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男别惹吴亦凡

2018-08-22 03:22董雨晴杨雅芳阮星
财经天下周刊 2018年15期
关键词:吴亦凡步行街偶像

董雨晴 杨雅芳 阮星

2005年到2007年,清华精仪系本科、美国西北大学机械学博士毕业的程杭,长期跟随着芝加哥公牛队,代表中美多家媒体做现场采访。公牛队铁粉程杭不曾想过,十多年后,他所创办的体育社区会和娱乐明星吴亦凡成双入对,出现在新闻版面。

古典互联网时期诞生了许多“慢公司”,文艺如豆瓣,铁直如虎扑,有人称它们是互联网上最后两个傲娇的精神角落,毕竟曾经的精英知乎早已沦陷。如今,因为对吴亦凡唱功评价不一,虎扑用户与吴亦凡粉丝成为对战双方,前者也借此契机,可能就此拉开体育社区娱乐化的序幕。

2004年,虎扑的CEO程杭在芝加哥创建了虎扑的前身hoop CHINA论坛,聚焦于NBA等篮球内容的讨论。起初的诉求很简单,就是想让球迷们在观看NBA赛事之余,有一个看周边资讯并且共同讨论的地方。

从2007年开始,虎扑正式进入公司化运营,业务不断拓展,最终涵盖至体育资讯、体育广告营销、电商、体彩、以及游戏联运等业务。比起论坛刚刚成立时的千余活跃用户,现在的虎扑有了5000万的月活。

“运动和装备”、“虎扑步行街”是虎扑社区最热的两大版块,长久以来作为直男根据地,只盘踞在体育领域。近几天,“吴亦凡”成为这两大分论坛关键词,仅在装备版块,就有1000多条相关主帖。

虎扑步行街则成为与吴亦凡粉丝互撕的根据地。骂战开始之前,微博帐号“虎扑的步行街”有66万粉丝,而吴亦凡粉丝是3223万,近乎1:50的差距。

直男和吴亦凡的粉丝姑娘们在撕什么?1:50的口水战背后打的是什么?创业14年后,程杭理应非常清楚,大众娱乐的本质终究是注意力经济。自7月25日首度开撕,吴亦凡和虎扑就双双登上热搜,对虎扑而言,品牌价值和流量价值双收,从商业化的角度来看,只会是稳赚不赔。

虎扑还会是直男根据地,但再也不会只是一个体育社区了。

控评:饭圈法则

被一万人围骂是什么感受?莫敢最近体会了一下。

7月23日凌晨,《人物》杂志主笔谢梦遥(微博ID:莫敢)发布一条微博:“吴亦凡真装X啊,自己唱得跟屎一样,词也毫无营养,看他当评委的感觉,就好像杂志评刊会上稿子写得最差的实习生挨个儿骂主笔。”当天,“莫敢diss吴亦凡”这一词条登上微博热搜,一度挤进前十。

吴亦凡粉絲蜂拥而至,在微博下怒骂莫敢,甚至在莫敢十几天前的微博下留言。粉丝们会结合特定微博内容,在下面评论一条,或直接开骂,或引到“不配做记者”、“不配做人”等高度上。

随后,莫敢将微博设置为互相关注才能评论,并将那条评论吴亦凡的微博转为自己可见。但直到7月27日,谩骂仍然没有停止,不能评论的粉丝用转发的方式表达。有粉丝搞不清主笔和主编的区别,跑去骂《人物》主编。

莫敢评论的是吴亦凡在综艺节目《中国新说唱》中的表现。2018年7月14日,《中国新说唱》开播,吴亦凡是三组制作人之一。节目的一大环节是60秒淘汰赛:选手在舞台上进行60秒的表演,表演期间,制作人随时可以按下手中的“FAIL”按钮,如果三组制作人全部按下,该选手立刻淘汰。反之,只要有一位制作人没有按,该选手就能晋级。

60秒淘汰赛几乎贯穿前两期节目,对于选手而言,吴亦凡最严苛。与其他两组制作人风格不同,一旦选手出现失误,他会立刻按下“FAIL”。通常情况下,吴亦凡都是第一个给出淘汰的。

在《中国新说唱》这种带有竞技性质的生存类节目中,严苛的风格更容易让观众产生共鸣,毕竟大家要看的是激烈的竞争与冲突,而非一团和气的才艺表演。早在去年的《中国有嘻哈》中,吴亦凡对选手就非常严格,并因此获得观众好评。

但有网友认为,吴亦凡的Rap水准不足以点评节目中的选手,很多选手的作品和现场比他厉害多了。

7月22日,在第二期《中国新说唱》播出的次日,虎扑步行街有网友发帖,将吴亦凡与王语嫣作比,金庸小说《天龙八部》中的王语嫣不会半点武功仍能点评各路高手,吴亦凡为何不能点评比他厉害的rapper?

这一精妙的类比马上就被网友传播开,吴亦凡被冠以“说唱界王语嫣”的称号。更有好事者将吴亦凡在节目中点评选手的片段,与他自己表演的现场剪辑在一起,配文称“道理他都懂,可惜就是做不到”。

类似的讨论迅速在微博、豆瓣等社交网站发酵,虎扑论坛最初只是其中之一。

7月24日19时17分,一位微博ID为“银河鲨鱼护卫队”的吴亦凡粉丝列出15条链接,号召其他粉丝一起来举报,这些链接全部来自虎扑论坛,内容基本是关于吴亦凡的负面讨论。

该粉丝发布微博称,她发现一位网友在虎扑论坛上关于吴亦凡的帖子下反复回复同一个视频,她认为,这一视频对吴亦凡的表演做了恶意的后期调音。

7月25日上午9时45分,这条微博被“虎扑的步行街”转发,该微博的认证信息是“虎扑(上海)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运营经理”,被默认为虎扑官微,彼时粉丝66万。

这位粉丝的举动被虎扑的Jrs(虎扑步行街用户自称,意为“家人们”)视为宣战,自家地盘将被入侵,Jrs进入高度防备状态。

实际上,这只是粉丝们的常规操作。对常年混迹于微博或豆瓣的粉丝而言,对那些在他们看来是造谣、恶意中伤自家偶像的内容,举报是最文明的做法。粉丝认为,举报相当于将一切争执终结,避免事情扩大,造成更多伤害。

大多数偶像的粉丝都在微博上组建了专门的“反黑”团队,他们会将应该举报的内容整理出链接,号召多人一起举报,这样成功的几率大。

他们通常还会仔细研究各个社交网站的管理规则,了解每条举报理由到底包括哪些行为,针对不同的行为提供相应的举报理由,方便有需要的粉丝取用。

“净化”也是日常工作之一。一旦出现对偶像不利的关键词,最好的办法是用好的内容替换掉负面消息。粉丝们发布带有该关键词的微博,但配图或视频里放入想要传播的优质内容,而后利用粉丝力量,集中回复点赞这些微博,使其成为这一关键词下的热门微博。

之后,如果有人搜索这些负面关键词,看到的会是粉丝写好的安利内容,想要找到原始的负面消息,恐怕需要向后翻很久。

舉报和净化之外,粉丝另一件重要工作是控评。所谓控评,是占领偶像相关的微博、帖子、新闻下面的热门评论位置,由粉丝应援站发布宣传偶像的评论,通常会带上偶像最新作品的链接,然后再由其他粉丝点赞互动,将这些评论顶上热门位置。

非粉丝大多不喜欢控评行为,原本可以在评论区看到有意思的回复,现在都变成了粉丝的安利。但从粉丝的立场看,其他用户的使用体验,远远没有全方位维护偶像重要。

微博、豆瓣等社区基本都被流量偶像的粉丝牢牢把控,偶有一两条粉丝不想看到的评论出现,也会被粉丝的评论压下去,压不下去还可以举报。虽然豆瓣一些八卦小组的准入门槛高,需要组长批准才能进组发言,但点赞并没有限制,粉丝之间形成了默契配合:组员发布正面评论,非组员负责点赞。

饭圈有一条约定俗成的规则:先撩者贱。指双方中最先挑起争端的那一方是不义的,另一方对此采取相应的一切措施都是合理的。

在吴亦凡粉丝与虎扑Jrs的战争中,粉丝们认为,对方毫无疑问是先撩者,而她们只是按照程序举报,帖子违规必定会被删除。“银河鲨鱼护卫队”认为自己没做错,和过去的每一天一样,她只是在为了偶像做着日常工作:“我不就是看到有人恶意歪曲事实,污蔑辱骂我喜欢的人就举报而已,有错吗?”

几乎没有任何交集的两个群体,在各自规则之下生存运转,各自无辜。

虎扑的反抗

真正触怒粉丝的,是一段《bad girl》干音音频(没有经过任何处理的原始录音)。《bad girl》发布于2015年11月6日,是由吴亦凡作词、作曲并担任制作人的作品。这一段干音,据说来自于吴亦凡某次生日演出,因为太难听被众多网友嘲讽。

最初,《bad girl》干音被发布在B站上,7月25日中午前后,被虎扑网友搬到论坛,官方微博也发布了这段音频。吴亦凡的粉丝认为,这段干音是被恶意处理过的,并不是真实的情况。她们立即开始在微博上“净化”相关搜索,开始传播某段吴亦凡清唱《bad girl》的视频。

努力之后,目前,在微博上搜索“吴亦凡干音”,最先看到的就是这段好听得多的清唱视频;最先发布干音音频的B站链接也已被举报删除。

粉丝们当然也想在虎扑控评,但挡在面前的是一份考卷。虎扑注册的新用户需要完成与虎扑版规相关的20道选择题,答对18道以上才能在虎扑论坛发言。据“虎扑的步行街”微博透露,7月25日19时,虎扑考试系统迎来上线以来最大的一波冲击,平均每分钟457.2次答题。7月26日上午11时,这一数据达到新高,每分钟499次答题,成功率较前一天有所下降。

虎扑的非全开放社区属性将粉丝们拦在了“步行街”外,也因此成为火力中心。

7月25日下午,吴亦凡本人出面回应,他发布微博称:“虎扑不搞体育来搞我,看来真的很闲。”“你们不用大费心机去做特殊处理跟消音,我的音乐也不用给你们这帮人听。”他叫板虎扑,让他们等着diss track。

网友们diss作品先出来了,其中不乏专业rapper的作品。虎扑上有人持续整理diss吴亦凡的作品,截至7月27日中午,已经超过40首,战场也因此转移至网易云音乐。截至发稿,吴亦凡仍没有发布他的diss track。

但偶像的反击让粉丝觉得幸福,有粉丝称“吴亦凡用一己之力,用‘吴亦凡回怼虎扑代替了‘吴亦凡粉丝虎扑,把粉丝摘了出去”。她们认为,面对造谣和网络暴力,吴亦凡从来不发微博为自己鸣不平,但是粉丝被欺负了,他立马回怼,这是偶像对粉丝的爱的体现。

一位粉丝的观点非常新颖,她觉得吴亦凡心眼太好太直,如果换做是她,她就要放上一堆不同球鞋的新照,“到时候屌丝就会明白,原来现在为球鞋涨价掉的眼泪就是当初diss大明星时脑子进的水”。

球鞋梗源于去年的《中国有嘻哈》。在那档节目中,吴亦凡穿过的鞋都会涨价,AJ1成倍增长,supreme联名的air从2000涨到6000,有些他穿过的鞋直接坐地起价。

一些卖鞋的或者希望收藏升值的人,都盼着吴亦凡穿他们选中的那款鞋,有人私信吴亦凡,想让他穿上某某款。在虎扑的“运动和装备”板块,吴亦凡同款是热门关键词,与之相关的帖子多达1000多篇。

骂战开始后,“虎扑的步行街”一共发布了82条与吴亦凡及其粉丝相关的微博,仅25日一天,就发了42条。

7月25日下午,几乎与吴亦凡发布微博同一时间,虎扑步行街对骂战的回应迎来高潮:虎扑论坛中的“点亮”按钮改成了“skr”,旁边的图标也由大拇指变成话筒。

“skr”一词最近来源于《中国新说唱》,出自吴亦凡之口。与他缔造的另一个流行语“有freestyle吗”相比,这个词带有一定门槛,在节目第一期,吴亦凡反复说了十几次,大多数人都在奇怪:什么意思?

skr完整的写法应为skrt,因t不发音,常被省略。据美国俚语词典Urban Dictionary上的解释:skrt(或skr)是拟声词,指汽车漂移或猛然转向时与地面摩擦的声音,国外有rapper将其用在歌里,具体意思并无定论。按照吴亦凡在《中国新说唱》中的用法,“skr”可以理解为“厉害、棒”等意思。

有人认为吴亦凡将原本是拟声词的skr误用,在节目中反复重复这个词太“装”。吴亦凡的粉丝最初很反感其他人频繁使用skr,认为这种滥用带有嘲讽的意味。

随着骂战升级,skr真正成为热词,网友渐渐发现另一种用法:skr读音近似“是个”、“死个”,而后出现了“气skr人”(气死个人)、“这skr啥”(这是个啥)等,大量skr表情包也开始涌现。

继“freestyle”后,《中国新说唱》苦心营造的“skr”终于成了流行语,吴亦凡的粉丝也不再避讳skr的滥用。

实际上,在公开平台,如微博、豆瓣和貼吧等谈论当红艺人都有极大风险。使用艺人原名或众所周知的昵称,很容易被粉丝找上门来。

因此,八卦爱好者们发明了取谐音或别字的方法,来称呼这些当红艺人,或者使用复杂的缩写,以规避被粉丝发现的风险。

但在虎扑,几乎没有这种顾忌。一些被粉丝和官方禁止的黑称,虎扑Jrs叫起来毫无顾忌,更别提还需要避讳当红流量的名字。

通过《偶像练习生》C位出道的蔡徐坤是新晋流量小生。今年4月,他通过微博表示要染黑发当作粉丝达到700万的福利,有围观群众转发表示,为什么有人会觉得自己染头发是给别人的福利,神经病。随后,这位网友被粉丝围攻,不得不删博道歉。

同一时期,在虎扑步行街,Jrs直接说蔡徐坤长得娘、丑。有人回复这些直言不讳的网友,赶紧收拾东西跑路,粉丝还有3秒到达战场。

但最终,粉丝并没有找来。在这次吴亦凡粉丝对战虎扑之前,没有哪家偶像的粉丝会对抗虎扑论坛上自家爱豆的风评。在这里,正面或有趣的帖子会被搬运到微博、豆瓣等地,负面内容则少有人会在意。

或许粉丝们清楚,在虎扑这种直男论坛,偶像被议论一两句娘炮,算是那里的日常操作。就跟她们的日常控评、净化一样寻常。

直男很忙

2016年,虎扑步行街发起了一场选美比赛,在网络上进行PK投票,选举大家心目中的女神。这场选美赛一直延续到了今年,最终胜出的冠军是佟丽娅。不少人感慨,今年的港星数量减少,比起邱淑贞获得冠军的第二届,只能说现如今的Jrs的确年轻了不少,因此对林青霞、王祖贤等女神的认知度实属不高。

用直男审美直接评判女性,是体育内容起家的虎扑在社区自发生长过程中衍生出的新生态。票选活动多是用户自发发起,除了女神大赛,《创造101》最为火爆的时候,虎扑也出现了专区,再度发起了投票选美。

虎扑也乐见这样的社区氛围,甚至会发布一些官方宣传内容,带上直男风味扑面而来的标语:“关注虎扑女神大赛,上步行街看男性审美,是男人就必须来的社区!”

用虎扑步行街运营总监沈瑞恩的话来讲,“只要三观足够正,你是什么样的社区,就做什么样的事情”。

Tecdat研究人员曾对虎扑步行街2018年1月份的所有帖子进行分析发现,步行街的社交属性很强,在体育赛事之余,讨论频次最多的是“女朋友”“喜欢”“大学”“室友”等关键词。换句话说,虎扑步行街上行走的是一群18~30岁的年轻男性用户,他们的共同爱好是体育。

猜你喜欢
吴亦凡步行街偶像
大众偶像
Task 4
商务部:确认5条步行街为全国示范步行街
吴亦凡生日会办成了嘻哈演唱会 喊话粉丝:“为了你们我还是弄了这个演唱会”
问路
吴亦凡
韩网民猛批吴亦凡“约炮绯闻”
偶像效应
步行街23号
快乐的元宵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