薜荔变身记

2018-08-14 19:49陈永群
百科知识 2018年16期
关键词:薜荔木莲凉粉

陈永群

前些日子,笔者拍了几张薜荔的照片发朋友圈,告诉大家这是薜荔,随即有一位语文老师询问:“难道这就是屈原笔下的薜荔?”笔者也不敢肯定。

薜荔到底是什么植物?它长什么样?历代古籍中又是如何形容这种植物的?

寓意美好

古文中提到薜荔的还真不少,“薜荔”一词最早出现于《楚辞》中,为屈原首先使用,它也是屈原的辭赋中出现较多的一种植物名称。东汉王逸在《楚辞章句》一书中表示:“薜荔,香草也。”此外,书中还说:“离骚之文,依《诗》取兴,引类譬喻。故善鸟香草以配忠贞……”据此可知,《楚辞》中提到的“薜荔”或作为香草以为人、物之装饰,或依其习性而作喻,多多少少被屈原赋予了独有的美好的精神品质,或幽独,或高洁。

在《楚辞》中以香草、香木比喻美德的诗句还有很多,芳香植物与美德几乎成为同义词。据统计,《楚辞》中记录了象征忠贞与奸佞的34种香草、香木和20种恶草、恶木,超过记录总数的一半。

人称“春秋第一相”的管仲,曾选出5种气味奇异的香草,号称“五臭”,薜荔位居首位。

之后,情况发生了变化。在很多后世文献中,薜荔不再是香草,反而成了荒凉的代名词。例如,清代的诗人方文在《访姚若侯山中不值留此》中言:“云封薜户人何适,雪压梅坡路转迷。”这里将薜荔所缠绕的门户称为薜户,也指隐者的住所。唐代柳宗元的《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有:“惊风乱飐芙蓉水,密雨斜侵薜荔墙。”大概是以爬满薜荔的土墙来烘托作者被贬后的心境吧。

奇特的隐头花序

说起薜荔,随便翻开一本词典都有解释,植物志中也介绍得清清楚楚。《楚辞植物图鉴》称其为“常绿攀缘藤本,茎节具不定根”。

具体来看,薜荔是一种在华东、华南和西南各省区广为分布的桑科榕属常绿攀援藤本植物或匍匐灌木,长可达数十米,借气生根攀援,全株具乳液。其枝条有结果枝和小叶枝两种,结果枝叶型大,小叶枝是攀缘树干或墙壁的枝条,着生叶小而薄,叶片为纸质或薄纸质。

薜荔幼株耐阴,能在较荫蔽的环境下生存,茎上可长出大量气生根,当其枝条攀附于墙头或树上,得到充足日照时便能快速生长,枝条随之变粗、叶子变大,从而转型为结果枝,进而开花结果。

常有人说,薜荔不花而实,其实不然。薜荔与无花果相似,具有特殊的开花方式,其花序为隐头花序。所谓隐头花序是指所有的花被肥大而凹陷的花序轴包裹起来。薜荔的隐头花序单生于叶腋,梨形或倒卵形,具短柄。雌雄异株,花着生于隐头花序的花序托内,雄花与瘿花生于同一个花序托内,雌花生于另一花序托内,专由薜荔榕小蜂传粉。开花时,雌雄隐头花序在花序托先端均张开一直径为2毫米的孔口,孔口在传粉期过后即闭合。它的“果实”实际上是花序托,长得很像无花果,近梨形,其真正的果实藏于其内,为瘦果。薜荔在每年5~10月开花、结果。

治病良药

我国古代很早就有薜荔作为良药的记载。《山海经》中即有关于薜荔能治病的记载。唐代的《本草拾遗》认为,薜荔有主风血、暖腰脚等功效。随后的几百年中,药学家们对薜荔的药用价值均有过记载。《日华子本草》中称薜荔汁可以“傅白癜疬疡及风恶疥癣”,《本草图经》说薜荔叶能“治背痈,干末服之,下利即效”。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更是详细描述了它的形态与功效:“薜荔延树木墙垣而生,四时不凋,不花而实,实大如杯,微似莲蓬而稍长。”其“味甘、平、涩,主壮阳道,固精消肿,散毒排脓,下乳,治久痢、肠痔、心痛、阴癫”。《本草纲目》中言薜荔满腹细子,“其味微涩,其壳虚轻,乌鸟童儿皆食之”。

因薜荔果中含有蛋白质、糖类、多种维生素以及矿物质,等等,所以古人将薜荔种子作滋补强壮之药。此外,薜荔还有其他药用价值。

薜荔的根、茎、藤、叶和果均可入药。药理研究显示,薜荔中有抗菌、增强免疫、抗肿瘤、抗诱导、抗炎镇痛和驱蛔虫等活性成分。其叶、藤、根是祛风利湿、活血通络、清热解毒的良药。

凉粉与爱玉子

在我国江南一带,每至夏日,常有卖凉粉的小摊贩卖一种叫“木莲羹”的小吃。这凉粉就像水晶一样,令人不忍食之。把这凉粉浇上糖水和着吃,清凉解暑,比仙草冻更爽口,且有淡淡的天然果香,色泽也远比仙草冻更具美感,堪称天然冷饮中的佼佼者。

这种凉粉就是用薜荔果制成的,薜荔果也因此获得了凉粉果、甜馒头之称。

此时,薜荔果已成熟。民间采其隐花果,剥开后取出里面的种子阴干。食用时,将瘦果放入布袋里,浸入冷开水,不停地用双手揉搓,除少许石灰水外,无需添加其他物质即可自行凝冻。约半小时后,晶莹透亮的凉粉冻结而成。吃时稍加点姜汁和糖,甜辣爽口,冰凉透顶,风味绝佳。

若在这凉粉中加点乌梅汁、银花露,可治夏日泄泻、痢疾;若加些野菊花水,食之可免夏秋季节生疮长疖之苦。

台湾等地有薜荔变种,叫爱玉子,当地人以此做凉粉,名为“爱玉冻”,制作方法跟做木莲羹基本一样。将爱玉冻放在冰水里,再以蜂蜜、柠檬水调味,就成了“爱玉冰”,这可是如今台湾最流行的夏日清凉解暑冰饮。

木莲本无香

虽然“薜荔”现在是木莲的中文正式名,但就連李时珍也不清楚为什么木莲会被前人叫作“薜荔”。

将木莲的植物特征与《楚辞》中提到的薜荔对比,不难发现,二者在有些方面根本对不上号。比如,木莲并无清香,连清代著有《植物名实图考》的吴其濬也纳闷:“何曾有臭?”更是直言,不识薜荔,把木莲当薜荔也就算了,还非要牵强附会地将木莲归为香草,实是无当。

况且,如前所述,薜荔的花被肥大而凹陷的花序轴包裹起来,何来《离骚》中所言的“揽木根以结茝兮,贯薜荔之落蕊”?又有谁愿意以这枝蔓横生的薜荔编成帷帘?

反而是天灾人祸之后,人们或死或逃,村镇中的空屋无人打理,薜荔往往会爬满墙壁,看上去阴森森的。于是,后人常用薜荔指代萧索,如毛泽东《七律二首·送瘟神》:“千村薜荔人遗矢,万户萧疏鬼唱歌。”

栽种薜荔也被认为不是什么吉祥事。因为薜荔总是爬在萧索破败的断壁残垣上,和孤坟野鬼作伴,所以原来的外号“木馒头”也被改成“鬼馒头”。

在古典文学名著《红楼梦》中,薛宝钗所住的大观园蘅芜苑里有许多异草:或有牵藤的,或有引蔓的,或垂山巅,或穿石缝,甚至垂檐绕柱,萦砌盘阶,或如翠带飘飘,或如金绳盘曲,或实若丹砂,或花如金桂,味芬气馥,非花香之可比。贾政见到后笑道:“有趣!只是不大认识。”随行的说:“是薜荔藤萝。”贾政认为:“薜荔藤萝不得如此异香。”宝玉也认为不是,并说:“这些之中也有藤萝薜荔。那香的是杜若蘅芜……”

蘅芜苑中居然也有薜荔这种既不美也不香的植物?

由此,不妨大胆推测,薜荔这名字在历史上应该另有所指。

谁是“原装”薜荔

问题大概是出在唐朝的本草学家身上。唐代陈藏器撰写的《本草拾遗》中,将木莲称作“薜荔”可能就是当时各家看法的集中体现,误将生于石上的原版“薜荔”和“木莲”混淆,认为薜荔就是木莲,后人也就将错就错了。

那么,“原装”薜荔到底是什么植物?

反正不是“山居柴扉石户皆是”之辈。根据《汉书·礼乐志》所载,薜荔可是芳香之物。《说文》云:荔似蒲而小,根可为刷。薜荔还有一个名字,即《山海经》中记载的萆荔,清代郝懿行《山海经笺疏》提到:“萆荔……《离骚》作薜荔。”文史大家王利器的《颜氏家训集解》有:“……亦云马蔺……郝懿行曰:‘谓之马(蔺)者,此草叶似(韭)而长厚,有似于蒲,故江东名为旱蒲,三月开紫碧华,五月结实作角子,根可为刷。”

明吴宽曾作《马蔺草》诗二首。马蔺花开时虽有清香,但比起兰蕙的幽香,相差甚远,因此诗人说:“花开如兰蕙,嗅之却无香。”虽“不为人所贵”,但在地下长着特别长而坚韧的根,正如吴其濬所言:“柔韧细洁,用久不敝。”人们取来制成刷子用以刷马,故《尔雅》中称之为“马帚”,后人选一些色泽亮丽者制成“掸子”。

形似蒲而小,根可制刷。据此描述,就是马蔺,一度被讹作马兰。说起马兰,大家都熟悉。它是一种非常常见的野草,其叶似兰而大,花似菊而紫。我们吃的是它的嫩茎叶,尤其是春天里新冒出来的,南方人称为马兰头,喜欢用它当饺子馅,焯水凉拌也不错。

真正的马蔺长什么样呢?马蔺为多年生密丛草本。根状茎粗壮,木质。叶基生,坚韧,灰绿色,条形或狭剑形。花为浅蓝色、蓝色或蓝紫色,花被上有较深色的条纹。蒴果长椭圆状柱形。花期在五六月份,果期为6~9月。耐盐碱、耐践踏,根系发达,可用于水土保持和改良盐碱土;叶在冬季可作饲料,并可供造纸;根的木质部坚韧而细长,可制刷子。

猜你喜欢
薜荔木莲凉粉
Hechi:A Land of Natural Endowment
贵州乡土木莲属植物资源及园林应用前景
石山木莲Manglietia calcarea X.H.Song
倒卵叶木莲Manglietia obovalifolia C.Y.Wu ﹠Y.W.Law
COOL BEANS
隐花与不隐的果
来一碗凉粉
薜荔凉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