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学前教育管理研究

2018-08-20 19:01王优
科学与财富 2018年19期
关键词:学前教育管理德国

摘 要:二战后的德国分裂为两个阵营,其学前教育的发展随之形成两种不同的模式。而后随着柏林墙的推倒,德国开始从分裂又走向统一,其学前教育的发展必须顺应国情,德国学前教育涉及社会保障、行政管理、财政、教育、家庭和青少年等多个方面,并有交叉并行的领域,本文从多角度来概述德国学前教育管理的情况。

关键词:德国;学前;教育管理

德国重视教育,是世界上最早确立义务教育制度的国家。二战后的德国分为两个阵营:一个是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即东德;另一个是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即西德。受社会主义苏联的影响,东德的学前教育以全日制公办幼儿园的形式普遍存在,把学前教育看作是基础教育的一个阶段。西德则沿承魏玛共和国时期的历史传统,半日制的私立幼儿园是其学前教育的主体形式。20世纪90年代,东德与西德又从分裂走向统一,但原东德和原西德地区在学前教育的发展方面存在截然差异。因此政府要承担起学前教育的重要社会职责,幼儿园工作属德国联邦青少年福利部管辖范围。

一、德国学前教育的发展历程简述及机构分类

早自19世纪初,随着整个欧洲大机器生产的工业化和城市化加速,福禄贝尔和裴斯泰洛奇的教育思想理论冲击,德国的学前教育运动得到了推动。20世纪早期,社会生活仍以男性为主导,母亲在家负责家庭生活的照料和孩子的教育。这时的社会公共所提供的幼儿教育仅是家庭教育的应急补充,其教育质量远比不上家庭教育。随着社会类型的转变,女性逐渐进入劳动力市场且女性就业增长,学前教育的呈社会化趋势。社会福利和宗教慈善机构,以养育为主实践学前教育。2002年世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的PISA项目公布结果后,德国排名居后,由此震惊了全国,经过许多德国的教育家分析,德国学生各方面素质下降的重要原因是德国的学前教育出现的问题。因此德国政府必须要重视对学前教育的改革,改善德国学前教育的品质,提高德国学前教育的质量。

1837年,德国本土幼儿教育之父福禄贝尔在其家乡周边的勃兰根堡,开设创办了一所学龄前儿童教育机构,并于1840年将其正式命名为幼儿园。于是,德国成为学前教育机构的发祥地。德国的学前教育机构多元,主要有普通幼儿园、学前班、学校附设幼儿园、特殊幼儿园、托儿所、白天的母亲和林间幼儿园。

二、德国学前教育的组织管理

正如上文所提到,在学前教育阶段,德国同许多其他国家一样,将幼儿园分公立和私立两种。由德国联邦各州府青少年福利局,或其它相应教育或公共组织直接主办的幼儿园就是公立幼儿园。私立幼儿园分两类,其一是由宗教教会或社会慈善福利组织主办的私立幼儿园。另一类是由大学、工厂、医院或个人开办的私立幼儿园,不具有公益或慈善性质,属于商业性私立幼儿园,自己寻求生源,自负盈亏的运营方式,虽然此类私立幼儿园的数量不多,但是对学前教育工作发挥了一定的补充和支持功能。

主要受德国历史发展和学前教育的政策导向所影响,德国的私立幼儿园数量远远超过公立幼儿园的数量,两者相较几乎是7:3的比例。仔细分析德国幼儿园的教育管理系统,不难发现其呈现出双向互动的特点。幼儿园负责学前教育的主要管理,但是作为政府机关的青少年福利部对幼儿园具有监督职能,并且可以随时咨询幼儿园的管理现状;各个家庭可以自由选择幼儿园就读,组成家长委员会对幼儿园的管理工作进行问询和参与讨论;私立幼儿园主办部门联合会对幼儿园进行专业咨询,与联邦政府的青少年福利部形成良好的合作关系;而私立幼儿园主办部门是私立幼儿园主办部门联合会的会员,为其提供咨询服务,私立幼儿园主办部门的工作纲领和师资状况要受到严格的审查。不论是哪个部门或是政府职能机关,与幼儿园都形成了相互开放的友好关系,有利于学前教育管理工作的实施和推进。

三、德国学前教育的管理特色

(一)课程——以游戏为主

课程应该促进孩子全面和谐发展,为孩子创设生活体验的活动空间和环境,通过创造性合作或游戏,促进孩子的社会性行为,发挥孩子的好奇心,勇于尝试新鲜事物。游戏是儿童的学习和成长过程必不可少的部分,成年人不能一味的禁止孩子玩游戏,而是要帮助孩子去除游戏中的危险因素,并为孩子们创造良好和谐的游戏环境。学校不但要帮助孩子形成正确的游戏课程观,也要鼓励孩子学习中结合游戏,在游戏中真正学习掌握知识与能力。

(二)师资

德国学前教育师资的来源,主要从大学、技术学院和培训学院三大机构中吸取,德国对学前教育工作者有着严苛的审查要求,在获得学前教师资格过后,不论是学校还是国家,都非常注重教师的继续学习,想要获得终身教师资格的教师,必须通过严格的考试制度和国家考量,因而学前教育教师资力量雄厚。

(三)家庭教育

根据德国学前教育的发展史可知,德联邦政府将自己的角色定义为学前教育的辅助者,是对家庭照管和孩子培育的另一种补充形式,而孩子的教养主要依靠父母的主导作用,强调家庭教育的重要性。由父母负责的家庭教育,是对孩子学前教育必须履行的义务和拥有的权利。

四、德国学前教育管理对我国的启示

(一)儿童观

学前教育工作的基础与核心是要以儿童为出发点和解决问题的落脚点,站在儿童的立场上审视和分析问题的要害,在遵循儿童的身心发展规律的前提下,提出解决方案,做到真正的“以儿童为本”,探索孩子的内心世界,尊重孩子的思想和成长特点。由此,在幼儿园的工作中,要站在儿童的角度去思考学前教育的基本理念和幼儿园的教育教学问题,制定符合儿童特征的幼儿园政策法规,合理安排幼儿园的实践或游戏课程设置。

(二)混龄制的教育方式

在德国幼儿园实行混龄制的教育方式是及其普遍的,不同于德国的学前教育,我国幼儿园根据孩子的不同年龄,明确的将孩子划分为小班、中班和大班三个阶梯式班级组织,混龄式的教育方式几乎不存在。可能在少数落后偏远农村的幼儿园,因为教舍师资不够等因素而被迫选择混龄式方式,教育结果却很是令人惊喜,我国幼儿园也可根据实际情况适当采用混龄式的教育方式。

(三)融合教育

力求在公共教育中实施融合教育,将特殊教育与普通教育进行融合,保持教育的本真,以爱育人。生命个体的发展存在多样性与差异性,尊重每一个孩子,将患有疾病和残障的特殊儿童融入正常儿童教育的过程中,不仅有利于孩子清楚自己的生命身体状况,看到自己与别人的差異,正确认识到自己的优点和短处,而且在友好交往中能够培养孩子的爱心和同理心,在一定程度上也能够促进残障特殊儿童的健康成长。

(四)游戏的重要性

游戏是儿童身心发展过程中形影不离的“伙伴”,能够反应儿童心理成长历程和特殊生命体验,要利用好游戏在儿童成长中的积极作用,既要通过多种不同的游戏体验,来帮助儿童获得运动及感官能力的培养,也要促进了儿童心理的健康成长。因此,重视游戏对儿童身心健康成长的意义,发挥游戏作为促进儿童成长的教育意义。受某些因素的制约,在幼儿园的日常生活中,游戏所占比重不高且形式单一,如何充分发挥游戏在儿童成长过程中的作用,必须引起我们相关教育部门以及学前教育一线工作者的重视。

参考文献:

[1]黄崇岭.德国学前教育的基本理念与主要内容[J].世界教育信息,2016,(8):42-47.

[2]王兴华.德国学前教育的发展现况的未来趋势[J].比较教育研究,2015 (3):107-111.

作者简介:

王优(1994—),女,汉族,湖北咸宁人,硕士研究生,黑龙江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研究方向:教育管理。

猜你喜欢
学前教育管理德国
The Wolf and the Seven Little Goats
德国豹2号
我们在德国怎么扔垃圾
德国弃煤的烦恼
浅谈学前艺术教育如何影响儿童创造力的发展
如何做好中大班幼儿学前教育方法及理念培养
现代高校教育管理若干问题的思考
GIS在教育管理中的应用探析
高职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