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与研究

2018-08-15 10:12范菊英
学周刊 2018年23期
关键词:平面图对称轴图形

范菊英

摘 要:微课技术以其灵活的应用形式、丰富齐全的功能和海量的资源储备,逐渐走入了各个学科的课堂中,在教学中应用广泛。教师可利用微课辅助预习,创新导入,细化知识,随堂反馈,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升学生学习兴趣,实现微课在课程教学中的作用最大化。

关键词:微课;小学数学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8)23-0153-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8.23.096

现阶段的小學数学课堂,传统的教学模式已很难提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微课的使用弥补了这一缺陷,因此,教师要积极尝试,在预习、导入、讲解、反馈等环节,运用微课,提高学生兴趣和课堂教学效率。

一、辅助预习,鼓励自主学习

许多学生在课堂上对新知识接受的速度十分缓慢,对于重点知识的理解也容易出现障碍,这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预习工作效率低下,因此,教师可以利用微课来辅助学生预习。

许多学生在预习时出于懒散或者兴趣缺失的原因,对预习工作十分敷衍,据此我经常依托微课视频,利用有趣的内容和紧扣主题的问题来辅助学生预习。比如“观察物体”这一课,主要内容是让学生认识到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可以看到不同形状且最多只能看到三个面,做到正确辨认从不同方向看到的物体形状。短短8分钟的微课视频首先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然后演示画面,纸箱的六个面分别被涂上不同的颜色,视频中以立体的形态展示了从箱子的前方、侧方和上方看到的不同画面,并且要求学生们把自己看到的画面画出来。视频的最后展示了四名同学围坐在一个工艺品周围,让学生们画出每一位同学看到的工艺品是什么样子。这样的微课有演示、讲解、习题训练,画面生动活泼,可以有效缓解学生对预习缺失兴趣的现象,同时环环相扣的问题还可以推进学生的预习步骤。

二、创新导入,巧妙调动热情

小学课堂常见的新课导入方式有问题导入、情境导入以及故事导入等,这些导入方式因司空见惯,已经很难高效调动学生的热情。微课视频充当导入的手段,新颖且高效。

比如六年级下册的“数学好玩”一课,主要内容是以校园为例,辅助学生掌握绘制平面图的方法并动手实验。在教学这一课时,我先给学生们播放了微课视频。视频中先展示了一些已经完成的平面图,有街道分布图、花园景观设计图、豪宅平面布置图以及校园平面图等等,学生们看到这些平面图后,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接着视频又以其中一幅图为例,细致地讲解了其绘制的过程,从采集数据开始,到观察建筑物体的形态,再到描绘轮廓,最后完工。短短几分钟时间,微课视频便将学生们引入了平面图的世界中,不仅带给了学生们视觉的享受,更将今天的新课——平面图自然而巧妙地引了出来,同时又成功引发了学生们对平面图的热情。

三、细化知识,击破重点难点

数学学科的逻辑性要求学生具备较强的思维能力,因此学生在课堂上对重难点知识的理解十分关键,许多教师在讲授重点知识时“满堂灌”的痕迹明显,导致学生被动学习,容易疲惫,因此,教师可以通过微课技术将知识细化,引导学生击破重点内容。

比如“对称轴和平移”这一课的重点内容是让学生理解对称图形的特征并且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图形的对称轴。在课堂上给学生们讲授了对称轴的概念之后,为了加深学生对对称轴的感知和理解,我给大家播放了一段微课视频,视频中是一些规则或者不规则的图形,每一个图形都会以放大的形式呈现在大屏幕上,然后通过“蝶翼”动态效果演示图形是否能沿某条线叠合,每一个图形上都会先显示出几条有代表性的线,之后假设这几条线是对称轴来进行“蝶翼”重合效果演示,如果线旁的两部分可以重合,则这条线会被标红,示意其是对称轴,如果线两旁的部分不能重合,则线上会出现一个小的“×”号,示意这样的线不是该图形的对称轴。观看视频时,学生们都很投入,同时画面中模拟实物的演示不仅让学生兴致勃勃,还生动直观地展现了教师用语言形容不出的画面,促进学生深入理解了“对称轴”及其特性。观看完视频之后,我让学生们以习题进行训练,大家在画对称轴时都注意到了两侧对称的问题,同时通过想象都可以准确地找到图形的对称轴。这样的微课视频将知识分解细化,又以先进的视频技术演示思考和判断的过程,为学生击破重难点发挥了重要作用。

四、随堂反馈,及时查漏补缺

许多课堂的反馈环节缺失,使授课效果得不到直观的体现,不利于教师完善、改进,更使查漏补缺的环节不能及时进行,进而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因此,教师可以尝试用微课来进行随堂反馈。

比如学过“运算律”这一课后,我利用课堂最后的8分钟时间给学生们播放了微课视频,内容是有关“运算律”的十道习题,题目涉及混合运算的顺序排列、计算,还有通过加括号和中括号使混合运算等式成立的题型,这些题型都是本课学习的重点。微课视频留出了学生的做题时间,到达时限后会自动播放各个题目的答案并详细地演示做题的步骤,同时每一道题完成讲解后还会显示其所涉及的知识点,以便使学生明确自己在这一课中的薄弱环节。这样的形式可以让学生对“运算律”这一课的学习情况产生自我评价,及时发现自己在学习时的不足之处。而我通过在一旁观察了解到学生对知识的接受情况,及时发现学生们在做题时出现的问题。这样当微课视频播放完毕后,我会结合自己观察到的、总结到的问题进行再次强调、分析,为学生们查漏补缺,将课堂认真完善。微课既可以及时反馈授课的成效,又能够帮助学生查漏补缺,同时还可以充当课堂反馈、评价的依据,以微课视频进行随堂反馈,一举多得。

总而言之,微课技术应用于数学教学中,可以强效辅助学生预习并发展其自学能力;能够充当创新型的导入方式,为课堂注入新的活力并强效调动学生们的热情;能够分解知识点,帮助课堂细化重难点知识;还可以充当反馈的工具,完善课堂查漏补缺的环节。

参考文献:

[1] 樊彩琴.微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意义[J].中华少年,2017(36).

[2] 戴奇峰.微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与研究[J].考试周刊,2017(98).

[3] 郑汛.抓住微浪潮,上好小学数学微课[J].海峡科学,2015(7).

猜你喜欢
平面图对称轴图形
《别墅平面图》
《别墅平面图》
《景观平面图》
先找对称轴!
平面图的3-hued 染色
抓牢对称轴突破二次函数
分图形
有几条对称轴
找图形
图形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