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战略与吉林省农村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2018-08-20 03:36魏晓莎
新农村 2018年9期
关键词:第三产业吉林省产业结构

魏晓莎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的现代化”。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构建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体系”,“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重点”。作为中国的粮食主产区和工业的摇篮,吉林省农村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是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基础。

1吉林省农村产业结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近五年来,吉林省粮食总产量年均增长速度为1.17%:种植业结构进一步优化,籽粒玉米减调,优质水稻、大豆及杂粮杂豆等农作物产量上升;畜牧业产业链生产取得较大进步,规模养殖场累计超过1万个;2017年园艺特产业产值为1750亿元,较2012年增长了66.7%,已成为提高农民收入的重要来源,并向设施化园区化产业进一步转型升级;2017年农产品加工业销售收入为5600亿元,较2013年增长了58%,农民收入水平显著提高;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新进展。

尽管吉林省农村产业取得了一定进展,但是还存在农村产业结构不合理的问题。第一产业科技含量低,农民文化水平普遍较低;第二产业中乡镇企业传统粗放的生产方式亟待改进,农产品深加工规模小、附加值低等阻碍了第二产业的快速发展;第三产业还不能够很好地满足日益增长的农村生产生活需要,还需进一步完善和发展。

1.1第一产业科技含量低。农村第一产业主要包括种植业和畜牧业,近年来,种植业和畜牧业都取得了一定程度的进展,但是科技含量低,科技投入明显不足,农民文化素质水平较低。2016年农业机械总动力为3102.3万千瓦,农业机械作用面积为5029.1千公顷,占耕地面积比重为81.1%,有效灌溉面积为1832.2千公顷,占耕地面积的30.5%,农业技术推广站747个,畜牧兽医站673个,气象台、站65个。相比较于中国其它农业发达省份,吉林省农业现代化科技水平总体较为落后。

1.2第二产业有待进一步优化。乡镇企业带动了吉林省农村的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但是乡镇企业创新不强,粗放型的生产经营模式亟待改革。此外,农产品深加工呈现出规模经济小、布局不合理、农产品深加工附加值低等问题,吉林省的农产品深加工主要集中在长春和吉林两个城市,物流配送提高了农产品加工的成本,阻碍了加工企业规模的进一步扩大,因此无法形式规模品牌优势,农产品加工总产值占全省工业总产值不足10%。

1.3第三产业发展相对缓慢。以科技、服务农村产业为基础的第三产业是农村发展的重要支撑,但就全省来看,第三产业供给总量明显不足,主要集中在一些传统的、水平较低的餐饮服务行业和交通运输行业上,而有助于农村现代化建设的金融、科技等服务行业发展严重不足。吉林省农村第三产业发展的相对滞后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因此,加快第三产业的发展是农村工作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2调整吉林省农村产业结构的政策措施

2.1政策引导发展多种形式的农村产业。“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关键”。首先。应发展多种形式的产业,如农产品产业园、工业产业园、休闲农业、观光旅游及民宿养老等形式,吉林省农村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这为观光旅游等产业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物质基础;此外,吉林省拥有天然的自然生态环境优势,应发展冰雪文化和冰雪经济;最后,第三产业是第一二产业发展的服务基础,面对我省第三产业发展相对滞后的情况,应不断健全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更好的服务于农村相关产业及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

2.2加强“三农”队伍建设。实现乡村振兴,人才是关键。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而要想留得住人才,就要从机制体制上消灭城乡三大差别,也就是要消灭城乡教育、医疗及社会保障的差别。创新性、技术性人才是实现农村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重要支撑,因此,在收入待遇及社会保障福利等方面应给予更多的资金鼓励和支持。

2.3加强科学技术与农村一二三产业的融合。促进信息技术服务和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科学技术与农村产业融合的生产方式是区别传统农业的重要表现,是农村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關键。吉林省政府应推动农业机械化及相关农业科学技术在农村三大产业生产过程中的运用,支持将世界现代经营管理理念运用到农村三大产业的生产中去,以科技为引领实现农村从传统生产模式向现代生产模式的转变。

3结语

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是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是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保障。在乡村振兴战略的指导下,我省农村产业结构会得到进一步的优化和升级,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产业多元化、生态环境好的农村现代化之路。

猜你喜欢
第三产业吉林省产业结构
吉林省教育厅新年贺词
吉林省梅河口老年大学之歌
吉林省完成1.4万公里农村公路“畅返不畅”整治
基于产业结构对接的人力资源培养实践与思考——以湖南省为例
1995年-2015年营业税与第三产业增加值相关关系
产业结构
提高第三产业占比缘何欲速不达?
产业结构变动、技术进步与碳排放
我国第三产业的影响因素分析
中国解决产业结构问题从淘汰落后产能入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