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生态学课堂教学中创新素质的培养研究

2018-08-21 08:21王建柱张文丽
决策探索 2018年14期
关键词:创新素质本科培养研究

王建柱 张文丽

【摘要】本文将现代教学理念与生态学特点进行了有机的结合,目的是提高大学生的创新素质,对教学的内容、方法手段等进行更新和优化,使考核评价体系更加完善,对生态学教学改革中的措施进行提炼,为21世纪高素质的创新人才的培养提供一个优质的环境生态知识平台和开阔的创新思维空间。

【关键词】 本科;生态学课堂;教学;创新素质;培养研究

生态学是研究生物和人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研究人类生态系统和自然生态系统的功能和结构的一门学科,它还是很多专业的必修课之一,很多其他专业也将其作为选修课。本文以现代教学理念为基础,再与生态学自身的特点有机地结合起来,在教学的方法、内容、手段以及考核评价体系中都做了部分改革和探索,以期提高当代大学生的人文素质以及生态环境保护意识。

一、改革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以往的生态学教学内容较为老旧,理论以及基础知识所占教学内容的比重过大,而学科前沿的知识和生态学应用以及学科交叉内容相对较少,这种状况不符合现在生态学蓬勃发展的现状。迄今为止,生态学已融入社会、政治以及经济生活,使学生充分了解生态学在社会发展以及国民经济中的作用,加深学生的兴趣,可使学生更加主动地去学习并进行深入的探究。由此,生态学教学应及时更新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给学生生态学中最基本且最重要的知识、理论以及某些发展态势、学科科研成果、交叉学科、边缘学科等学生们感兴趣的内容。这样一来,可使学生在得到较为扎实的生态学理论基础知识的同时树立学生正确的资源观、环境观、可持续发展观,除此之外,还可加强对学生的生态伦理道德以及人文精神的教育,有效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以及可持续发展的知识存储和挑战未来生活的基本能力。

二、改进教学方法,促进师生互动

如何适应时代发展?我们应采取新的教育理念和对应的教学方法。在以往的教学中,大部分教师仅仅专注于教授教学大纲所要求的内容,而学生的学习完全处于被动状态,在这种应试教育的模式下,学生学习兴趣不高,几乎丧失了主动性,教学效果可想而知。

三、采取新的教学模式及方法

改变教学方法和模式时,一切的教育应当以学生为中心进行,以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以及创新意识为目的。要使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过程里去,教师不再是单纯的传授知识而是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将注意力集中在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以及思维的启發上。生态学是一门具有较强实践性的学科,它的研究对象除去自然现象以外,还有大量人类迫在眉睫需要解决的问题。而多数学生对这类问题均有着较高的学习兴趣及热情。怎样带领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所设计的教学活动中呢?教学过程应以学生为主体,使用启发式、研讨式、发现式、案例式教学等教学方法。这些教学方法的具体表现形式就是积极的师生互动。师生互动最重要的就是学生积极参与,和老师进行双向沟通交流,既可以展示教师的主导作用,又表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要想有效实现课堂上师生之间的双向沟通交流,教师的教学需要一直处于相对的动态调整中。教师在传授理论知识时需要以精讲为主,将需要学生理解并掌握的基础理论知识讲得透彻清晰,对难点进行简单有效的分析。并按照学生对新知识的反映,对上课模式和教学内容进行简单有效的调整。教师要适时地带动学生的思维,让他们相互交流、积极思考以及进行一定的自由讨论,讨论的内容最好以理论应用及生态和人类的关系为讨论重点。学生讨论的问题需难易适中,以能激起学生的兴趣为宜,使学生学会从不同角度深入思考问题,在课堂上既可引起群体思维效应,还可增强学生对问题的思考。

综上所述,在生态学教学中应以学生为主体,提高学生的创新素质,从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教学手段等多方面进行改革及探索,从而使大学生的创新素质得到提高。

参考文献:

[1]罗雪松,黄巧云,陈雯莉.本科生英

文文献阅读能力培养的探索——“微生物生态学”课程教学中的改革实践[J].微生物学通报,2018,45(3):630-634.

[2]朱凡,王光军,梁小翠等.基于人才

培养对生态学本科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的探讨[J].教育教学论坛,2016,56(14):102-104.

猜你喜欢
创新素质本科培养研究
新课改下课堂教学方法与手段的功效研究
创新教育在大学成功素质教育中的实施
声乐教师数字教学技术能力培养研究
多措并举让语文学习兴趣“浓起来”
小学生数学良好预习习惯的培养研究
生物活动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素质的实践研究
应用型本科院校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模式研究
浅谈表演本科教学中创造力的培养
论中国画本科学习
古筝演奏中心理音色的培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