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控边界,让自己后退

2018-08-17 05:40李荣志
莫愁·家教与成才 2018年8期
关键词:边界考试女儿

李荣志

Q 老师,您好。孩子上小学三年级,学习成绩一般。我们做父母的,常常会控制不了自己的情绪,一看孩子考不好就会发火。我们该怎么做,才能控制住情绪呢?

A 最近读了知名心理学者曾奇峰老师写给女儿的信,很有感触。

信的开头内容大概如下:

亲爱的小人,首先,我想对你说抱歉,因為我们没有征得你的同意,就让你来到了这个世界上。也许你觉得好笑,你都没有出生,怎么可能征求你的意见呢?但爸爸这样说,是认真的。人生有很多自己做不了主的事情。“出生”就是最开始的那一件,“死亡”是最后的那一件。

之后,他还跟女儿谈到了如何选择事业和婚姻,如何把控自己的边界,如何让女儿知道孝顺来自天然的亲子相处,而不是教育得来的结果等。

这封信给我最大的感触是,看似简单的理念,实际做起来却没那么容易。究其原因,是因为我们每个人都是现实生活中的凡夫俗子,不是没有感情的机器人。

既然做到不容易,那家长如何做,才能控制住情绪,把对孩子的坏影响减少到最小呢?

这几天,我正在纠结孩子最近的一次考试,一贯成绩很好的儿子这次考试却发挥失常,连前10名都没进。

作为懂得一定教育理念的家长,我经常告诫自己,成绩不是唯一的,还有比成绩更重要更可贵的品质。但现实的骨感却让自己耐不住性子,对孩子的成绩极为在乎。看到成绩不如意,自然而然就会训诫孩子几句,进而收不住会越喊越大。

实际上,这是很典型地用自己的标准来要求孩子的表现,而实际上这种要求背后却是家长不愿意接受自己是普通人、自己从高到低转变的心理表现。午后的独处时光,我回想自己年少时的求学经历。自己背负着舅舅都是大学生的光环,不能接受任何一次考试的失利,甚至有几次通过修改成绩来消除内心的恐惧和焦虑。这种情绪和需求一直延伸到成人后的自己,在工作中不愿意被超越、不愿意从高到低,不接受失败带来的耻辱感,以至于这种情绪延伸到孩子身上,给孩子带来负能量的传递。

以上的自我剖析就是父母的一种修行。这种修行让我看到了自己行为背后的那个斗争对手,看到了这个对手,就要展开斗争。如何才能战胜对手呢?其实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办法。

可以通过退场,比如当自己即将控制不住情绪时,就要强制自己退出,让家庭其他成员出场。

可以通过自我否定,比如当你说出这些不该说的话时,及时向孩子澄清,向他表达你的歉意;让孩子阐述自己对事物的看法,你耐心倾听。

可以通过心理对话,让那个声音往后退,告诉自己孩子的生活是孩子的,家长们要看着他慢慢成长,而不是事必躬亲。

无论如何,做总比不做强,每个家长看到自己的孩子成绩下滑都会产生焦虑,这是非常正常的表现。无论是面对大大咧咧的孩子,还是情感细腻的孩子,轻松幽默地对待成绩本身的同时,要严肃认真地反思总结,用告诉孩子具体措施来替代语言的攻击和情绪的轰炸,摸索着向自己内心的那个声音宣战。实在不行,就暂时回避,把物理空间拉得足够远,让孩子自我沉浸,自我成长。

(作者系南京邮电大学副研究员。)

编辑 若鱼 623358414@qq.com

猜你喜欢
边界考试女儿
拓展阅读的边界
海的女儿
论中立的帮助行为之可罚边界
“伪翻译”:“翻译”之边界行走者
思考新边界
女儿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