对土地规划和利用的过程中,需要坚持以科学的发展观为依据,对用地进行节约和集约,合理的调整土地,对土地实施有效的规划和利用,从而使得城市的用地紧张局面可以得到有效的缓解。另外,在对土地利用和规划进行完善的过程中,还需要制定出土地利用规划的未来发展方向,依据制定出的具体发展方向,来对土地的利用和规划进行深层次的布局和调整,深一层的对用地的指标进行合理的分析和收集,依据用地指标,来对城市用地、耕地以及各种非农业用地等进行优化配置,以经济角度、生态角度以及各个方面的角度来对用地的集约节约指标进行制定,从而可以实现土地利用与规划的进一步完善。

3.3做好规划中的各项工作

要想完善土地利用和规划,从土地管理的角度来说,先要制定出总体的土地利用规划方案,根据土地利用的实际情况,来对土地规划各个环节的工作进行系统的分析,保障土地规划和利用方案可以进一步的实施和开展,应用各种先进的科学技术,实现对土地各项数据的检测,然后对土地的利用情况进行有效的分析,清楚的了解土地的分布状况,最后就是要对土地利用过程中,变更的数据进行全面的收集和调查,在经济学理论上,实现土地规划和利用测量数据的精确性,这样可以使得土地规划和利用的科学性进一步的得到凸显,从而达到完善土地利用与规划的最终目的。

4、结语

时代的进步和科技的进步促进着国家土地利用效率的提升,正是如此,我国土地利用规划的制定更应该在土地管理的工作中予以重视。通过上文的论述,我们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到土地管理工作中土地利用与规划是非常關键的,但是目前我国在这方面还是存在一些需要改善的不足。当前,能够十分清楚地看出土地管理的现实情况是如何的,我们应从科学发展观出发,利用科学合理的土地配置方案对土地利用和规划进行优化至关重要,只有这样,才能够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率,可以更好地促进城乡发展,进而确保社会经济建设水平的有效提升。

参考文献:

[1]王璐,朱迎松.国内土地利用规划中公众参与的研究进展与展望[J].国土资源科技管理,2012,(3).

[2]张亚丽,黄塘嫦,蔡运龙.乡镇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与村镇体系规划协调评价[J].中国土地科学,2012,26(4):91-96.

[3]单美,王静,王训,马平.新农村建设村级土地利用规划研究进展[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11,(2).

[4]禹娜.土地管理与房地产开发经济的内在联系[J].工程技术研究,2017,(8):138+151.

猜你喜欢
土地管理土地利用规划
共享社会经济路径在土地利用、能源与碳排放研究的应用
China’s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Revolution
改革土地管理方式 创新土地管理机制
关于农村宅基地土地管理工作探究
新型城镇化视角下留用地安置制度分析及完善
北京市土地利用现状分析
城市开发区土地管理相关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