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aS企业应用的平衡点

2018-08-21 20:46丁海骜
数字商业时代 2018年8期
关键词:企业级开源软件

丁海骜

“对全球经济来说,最重要的一个趋势就是各行各业都越来越多地使用软件。但是与传统购买一个现成的商用软件,或者SaaS软件不同,现在的企业级用户越来越认识到:软件不仅仅需要提供通用的功能,還必须能够提供针对性、专门的支持,增强企业的差异化竞争力,这就是大家现在都在谈论的数字化转型中的一个核心要义。”Chip Childers,Cloud Foundry Foundation首席技术官在接受采访时强调,“将IT技术渗透到企业的业务当中去,使得企业对业务的管理和优化更加柔性进而实现企业的数字化和软件化,是一个非常明显的趋势。”

长期以来,企业面对业务与技术一直有一种微妙的心理:商业机构都希望通过应用IT技术,获得更不同凡响的市场竞争力和长期可持续发展动力,同时,又不希望被单纯的技术裹挟,改变自身原本的业务方式和发展轨迹,在IT技术应用上投入更多的成本——无论是人力成本、时间成本,还是资金成本。

然而随着云计算应用深度和广度的不断拓展,业务与技术之间的融合再次出现问题:商业化的IaaS和SaaS平台无法体现企业的个性,难以实现与业务的真正融合,无法从根本上支持企业的数字化转型以及碎片、重组和优化业务。那么问题来了,能够真正将企业业务与IT技术最大程度融合的PaaS,是否会再次推高企业用户应用云计算的成本和门槛?

PaaS的“标准化”是降低企业应用云计算技术成本和门槛的方法之一。

从很大程度上讲,构架一个PaaS平台是云计算领域最具挑战性且繁杂的一项工作:不仅涉及到数据库、编程语言、操作系统和众多的中间件等相关组件,而且需要为开发者提供大量针对性的工具用于开发、调试、部署等。即便是对于IT行业的企业来讲,这也是一项需要长期相当投入、经验积累且专业度很高的工作。对于终端用户来讲,当面对一个没有统一技术标准、存在各级各类所谓的“PaaS平台”的云计算市场,推动PaaS行业标准的设立所带来的最显而易见的价值,就是排除可选项。

“我们相当于一个独立的行业协会,我们这个基金会的成员来自各种企业,我们之间的合作是联合开发的关系,把Cloud Foundry作为他们的数字化转型的一个最基本和最根本的技术。”Chip Childers强调,Cloud Foundry Foundation致力于打造、塑造并维护Cloud Foundry这一开源PaaS技术在全球产业链中的行业标准地位,其PaaS解决方案不是直接面对市场销售的产品,而是提供给基金会成员作为其开发云原生应用程序的平台,“我们之所以设计Cloud Foundry,就是希望未来软件开发更加便捷,更加方便:这样一个开源平台的好处就是多厂商支持,多云支持——比如:可以用在西门子MindSphere里,也可以用到GE的Predix,还可以用到IBM Cloud云平台。”

实际上,始于2009年的Cloud Foundry最初是VMware的一个小团队设计和开发的开源项目,2013年4月,转入到Pivotal旗下。2014年2月,Pivotal与IBM、VMware、EMC、HP、SAP和Intel一起宣布成立一个开放的治理基金会。2015年1月,Cloud Foundry Foundation成立。到目前为止,Cloud Foundry Foundation已经聚拢了包括七名白金成员会员在内的60多家成员企业,不仅有谷歌、微软、阿里云等公有云巨头,而且还包括诸如Docker等在内的其他开源技术社区。

集合了目前云计算领域最活跃的一群厂商,Cloud Foundry Foundation通过向业界提供一个持续发展的PaaS平台以及一个活跃的开源社区,正在为整个PaaS行业提供一个可遵循的标准,一个从技术到应用交汇融合的平台。虽说不直接向终端用户提供商业化产品,但事实上从一定程度上,使得终端的企业用户有机会再次将关注的重点放在业务的优化,而不是IT技术和架构的选择上。

“我们现在花很多的精力在中国进行交流,主要就是因为中国的数字化发展速度要远高于北美和欧洲——当然北美数字化转型起步更早一些,但是现在中国市场的增长速度要高于北美和欧洲。”就在不久前,2018年4月,继微软和谷歌之后,Cloud Foundry Foundation与阿里云达成合作:阿里云将为Cloud Foundry平台提供全面技术集成支持。这也就你意味着,中国本土的云计算开发者,可以在阿里云上安装和部署Cloud Foundry,调用IaaS云服务资源,访问应用和容器架构的负载,而终端用户将能够更容易地获得基于云端开发和部署的云原生应用程序,节省大量时间和资源,进一步实现IT和业务的融合。而这也势必会进一步激活中国企业级市场对于云计算应用的深度需求。

写在最后

中国企业级云计算应用从最初强调降低成本,到今天的开始强调与业务深度融合,实际上与当初应用信息化软件的过程是一样的。只是在软件时代,企业现实业务与IT技术之间始终在“掰手腕”,到最后也没有真正意义上找到破解“业务与IT两层皮”的方法,甚至还让企业用户在选择IT产品时产生了重重顾虑。到了云计算时代,这种顾虑依然存在。事实上,从笔者的角度看:一方面,无论是哪种IT技术或者应用,都是为企业用户业务服务的工具,即便是“数字化转型”,转的方向依然由业务决定,转的方式亦由企业根据自己的发展规划选择。数字化本身,只是过程。另一方面,数字化本身也要求企业用户具有数字化属性——与业务交融的应用部分,应该交给企业自己,更专业的技术研发和整合则应该由IT服务商完成。两者的关系,不是争夺领导权,而应该是彼此促进,互相积累。

猜你喜欢
企业级开源软件
校园武术“学、练、赛”一体化实践探索
全球企业级终端安全 市场规模将持续增长
五毛钱能买多少头牛
2019(第十四届)开源中国开源世界
2019开源杰出贡献奖
企业级SaaS云服务体系化发展面临的挑战
加快推动企业级SaaS云服务体系化发展
有趣的识花软件
即时通讯软件WhatsApp
HP企业级性能SSD PCI—E 3.0×16通道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