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道路沥青路面建设质量问题与措施

2018-08-15 00:50郝旭光
四川水泥 2018年9期
关键词:车辙市政道路沥青路面

郝旭光

(河南建筑职业技术学院, 河南 郑州 450000)

市政道路是各个城市的主要交通道路,能够起到促进城市经济繁荣发展的作用,如果市政道路的质量存在问题,不但会影响城市的交通运输和经济发展,还会加大交通事故发生的几率。大多数市政道路路面铺设的材料为沥青,这种材料很容易受到自然环境以及重力较大车辆碾压产生的重力等因素影响而发生龟裂以及沉陷等质量问题,加之沥青路面施工建设过程中存在问题,致使市政道路沥青路面质量堪忧,如果这些问题不能及时解决,将会严重威胁市政道路的行车安全,也不利于城市的良好发展。因此,深入分析和研究市政道路沥青路面建设质量问题,并采取合理的措施提高市政道路沥青路面建设质量是当前有关行政部门应重点关注的问题之一。

1 市政道路沥青路面建设常见质量问题

1.1 路面车辙

在行车重力作用下,沥青路面会发生变形,并形成带状的车辙,车辙以及凹槽的形成会大大降低沥青路面的平整度,如果车辙的深度达到一定程度,其车辙槽内的积水就容易使行车发生漂移以及侧滑,从而引发交通安全事故。具体分析沥青路面车辙的形成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第一,沥青路面在受到高温影响后很容易发生变形,加之行驶车辆的负荷作用,致使沥青路面出现车辙。第二,市政道路的基层施工质量不合格,其中某一夹层不稳定直接致使路面发生横向推挤,进一步形成深度较大的车辙。第三,正常行驶的车辆会使市政道路出现明显的交通渠化现象,而道路行车荷载作用的频繁增加会使路面车辆轮迹越来越明显,最终逐渐形成深浅不同的车辙。

1.2 路面沉陷

在车辆轮胎的重力作用下,沥青路面会发生凹陷变形,或者产生内部凹陷、两侧凸起的现象,这种现象即为路面的沉陷。沥青路面沉陷通常分为局部沉陷以及大面积沉陷两种沉陷类型,引发沥青路面局部沉陷的原因主要为路面局部承载能力较差,无法承受车轮对路基的作用力,致使路面局部产生龟裂,经过雨水的渗透作用导致路基发生损坏,进一步使沥青路面发生较为严重的凹陷。引发沥青路面大面积沉陷的原因主要是市政道路路基压实情况较差,或者路基土质较为湿软,导致道路路基发生不均匀沉降。

1.3 路面裂缝

在实际检查市政道路沥青路面施工质量过程中,发现沥青路面常常会出现纵向分布和横向分布以及呈网络状的裂缝。具体来说,纵向分布的裂缝主要发生在紧急停车带或者路肩位置,通常沿着路肩边缘逐渐向道路中间扩散,此种裂缝的产生很容易使行车发生滑移,不利于车辆的安全行驶。同时,道路车辆行驶的部位也容易产生竖向条带状的裂缝,此种裂缝的两端会延伸到道路两侧。横向分布的裂缝与道路中线近乎垂直,多数情况下都由路面两侧硬路肩上的裂缝逐渐发展,最终遍布整条道路。对于沥青路面的网状裂缝来说,其产生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第一。市政道路地基的施工不合理,有关施工单位没有对地基进行压实处理,致使道路地基的承载能力不达标,尤其是新旧道路连接的部位,如果没有规范施工操作很容易降低道路地基的稳定性,进而产生路面网状裂缝。第二,由于车辆数量和重量的不断加大,加之市政道路路面沥青的厚度不足,致使沥青路面发生大面积网状裂缝。第三,市政道路铺设的沥青材料等存在质量问题,致使沥青路面的抗变形能力受到影响,在低温环境的影响下,沥青路面就容易出现裂缝。

1.4 路面坑槽

坑槽也是市政道路沥青路面建设质量问题之一,这一问题的产生对行车的舒适以及安全产生直接影响,市政道路沥青路面坑槽主要由水损害以及油损害的影响而形成。在水损害的初始阶段,降水会通过沥青路面的缝隙以及破损处深入路基,而后雨水停留在路基表面,在车辆行驶重力的作用之下,雨水的冲刷会使基层的细料等渐渐产生灰浆,进一步导致沥青路面与基层相互脱离,灰浆受到行车的挤压作用会在路面裂缝处发生唧浆现象。沥青路面发生唧浆的位置就会出现网状裂缝,而后碎裂的细小沥青面层以及基层材料就会粘附在车轮上,进而使路面产生坑洞,并持续扩大,最终在沥青路面形成坑槽。而油损害则是车辆修理或者机动车用油渗入沥青路面致使沥青材料发生松散现象,在车辆的碾压以及重力作用下就会形成坑槽。

2 提升市政道路沥青路面建设质量的有效措施

2.1 加强对市政道路沥青路面施工的管理

在进行市政道路沥青路面施工过程中,有关建设单位应对管理人员以及施工人员的岗位职责等进行明确划分,增强管理人员以及施工人员的责任意识,调动其工作的积极性。在管理施工材料时,施工人员应制定完善的材料供应方案,从而能够根据施工进度来合理调整施工材料的供应,并确保施工材料得到有效管理,保证施工材料的质量。

2.2 完善工程监理过程

在市政道路沥青路面施工中,建设单位应加强对施工现场监理人员的管理,从而为沥青路面施工质量的提升提供重要基础。施工现场的技术负责人员应面向全体施工以及相关人员讲明沥青路面施工要求,并进入施工现场检查施工质量,对于存在引发质量问题隐患的施工路段,则应立即进行返修整改,直到沥青路面的工程质量符合相关标准要求。

2.3 明确管理分部分项工程

为了确保沥青路面工程能够在计划工期内完成,施工人员通常会将整体工程进行分割,从而方便工程的阶段性验收。在分部分项工程施工过程中,有关项目的管理人员不但要熟悉掌握具体的施工标准,还应对路面施工相关的其他规范以及要求等进行充分了解,进而能够根据不同的岗位职责以及质量管理体系等来管理分部分项工程施工质量,并对沥青路面施工质量的控制进行随时跟进。

2.4 严格检测沥青路面施工质量

对市政道路沥青路面建设质量进行严格检测是确保沥青路面质量的重要环节之一。市政道路沥青路面施工的各个工序紧密配合,并且沥青路面的施工质量由不同施工环节质量构成,倘若其中任意一个环节出现问题,其他环节的施工质量就会受到影响,进而使整体路面施工质量达不到工程质量要求。因此,有关质检人员应加强对沥青路面施工质量的严格检测,从而使沥青路面建设质量得到保证。

2.4.1基层的施工质量

在进行市政道路沥青路面基层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应在施工方法上做出改进,并合理选用拌和方式。在摊铺时可以利用机械进行摊铺,避免由人工摊铺而带来的效率低以及路面不平整等问题。同时,还应慎重选择施工材料,应采用满足施工标准的硅酸盐水泥,并使水泥的初凝时间与终凝时间合理控制在标准时间范围内,而且还应控制基层的碎石材料粒径在一定的数值范围内,使其达到施工的标准要求。与此同时,在对基层进行摊铺接缝时还应避免松散材料的掺入,并确保基层的下切面足够整齐。在碾压基层时还应注意基层的厚度,并注重对横缝的压实以及养护,而且要确保基层路面有足够的水分,从而提升基层的施工质量。

2.4.2合理配置沥青混合料

在配置沥青混合料的过程中,施工人员应借鉴以前沥青混合料的配比数据,并进行一定的试验。相关试验应根据混合料的配合比结果来开展,应先对一定铺设长度的沥青混合料进行试验,通过取样检测来明确材料空隙率的数值,进而确定出用于沥青路面施工的混合料配比。与此同时,施工人员还应针对沥青混合料制定满足相关要求的控制标准,并明确界定出施工级配的波动范围,以此确保沥青混合料的配合足够准确、合理,使沥青混合料的配合质量满足市政道路沥青路面施工要求,最终提高市政道路沥青路面的施工质量。

3 结束语

本文通过对市政道路沥青路面建设质量问题进行分析,进而提出提升沥青路面建设质量的有效措施。

猜你喜欢
车辙市政道路沥青路面
沥青路面冷再生技术研究及其应用
工程造价控制中竣工结算在市政道路桥梁工程中的应用
无障碍设计在市政道路中的应用
小车辙里的大野心
浅析市政道路软基处理技术
沥青路面养护的新工艺新方法探讨
基于车辙发展规律与主观行车安全的车辙评价模型
沥青路面就地热再生加热机的研制
现场热再生技术在高速公路车辙处治中的应用探讨
某市政道路照明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