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课在初中信息技术课堂中的应用浅析

2018-08-15 10:12文建军
学周刊 2018年23期
关键词:信息技术课堂初中微课

文建军

摘 要:目前,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很难适应现代教育的需求,不能满足新课程要求。微课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将微课教学模式应用到初中信息技术课堂中,不仅可以激发学习兴趣,同时还能够有效提高初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效率。为了更好地运用微课教学,教师要合理设计微课内容,利用微课让学生更好地把握学习内容,以学生为主体应用微课教学。

关键词:微课;初中;信息技术课堂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8)23-0151-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8.23.095

微课教学模式是现代科技的产物,它改变传统信息技术教育的局限性,教师在微课教学过程中更多以引导者的身份进行授课,学生有更多的发挥空间和自主探索的机会,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教师充分利用微课,做好微课的知识总结和提炼,能够有效提高信息技术的教学效果。

一、微课在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特点

微课是指借助多媒体技术来开展教学活动,往往将视频或者PPT作为核心内容,微课的内容虽然比较简短,但是却包含非常关键的内容和环节,教师常常通过微课来营造半结构化的资源单元,引导学生在微课的基础上来学习更多的知识,进行延伸教学和拓展教学。微课是在传统教学手段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方法,现阶段微课已经成为课程体系中的重要教学手段和方式。将微课应用到信息技术教学中,能够让学生了解信息技术的实际应用,加强学生对信息技术的认同感。

另外,将微课应用到信息技术的教学中,可以为学生提供更精练、丰富的教学资源,通过文字和图片、视频相结合的方法来为学生提供更详细的学习流程和学习环节,学生可以针对重点知识来进行理解和操作,让学生的学习更有针对性,从而全面提高信息技术的教学质量[1]。微课教学模式的实施可以将复杂抽象的操作简单形象地展现在学生面前,不仅丰富了教师的教学模式,活跃了课堂教学气氛,同时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和积极性。微课的应用改变了传统信息技术教学的单一性和枯燥性,让课堂变得更加丰富多彩,营造宽松愉悦的课堂氛围,提高教学效果。

二、微课在初中信息技术课堂中的应用

(一)合理设计微课内容

微课作为一种多元化的展现方式,主要是以视频的方式来优化教学方式,微课可以针对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来进行讲解,更好展示相关的内容,让学生更好理解相关的知识,掌握信息技术的相关操作。而要想实现这些目标,充分发挥微课的各种优势,就要求教师一定要合理设计微课的内容,教师应该根据教学内容合理设计微课内容,并不是所有的课程都适合应用微课来教学,否则只会增加教师自身的教学任务,却不能实现教学目标。教师在设计微课内容时,要明确微课并不是单独存在的,而是要从整个教材出发,将课程划分为多个知识点,开展不同的微课教学,将微课教学的实效性发挥到最大[2]。教师设计的微课教学内容应该根据学生的信息技术能力和知识接受能力来进行设计。例如在学习“Excel中函数的应用”时,很多学生难以理解函数的应用,因此教师可以设计微课程,将Excel中函数的相关知识点压缩打包,让学生在课堂听讲时还能够加强练习,通过微课的指导来进行高效练习。总之,在信息技术中充分利用微课来进行教学,教师一定要结合教学目标和教材内容来合理设计微课内容,微课的内容要贴合教材,同时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心理特点,只有这样才能发挥重要作用。

(二)利用微课让学生更好把握学习内容

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为提高学生对信息技术知识和操作的掌握能力,教师要充分利用微课来进行教学。将微课应用到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实现信息技术和信息技术知识的有效整合,教师可以通过制作微课程的方式来让学生更好把握学习重点和学习难点。在教学的一开始教师就可以呈现微课,将本节课的主要教学内容通过微课程的形式展现出来,这样就能够让学生初步了解这节课的主要内容,提升学生的听课效率。这样教学内容就非常明确。例如,对“越来越友好的人机界面”采用微课来进行教学,设计微课内容,在微课中详细呈现电子贺卡的制作步骤,并通过视频的方式将详细的步骤呈现出来,让学生掌握电子贺卡的制作方式,感受到人机界面的友好。总之微课教学中通过微课的形式来展现教学重点和教学主要内容,能够提高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取得良好的效果。

(三)以学生为主体应用微课教学

在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是教学的主体,学生需要严格按照教师的教学思路学习,教师在课堂上显得特别严肃,这样就导致信息技术的教学效果不好,一些学生逐渐丧失了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新课标指出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以学生为主体来开展教学活动。在微课教学模式中,教師应该明白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只有当学生愿意学并且认真学的时候,学生的学习效率才会大大提高,教师应该指导学生来进行操作和探究,解答学生的疑惑,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思考问题。教师先制作好微课教案,学生看完后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将主动权交于学生,对学生在讨论和探究的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产生的疑问,教师应该耐心引导,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而非主导作用[3]。例如,在学习“从因特网获取信息”时,教师就可以将获取信息的方式制作为小游戏的形式,将小游戏当成微课来开展教学,教学过程中将小游戏的形式发送到每一个学生的客户端,引导学生通过电子设备来进行游戏,让学生自己在游戏中探究获取信息的方法,从中获取各种信息。在这个过程中,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并且还能够让学生认识到从网络中获取信息的多种途径。

微课是一种高效的学习模式,在初中信息技术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微课来开展教学,通过微课形式来创新教学模式,激发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将课堂的重点知识和难点知识都通过微课的形式呈现出来,让学生把握知识点,掌握相关的信息技术,全面提高信息技术的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 林琳.微课在初中信息技术课堂中的应用与实践研究[J].中小学电教, 2016,21(z1):77.

[2] 魏荣丽.浅谈微课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J]. 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 2015,16(5):42.

[3] 徐明.微课,让课堂更灵动 ——也谈微课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J]. 中国校外教育旬刊, 2016,27(z1):101.

猜你喜欢
信息技术课堂初中微课
微课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提高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效率的实践方法
高中信息技术课堂中计算思维能力培养问题的探讨
电子学档评价
与“微课”的首次亲密接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