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给2035年的那个他

2018-08-15 02:51湖北一考生
美文 2018年16期
关键词:千禧年后生汶川

湖北一考生

2035年, 算一算,距今已是十八年。时光总是禁不住细数,回望往事难免惆怅,但人生的际遇却总一半由命运造就,一半被自己改写。

我出生在一个好年头,跨世纪的喜悦和期待取代了宗教里末世的哀愁,人们打破了信仰的界限,笃信千禧年的龙太子、小龙女将获得千禧之福。殊不知,作为备受瞩目的00后,其实我的内心很“佛系”。毕竟,成长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梦想,也绝不只应该是一个人的主题曲。

思绪纷飞,不禁让人回想起十年前那个记忆犹新的夏天。

“快跑,快跑……”沉浸在唐诗宋词浪漫浮想中的我被这张皇恍惚的呼喊声惊醒,一抬头,身边那个身材高大的男孩竟已轻巧地从我身旁跃过,夺门而出。一时之间,有种渺渺孤山客,凄凄乱离人的错愕……2008年5月的那个下午,阳光照例明媚而耀眼,这一个于我来说再平常不过的下午,或者说,这于大多数人而言只是最平淡日子里插入了一曲淡淡忧伤短歌的午后,却成为了另一些人永远醒不过来的噩梦。

那一天,汶川天崩地裂,一刻倾圮。那一天,“可乐男孩”的单纯与坚强曾让多少心酸哀痛的人们笑中有泪;那一天,北大毕业的范美忠因为一个本能的奔跑,从此改变了人生的轨道,令多少人唏嘘扼腕;那一天,失去了15位亲人却没有时间悲伤,除了救人还是救人的王洪发,又让多少人敬重与悲悯。也许,十八年后的可畏后生们,聆听这敲击心灵的震撼之音,不过如听一个悠远绵长的故事,但是,历史不会忘记每一道刻骨铭心的伤痕。

那一年,肃穆的校园里,我和小伙伴们拿出所有的零花钱,热血沸腾地为汶川的受难者默哀募捐,庄重地写下自己的名字。第一次,我懂得了生命有不可承受之轻,明白了生命有难以释怀之重。第一次,我由衷体会到什么是问世间情为何物,唯大爱海纳百川;也是第一次,我如此深刻地感受到祖国的强大、民族的团结、人民的坚强!

有人说,人生就像一个剧场,然而很多时候,人生又何止是一个剧场!梦里依稀山河泪,恍然匆匆又十年。生离死别的哭泣、伤筋动骨的呻吟、舍生忘死的呐喊……记忆影影幢幢、跌跌撞撞。记忆似乎从未离场。

隐约中,有悠扬的歌声随时间的轻风徐徐吹来,世界为之瞩目。“迎接另一個晨曦,带来全新空气……”歌声奏响了奥运的乐章。沉甸甸的金牌兑现了我们许给世界的承诺,远眺的国际视野昭示着新的中国姿态,欣赏国际竞技更注重营造人文氛围的中国通过奥运会向世界宣告——中国仍能为一个冷漠迟钝的世界带来令人心跳加速和血脉喷张的感动!

侠之大者,儒而武。就算自身练就盖世神功,为世人敬慕的大侠们从来都是为国为民,不为一己之私。

感动于十八年漫漫人生路上,前人种树带来的阴凉,无论是惠及生活的网络支付还是共享单车,无论是捍卫尊严的中国制造还是中国身份,无论是提升修养的网络学习还是网络文化……

我或不敌,但我仍可一战。范文正公曾说,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经历坎坷,大悲而不馁;面对成功,大喜而不骄。这美丽祖国带给我的,我也送给你。

2035年,且行且珍惜!

【点评】

1.角度多样,细节生动。本文选取了几个角度抒写祖国的泪与笑、悲与喜,从上个世纪人们对千禧年的热盼与厚望,到十年前汶川地震,祖国遭受重创却自助自强的团结与凝聚,再到北京奥运会不仅获得体育赛事上的自我超越,更收获了理念的更新,思想的腾飞。

2.主题深远,立意深刻。“梦想,也绝不只应该是一个人的主题曲。”中国梦亟待每一个人的努力,每一个人都执着追梦才能汇聚最美的“中国梦”。

3.语言诙谐,饱含理性。文章的语言庄重中有诙谐,理性中含感性。既对“后生”感怀了祖国“经历坎坷,大悲而不馁;面对成功,大喜而不骄”,也寄寓了对后生“为国为民,不为一己之私”的嘱托,颇有新意。

猜你喜欢
千禧年后生汶川
打开“流行公主”的衣橱
曲奏汶川情花开时代梦
游园少女孙珍妮
“5·12”汶川大地震10年记(上篇)
沪指受压回落 轻仓待后生
Daisy girl
卧底
汶川樱桃熟了
唯一的收获
完形填空一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