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达国际金融中心建筑设计分析

2018-08-15 00:51
山西建筑 2018年1期
关键词:太原市太原分区

张 志 刚

(太原市建筑设计研究院,山西 太原 030002)

1 项目概况

1.1 基地位置

信达国际金融中心项目用地位于太原市迎泽西大街86号中国信达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山西分公司办公楼位置,占地面积7 834.12 m2。项目基地北邻迎泽西大街,东临中国光大银行河西支行,南为建行宿舍楼,西为电信六分局住宅小区,其中迎泽西大街是主城区的重要道路,宽70 m。便利的交通和城市节点的有利地势为项目开发带来重大利好。

1.2 工程规模

本工程总建筑面积142 982 m2,其中地上117 510.8 m2,地下25 471.2 m2。为1栋独立超高层办公楼,无裙房,地上56层,地下4层,建筑高度246.8 m,幕墙最高点为266.0 m。

1.3 设计标准

本工程为一类超高层建筑,耐火等级为地上一级,地下一级;主体结构设计耐久年限50年以上,抗震设防烈度8度。本工程屋面防水等级Ⅰ级,地下室防水等级一级。

2 设计理念

太行之脊:“太行自古天下脊”。

太行山是人类生命之山,是中华英雄之山,是华夏绝美之山。山之雄浑,山之刚劲,山之苍凉,山之神秘,可谓“天下奇峰聚,何须五岳攀”。本方案的设计灵感来自于山西太行山曲折的脊线。“脊”不仅撑起了建筑,更赋予了建筑雄浑、刚劲、神秘的气质,同时诠释了信达企业的稳健、进取、诚信的企业文化。

龙城之巅:太原也称“并州”,是一座具有2500多年悠久历史的中华古城。

太原市唐尧故里、战国名城、太原故国、北朝霸府、天王北都、中原北门、九边重镇、晋商故里……太原积淀了丰富的文化遗产。今天的太原正以建设创新型城市为主战略,加快经济社会各个领域的创新发展,努力建设经济发达、文化繁荣、社会和谐、环境优美、人民富裕的新型工业基地和集三晋文脉与现代气息为一体的特色文化名城。

信达国际金融中心的建设适逢这一历史机遇时期,266 m的高度将打造出太原新时代的城市地标,比肩历史上的著名建筑。在为现代化金融企业提供总部办公场所的同时,成为太原的金融中心。它将超越太原现有的其他建筑,成为龙城之巅。

3 规划依据

1)太原市城乡规划局提供的用地红线图及《规划设计条件通知书》;2)GB 50352—2005民用建筑设计通则;3)JGJ 67—2006办公建筑设计规范;4)JGJ 100—98汽车库建筑设计规范;5)GB 50045—95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2005年版);6)GB 50067—97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7)GB 50222—95建筑内部装修设计规范(2001年修订版);8)GB 50189—2005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9)GB/T 50378—2006绿色建筑评价标准;10)国家及山西省、太原市相关规范,规定及章程。

4 总平面设计

在总平面布置中,通过对土地利用、得房率、造价、城市参照等因素的分析来权衡计算,以现有7 834.12 m2地块为超高层商务写字楼核心,充分做大其容积率,简洁合理,功能分区清晰明确,土地利用率和得房率高。

5 交通设计

本着以人为本的原则,有效地组织了各种流线,避免车流、货流、人流的交叉,并且使人流、车流、货流快速、高效的疏散。

5.1 人流的组织

大楼南北各设置一个出入口,基地北侧与南侧相应设置了入口广场。其中北广场作为面向迎泽西大街的主广场,承担更多的人流组织功能。

5.2 机动车辆的交通组织

基地内沿大楼设置环形车道,兼做消防环路。机动车出入口设置在沿迎泽西大街西侧的位置,进入基地后通过西侧两个地下室坡道快速进入地下室。同时在大楼东侧设置另外一个机动车坡道出入口,地上地下形成环状单向交通体系,提高出车效率。

6 建筑设计

大楼建筑高度246.8 m,幕墙最高点为266.0 m,地上56层,地下4层,总建筑面积142 982 m2,地上部分设置3个避难层,分别设置在14层、28层、42层,大楼分区按避难层自然分区,分为4个区。其中低区(3层~13层)、中区(15层~27层)电梯直接从1层大堂提升至各目标楼层,高1区(31层~41层)、高2区(43层~56层)由穿梭电梯从1楼直达29层、30层空中大堂,通过电梯转乘到达各目标楼层。在2层设置员工餐厅,解决部分员工就餐。

地下1层设置各设备机房,同时设置少量停车位,地下2层~地下4层集中设置机动车机械车位。

地下室通过两部穿梭电梯直达地上1层大堂,通过大堂分乘电梯到达各目标楼层。

主楼在核心筒内设置消防疏散梯2部,消防电梯两部,消防电梯兼作货梯,停靠各自然楼层。

超高层建筑的立面处理,体现都市办公沉稳、庄严又不失时代感的形象,采用现代建筑风格,外墙材料采用玻璃和金属幕墙形式,辅以变化的不锈钢百叶,形体简洁且有力度,立面统一且有细部。底层大堂采用框架柱暴露在幕墙外侧的做法,体现建筑下虚上实,扎实稳重,拔地而起的力度。

7 消防设计

7.1 设计依据

GB 50045—95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2005年版);GB 50067—97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库设计防火规范;GB 50222—95建筑内部装修设计规范(2001年);信达国际金融中心项目初步设计消防评审会会议纪要;以及其他国家和地方行业颁布的相关现行消防法规、消防技术规范及管理规定。

7.2 建筑类别与耐火等级

本工程为一类超高层建筑,耐火等级为地上一级,地下一级。

7.3 总平面消防设计

1)消防车道。消防车道宽度不小于4 m,车道净高不小于4 m,转弯半径不小于12 m,道路承载力满足消防车的荷载要求。

2)消防登高面及登高场地。消防登高面位于建筑北立面,消防登高面上未布置阻碍登高的凸出物,消防登高面有直通室外的楼梯或直通楼梯间的出口,登高场地宽度不小于15 m×40 m。在此范围内,2层~13层每层均设置可供消防救援人员进入的窗口,窗口的净尺寸不得小于0.8 m×1.0 m,窗口下沿距室内地面不宜大于1.2 m。

3)防火间距。本工程与周边相邻建筑防火间距不小于13 m,满足规范要求。

7.4 建筑消防设计

1)消防控制室。消防控制室位于地下1层,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2.0 h的隔墙和1.5 h的楼板与其他部位隔开,并设有直通室外的安全出口。

2)防火分区及防烟分区。本工程防火分区及防烟分区按GB 50045—95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2005年版)进行划分。

3)疏散楼梯。本工程采用防烟楼梯间且通至屋顶,地下室与地上层共用的楼梯间在首层与地下的出入口处设置耐火极限不小于2 h的隔墙和乙级的防火门隔开,并设有明显标志。

4)消防电梯。本工程设2部消防电梯,速度为5 m/s,从首层运行至顶层不超过60 s。

8 结语

信达国际金融中心项目主体工程即将完工,很快将以完美的面貌呈现在世人面前,它将刷新太原市的建筑新高度,成为龙城新地标。

猜你喜欢
太原市太原分区
太原市为农村寄递物流补“短板”
贵州省地质灾害易发分区图
上海实施“分区封控”
太原市61个村要建污水处理设施严禁直排入河
太原清廉地图
人造太原
太原市六家药茶企业获省级授权
除夜太原寒甚
浪莎 分区而治
太原市第四实验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