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丁登寺旁》中想象的运用

2018-08-19 09:26王霜
科学与财富 2018年23期
关键词:华兹华斯想象

王霜

摘要:华兹华斯是英国浪漫主义文学先驱,“湖畔派”诗人中创作成就最大的一位。《丁登寺旁》是华兹华斯抒情诗的杰作,这是诗人重游怀河两岸引起的“强烈情感的自然流露”,诗以自然为题材,以简单、朴素的语言进行书写,想象贯穿其中。本文以华兹华斯的想象理论为主,对《丁登寺旁》做文本细读,分析诗作中想象的具体运用。

关键词:《丁登寺旁》;华兹华斯;想象

1798年,华兹华斯与柯勒律治两位“湖畔诗人”共同出版了诗集《抒情歌谣集》,其中诗集的序言体现的诗歌理论,将英国浪漫主义文学代入一个新的时代。序言中提到“诗的主要目的,是在选择日常生活里的事件和情节,自始至终竭力采用人们真正使用的语言来加以叙述或描写,同时在这些事件和情节上加上一种想象的光彩,使日常的东西在不平常的状态下呈现在心灵面前”。从这段话可以看出三点内容:题材选取日常生活,语言要采用真正使用的语言以及想象贯穿全诗。

一、感觉是想象的基础

华兹华斯重视感觉在想象活动中的作用,他认为诗人产生的思想与情感,来自于比普通人更敏锐的感觉,诗人也更有能力将感觉表现在诗歌中。并且这种感觉来自现实的、自然的,更多的是由生理上产生。来自于自然风光的感觉,想象活动也在其中进行。华兹华斯提到“所有的感觉都具有创造性”,《丁登寺旁》里也有同样观点“一切从这绿色大地能见到的东西,一切凭眼与耳所能感觉到的,也像想象创造的”。诗歌的开端写我听见泉水声,想到的是内河的潺潺,看到山峰、野地,视线由近及远,俯览脚下的村舍、山坡、果林、树篱,呈现在眼前的是一派田园风光,诗中充满自然、闲适。

自然中具体可感的物象带来感觉,对于诗人来说这些都是“美好的形体”,“它们带来甜蜜的感觉”,诗人想象感觉带来恬静,“让我从血液里心脏里感到,甚至还进入我最纯洁的思想”,这是一种能净化人身心的力量,随着血液流遍全身,流回心脏,从身体到心灵,都被感觉所浸润。感觉还能带来一种能力,诗人通过想象将这种力量带给人的美好展现,使“我们变成一个活的灵魂,这时候我们的眼睛变得冷静,由于和谐的力量,也由于欢乐的深入的力量,我们看得清事物的内在生命”。感觉带来的想象,以“活的灵魂”的姿态与自然更加亲密真切的接触,而“和谐的力量”就是自然力量的化身。华兹华斯以一种想象的方式从感觉中构建思想,只有与灵魂与自然合为一体,才能得到心灵的“恬静与幸福”。

二、想象联接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

华兹华斯认为世界上一切东西都有自己的意识,在诗中“我感到有物令我驚起”,这个物“推动一切有思想的东西,一切思想的对象,穿过一切东西而运行”。在这段诗中,感到的“物”是诗人创造出的主观存在,它贯穿于“一切东西”中,即所有客观存在的事物中。泛神论认为主观、客观是作为两个世界存在的,华兹华斯受到泛神论的影响,他通过想象沟通两个世界,使之成为一个统一的整体。诗人欣赏怀河两岸的自然景色,同时也回忆过往,在回忆中情感自然的流露,而感情的产生是在想象的引导下进行的,从客观景物到主观情感,想象的联接使之成为一个整体。

诗人将所见所闻统称为“美好的形体”,而在这美好的形体中,诗人回忆“昔日思想的余光”,思考着未来,认为它们带来的“欢乐”“宁静”与“美感”。当现实的美好形体变成心灵里“美好形体的大厦”,“纵使孤独、恐惧、痛苦、哀伤成为你的命运”,也会无畏面对,因为月光照着独行的道路,雾里的山风相伴左右。这是诗人对妹妹的嘱咐,也是它看见自然后的一番想象,虽然生命中存在着“杂音”,但有着自然相伴,和谐的乐声会净化所有。诗人的想象驰骋在自然风光中,使田野、乡村、山河、树木都充满着诗情画意,诗人以这样的方式展现事物的本质,想象的运用,使自然的客观之美与人在自然中主观认识相统一。

三、想象连接过去与未来

诗人站在丁登寺的废墟上游览怀河,这是诗人第二次游览,“五年过去了,五个夏天,加上长长的五个冬天”,“我又听见”、“我又看见”这两岸的景色。诗人通过想象把过去,现在和未来连接起来,而这三个时间点可以划分三个时间段,即过去以前的时间段,过去时间点,过去到现在的时间段,现在的时间点以及未来。

华斯华兹认为诗歌是诗人在平静的回忆中逐渐形成的情感的产物,回忆的内容当然是过去引发诗人情感的东西以及过去的情感。诗人看到现在的景色回忆到过去看到的景色及引发对过去的过去的回忆。过去以前是“儿童时代”,我拥有“粗糙的乐趣”与“动物般的行径”,是本能的浅层的欣赏。过去,即五年前的时候,是将“大自然作为我的一切”进行欣赏,“我象一头小鹿,腾越山岭间,遨游大河两岸,徘徊在凄寂的溪水旁边,去大自然指引的任何地方”,诗人将自己想象成生活在山岭的小鹿,自由奔放,全身心投入大自然,不去思考外界的一切。但这不是纯粹的,正如诗人所说“与其说是追求所爱的东西,更象是逃避所怕的东西”,借助自然来转移压力。因此在过去与现在这个时间段里,“当无益的纷扰和世界的热病沉重地压在我的心上,使它不住地狂跳,多少次在精神上我转向你,啊,树影婆娑的怀河!”“无益的纷扰”是对法国革命的失望,“城市的热病”指城市化的进程,人与人之间的阴郁交际,在这类事物的包围下,只有自然才能给诗人带来心灵的慰藉。

以上是现在的诗人在欣赏景色时对过去的回忆及在过去的时间点、时间段的想象。回到现在,诗人“学会了怎样看待大自然”,同时也发现了自然带来的更高的一种力量,“在大自然和感觉的语言里,我找到了最纯洁的思想的支撑,心灵的保姆,引导、保护者,我整个生命的灵魂。”诗人以充满诗意的语言来表述自然带来的力量是巨大的,对诗人而言这不再是强烈的,而是趋于和缓,“低柔而忧郁”却有足够的力量支撑思想,净化灵魂。对未来的想象是以对妹妹的期许展现出来,妹妹的身上有着诗人过去的特质,诗人现在的特质是在过去特质的基础上形成的,“在你的声音里我听到了我过去心灵的语言,在你那流星般的无畏的双眼里我重温了我过去的愉快。但愿我能在你身上多看一会我过去的自己”,再次听见与看到,诗人对于曾经的眷恋,同时也有着对未来的渴望,因为诗人已经经历过,知道大自然带来的“力量”,希望妹妹也能体会并拥有着自然带来的美好信念,即使在分别的未来里,“不能再听到你的声音”“不能再在你那无畏的眼里看见”,但却不会忘记对自然热烈的忠诚的爱与赞美。诗人依靠想象把现在作为一个相对稳定的时间点,它可以向过去延伸,也可以向未来发展,在延伸与发展的过程里,诗人的情感得到升华,对自然的喜爱与赞美跃然纸上。

华兹华斯注重想象的运用,在《丁登寺旁》里想象贯穿着整首诗歌,从感觉引起的想象,即客观物象引起的想象;诗人的想象活动对客观物象有着生动、本质的描述,使客观世界与主观世界相统一;想象横跨时间,使过去、现在和未来联系起来。通过想象,人的灵魂与自然的灵魂能够进行直接的沟通,诗人也能追求到一种更高的境界。

参考文献:

[1]许瑾瑜:《<丁登寺旁>对经验世界的想象性重构》,《中山大学研究生学刊(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3期。

[2]于金林,王立梅:《想象在自然中流淌——解读<丁登寺赋>中想象的运用》,《绥化学院学报》2011年第4期。

[3][英国]华兹华斯,柯勒律治:《华兹华斯柯勒律治诗选》,人民文学出版社2001年版。

[4]赵光旭:《华兹华斯“化身”诗学研究》,上海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猜你喜欢
华兹华斯想象
植物批评视域下的华兹华斯诗歌研究
快乐的想象
细观察 多想象 善表达
华兹华斯对郭沫若早期诗歌创作的影响
华兹华斯田园诗歌的圈地叙事
超乎想象的雨
这些并不是想象,有些人正在为拥抱付费
先想想再想象——看谁想得妙
那时我们如何想象未来
分析华兹华斯的自然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