薪火相传 东方陶韵
——石湾陶塑创作实践与思考

2018-08-20 01:32刘兆津刘兆津东方陶艺工作室528000
大众文艺 2018年15期
关键词:弘一大师罗汉

刘兆津 (刘兆津东方陶艺工作室 528000)

石湾陶塑(俗称石湾公仔)艺术创作植根于民间。据考证石湾陶塑产业始于唐宋时期,兴旺于明清时期,当时共有陶窑107座,从业人员高达6万余人。石湾陶塑题材丰富,以“渔、樵、耕、读”及“仙、佛、释、道”为主,作品浑厚粗犷,讲究人物的夸张传神,辅以器皿、餐具、花盆和建筑瓦脊陶等。石湾窑在宋代即已烧造黑釉、青釉瓷,明、清两代以仿钧瓷而闻名于世,釉色以蓝、玫瑰紫、墨彩、翠毛釉为佳,胎壁厚、釉层厚,目前釉色达百余种。其与钧釉不同处是釉分底釉和面釉;而钧釉仅一层釉。石湾陶塑其造型技法,除了兼备雕塑所具备的技法之外,同时也有自己的独特技法,主要有贴塑、捏塑、捺塑和刀塑。石湾陶塑经过历年来不断探索,在兼收并蓄、不断创新的过程中发展起来。

随着时代的进步,人们思想意识和审美追求逐渐发生了变化。工艺美术发展起源于传统技艺,融汇现代美术,符合新时期市场的需要,石湾陶塑的发展亦如此。我认为工艺美术家共同的追求是大众性、承继性和艺术性的完美统一。其中,艺术性在工艺美术中排在首位。工艺美术品是以美术的技巧制成的各种与实用相结合的并有欣赏价值的艺术品,而不是单纯的“产品”。石湾陶塑的形神韵之美,传统与创新,具体与抽象,永远是每一个陶艺人研究思考的课题。显然,“应用之妙,存乎一心”,创作人物形象的过程中,写实与写意相结合,具体与抽象相融合,形似与神似相凝聚,既要写实又能生动,既要写意有塑之有物,两者间互相配合,耐人寻味,产生美感。

而工艺美术中常给人们的“美”具有以下特征:

(1)直观性:工艺美术品之美体现在视觉(触觉)效果上,通过外在视觉的变化将作者内心感受表现出来,使人们受到艺术的感染。

(2)长期性:富有极强感染力的工艺美术品一般是作者个性和品质的承载。因此,越是能感动人的作品,其生命越是长远。就像我们去敦煌莫高窟参观,在古人精美的塑像壁画面前都会感到肃然起敬。虽然它们已隔数千年,经历沧海桑田的变化,但古人的作品对形式和意境的统一仍然使我们感到古代大师们博大精深的技艺。如290窟(北周)的一尊菩萨,面相圆润而俊秀,修眉细目,微微的笑意,流露出纯洁、聪慧、温柔腼腆而略带狡黠的内心世界,既体现了个性化,又十分传神,至今仍是写实作品中“美”的典范。

(3)时空结合性:即除了实体所在的三维空间之外,时间实际上是第四维,特别是一些工艺美术品表现出随着时间的流逝而变化,这种时空结合就表现得十分完美。这种结合还体现在作者与时俱进的生活态度和希望后人在另一个时空中能够欣赏其作品之永恒美。当然主题的委婉表达是高超的工艺品所追求的,艺术品要含蓄,并不能过于直白,要意境隽永,令人余味无穷。

抽象艺术同样要反映自然美和社会美的功能。张绍先先生说得好,真正能成为艺术的抽象,是“合理的歪曲”。形象是事物外观的具体表现,抽象是没有具体形象的事物在人大脑中的反映。形象的事物在人大脑的反映是印象,而抽象的实务在人大脑的反映是想象。抽象是有程度不同的,有的抽象是客观理解,有的抽象却是直观领会。但无限抽象则产生“质”的飞跃,成为虚无,就不在属于抽象的范畴了。

英国雕塑家亨利•摩尔是公认的抽象雕塑家。人们站在他的雕塑作品面前,无不对他所塑造的奇特形象产生强烈的共鸣。他的作品倾向抽象,把木质或金属的形状穿刺成一些洞孔,用绳子或电线串起来,使人玩味无穷。这位独具一格的雕塑家在创作的时候,会注视着他要雕刻的石头,极力构思,他往往不急于动手,而是耐心地、反复地酝酿,直到他脑海中浮现出作品的形象。也就是说,他所塑造出一个有活力的“形”关键在于强调最有特征的部分,省略细节,使形态尽量简洁化,对形态进行整理和综合。使内部的力有一个明确的方向并表现在外观上,从而发现它们的法则和规律。

通过对其他雕塑家技法和作品的赏析,使我对创作深有启发。

在创作《弘一大师》的时候,我首先考虑作品的形象需要给观赏者传达一个逼真的感觉。我注重刻画《弘一大师》面貌清瘦的特征,安详的神态,明澈的目光,以及人物面部的表情,眉宇眼神间的风貌。另外,在人物形态上,《弘一大师》正襟危坐在老树头上,服饰用干涩及粗糙的纹理加以表现,采用大面积的块面处理与面部手部精雕细琢形成鲜明的对比,增强了艺术感染力,一繁一简,一粗一细,在立体构成中表现出节奏与韵律,以彰显出苦行僧开阔的胸怀,崇高、圣洁的素质与品行,毫无矫揉造作,虚饰浮夸的作风。通过观察《弘一大师》塑像,观赏者不自觉地会联想起龚定庵先生的诗句“吟到夕阳山外山,古来谁免余情绕”。

作品《骑象罗汉》中的大象与中国佛教艺术有不解之缘,它性情平和,自古以来被视为吉祥瑞兽,它力大无比,有此禀性又多生于佛国,故传说甚多。虽然罗汉是佛教膜拜的对象,却要避免概念与程序化。罗汉形象不像佛祖或观音菩萨那样,具有明显的生理特征,形态和动作不受人们主观意识的限制,作者具有较大的创作空间,可根据个人的生活感受加以创作与升华。所以,在罗汉的塑造中,生活气息会浓重一些,相貌变化会更自由一些,人物的个性会更加凸显一些。我将罗汉的形象塑造为面貌清瘦,额头高突,额纹浓重,眉头蹙锁,两眼炯炯有神,口唇紧闭,以突显出他是以为富有阅历,善于思考,博学多识的高僧,给人以亲切朴实之感,并且透过外貌之高古奇异刻画出不同凡俗的异域形象,表现出一种质朴的美,能为大众所喜爱。

陶塑《白衣观音》作品以石湾陶塑传统的写实手法为主,吸收现代雕塑美学造型,处理好整体布局与局部的关系,做到合理、清晰、协调。观音菩萨的形象力求端庄饱满,鼻高眉展,细目秀口,头发浓厚,神情和悦,恬适宁静,具有一种雍容的气度,便显出东方艺术的含蓄之美,却没有一点世俗的艳丽。《白衣观音》的披帛上紧下松,衣褶处理不求如实描写,也不用绘画性很强的刻画,而是以柔韧流畅的条纹,宽袖而舒展在表现轻软光滑的涤织衣料随丰腴的肢体运动而变化,呈现出褶襞,如曹衣出水。观音菩萨双手交替置于胸前,赤足,姿态神采流露出妩媚而矫健有力。作品用色单纯,衣服为乳白色,肌肤较服饰白,配以项链、耳环、帽饰,突显白衣观音菩萨的庄重沉稳和大方。

受家庭的影响,我的祖辈以陶塑为业,我是刘胜记第五代传人,从小在陶文化熏陶下成长,随父刘泽棉学艺,并在广州美术学院雕塑系深造。纵观我的创造历程,我所作的作品《五百罗汉》、《走向胜利》、《钟馗》、《八福喜盈门》、《决胜千里》、《田家乐》等虽运用夸张传神的手法表达,但基本上都是写实的作品。

当下正处于新的历史交汇时期,石湾陶塑的发展需要我们青壮年一代去探索、去实践,时刻以党中央“百花齐放、推陈出新”的方针作为行动纲领。在正确的政策引导下,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比将有助于石湾陶塑的发展与创新。中华民族对真、善、美以及和平的理解和追求,就是工艺美术的艺术精神。石湾陶艺家们以自己的智慧,不断学习、不断传承、不断改造、不断创新。薪火相传,力求超越前人。青壮年一代已经注意到人们的审美需求在新时期依赖表现出的多样性,体现在他们创作的作品不断被赋予新的元素。通过对当代的审美、喜好的探究与分析,青壮年一代的作品被注入新的体验和表达,其表现形式有具体写实的,也有抽象的。但有一点是共通的,就是每件作品都是赋予了作品的真情实感,深刻而凝练,做到古拙与创新的统一。

继承传统的同时需要创新,而关键在于“古为今用”,在于使优秀的传统文化得以传承,并更贴切服务于现代人,以满足现代人的精神生活、物质生活的需要,就像习近平总书记教导我们“不忘本才能开辟未来,善于集成才能更好创新”。

钟灵毓秀,人杰地灵,石湾陶塑的名匠为繁荣的岭南文化添砖加瓦,薪火相传。

《弘一大师》刘兆津作

猜你喜欢
弘一大师罗汉
《智慧如海:纪念弘一大师诞辰140周年论文集》评介
李叔同研究史上的新坐标
——《李叔同—弘一大师年谱长编》评介
少林功夫拳(四)
孔府名菜“八仙过海闹罗汉”
少林功夫拳(二)
李宏禹作品
咸也好,淡也好
愁罗汉
咸菜与白开水
我家的“鱼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