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祝白牦牛冷季育肥模式及效益的试验研究

2018-08-14 05:19梁正满李忠良蒲晓明
中国牛业科学 2018年3期
关键词:暖棚天祝季节性

梁正满,李 阳,李忠良,蒲晓明

(甘肃天祝县畜牧技术推广站, 甘肃天祝 733299)

天祝白牦牛主产地为甘肃省天祝藏族自治县,属高寒牧区,平均海拔在3 000 m以上,冷季长达7个多月。长期以来,天祝白牦牛缺乏科学有效的育肥措施,主要依靠季节性草原放牧育肥[2]出栏的单一模式。而目前的季节性放牧育肥生产模式季节性强、市场效益低。一方面无法解决天祝白牦牛鲜肉市场供给季节性短缺问题;另一方面不能为草原牧民和天祝白牦牛养殖户实现效益的最大化。

本实验为了更加有效提高天祝白牦牛育肥生产效益,解决白牦牛肉季节性短缺问题和生产性能低的现实问题。针对天祝藏族自治县的自然生态条件和饲草料资源,采取现行条件下适合高寒牧区特点,适宜天祝白牦牛冷季育[2]肥模式,探索最佳育肥模式并推广应用。试验采用暖棚拴系式育肥(A组)和敞篷自由采食型育肥(B组)两种育肥模式进行对比试验研究,使天祝白牦牛草原季节性育肥和冷季高效育肥有机结合,在有效调节市场冷季对天祝白牦牛鲜肉需求的前体下,实现天祝白牦牛养殖产业化、效益的最大化。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动物与设计

1.1.1 试验动物 选取天祝藏族自治县安远镇永成养殖场经过夏季放牧育肥后进入冬场的20头健康无病体重相近的天祝白牦牛作为试验牛。随机分成AB两组,每组为10头。A组(编号A1-A10号)为暖棚栓系式育肥试验组;B组(编号B1-B10)为敞篷自由采食型育肥试验组。统一称重后运进育肥场区,并进行隔离防疫。

1.1.2 试验设计 A组(编号A1-A10号)为暖棚栓系式育肥试验组;B组(编号B1-B10)为敞篷自由采食型育肥试验组。并设置统一的食槽,统一的饮水设施;试验分两阶段,第一阶段开始为15 d的预试期,预试期对进入育肥试验场的天祝白牦牛进行驱虫、防疫及健胃;使天祝白牦牛逐渐适应场地、饲料及管理人员等环境条件,使其减轻和消除应激[3]反应,以便顺利进入育肥期。期初以燕麦青干草5 kg、青贮饲料5 kg,按1:1比例混合诱导试喂,时间为10 d;10~15 d阶段进行加料适应性饲喂,每天每头加精料3 kg;正式期为62 d,以青贮饲料5 kg与精料按1.2:1的比例投放。

表1 配合精料主要组成

1.2 饲养管理

由饲喂人员统一饲养管理,AB两组试验牛的饲草料和饲养管理方式相同。每天饲喂两次,饲喂时间早8:00,下午5:30,自由饮水,投料相同;

1.3 试验育肥期

试验于2016年10月10日开始,2016年12月11日结束,共62 d。对育肥的天祝白牦牛定期称重,育肥后统一屠宰上市。试验数据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Independ-ent-Samples T test程序对试验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2 试验结果及分析

2.1 增重效果分析

分析表1和表2中的育肥增重数据,得到两种育肥模式的增重效果(见表3)。试验数据显示,A组平均日增重0.70 kg,B组平均日增重0.84 kg。B组(敞篷自由采食型育肥试验组)的育肥效果明显优于A组(暖棚栓系式育肥试验组)。

2.2 育肥经济效益分析

有表3可以看出,B组头增重和平均日增重均显著高于A组(P<0.05)。

2.2.1 天祝白牦牛育肥饲料及管理费用概算及效益分析

表2 增重数据分析表

表3 饲料费用及成本分析

表4 效益分析(单位:元)

3 讨论

主要原因分析,长期以来天祝白牦牛主要依靠传统的草原游牧养殖,属于半野生动物,应激反应大。敞篷式自由采食型育肥模式因育肥场地空间较大,采食饮水相对自由,有效减轻了天祝白牦牛自由放牧到集中育肥场区产生的应激反应,缩短了育肥适应期,提高了饲料消化率及饲料报酬,从而提高了育肥效益。

4 结论

从以上实验结果看出,天祝白牦牛冷季两种不同的育肥方式,由于育肥增重和市场牛肉价格的变化,都可以产生一定的育肥效益[3];但二者相比,敞篷式自由采食型育肥模式比及暖棚栓系式育肥模式有更佳的育肥效益。

猜你喜欢
暖棚天祝季节性
粕类季节性规律:豆粕篇
天祝藏族服饰特征和保护
冬日暖棚
民族地区开展社区教育的实践路径——以天祝县为例
季节性需求放缓 钾肥价格下行
市政工程冬季施工桁架暖棚安装与耗热计算
蔬菜价格呈季节性回落
远离季节性过敏
牦牛暖棚的调研与建议
简论天祝方言亲属称谓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