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互助幸福院建设中的问题与对策

2018-08-22 05:37王忠信
中国集体经济 2018年18期
关键词:对策

王忠信

摘要:随着城镇化的快速推进和核心家庭结构的普及,传统的农村养老功能弱化,农村养老形势十分严峻。我国提出要加强农村社区建设,发挥农村社区的养老功能,明确指出要以建制村和较大自然村为基点,依托村民自治制度和现有集体经济,积极探索农村互助养老新模式。互助幸福院作为农村互助养老的重要载体,在现实运行中出现了一些问题,文章对其不足进行分析并给出相关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农村互助养老;互助幸福院;对策

一、农村互助养老与互助幸福院

农村互助养老立足于我国人口老龄化、农村空心化的现状,充分挖掘农村社会中以老年人口为主的人力资源,充分利用闲置校舍、厂房等村集体资源,调动农村基层村委会、党支部、老年协会等力量,在老年人群体间构建了服务提供与享用的内部循环系统,满足了老年人晚年生活中对于家庭、社会交往、精神慰藉等方面需求,是中国特色养老模式的实践探索。

互助幸福院是农村互助养老的典型载体,它最初起源于河北省肥乡县前屯村,最初是把村庄内的闲置小学校舍进行修缮,免费供给村内25位独居老人居住,这种做法得到了河北省民政厅的肯定和支持,并依托中央和地方各级媒体进行了大力的宣传推广,基于此,农村互助养老及互助幸福院逐渐从各地发展了起来。

二、互助幸福院建设中的问题与不足

农村互助养老是一种新兴模式,互助幸福院也是一个新事物,互助幸福院在各地的建设与运行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影响了其功效的发挥,本文对互助幸福院运行过程中的问题从四个方面进行描述和分析。

(一)各级政府角色定位和分工有待进一步明确

政府在农村互助养老过程中责任重大,但就现阶段来看政府在互助养老这个问题上的角色定位并不明确。具体体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是缺乏顶层设计。新兴的农村互助养老是一种自下而上的发展模式,它先在农村地区兴起,还没有得到政府的足够重视,也就没有相应的制度设计,使得互助幸福院在建设过程中无法获得政府应有的关注与支持,甚至出现了一些缺乏法律依据的状况,造成了其身份的合法性危机。另一个是各级政府在农村互助幸福院的建设和运行过程中过多的行政权力干预问题,他们意图建设起一批标准化、规范化的互助幸福院,殊不知这样建立的互助幸福院并不是以老人的养老需求为基础的,变成了村里的摆设甚至负担。

(二)互助幸福院的启动及维持资金缺乏保障,可持续性较差

在互助幸福院建设起来以后,其运行所需的资金从何而来,就现阶段来说并没有稳定的资金注入机制。正是由于缺乏长效而稳定的资金来源,有的地区互助幸福院虽然建设起来了,但是缺乏基本的生活设施,条件艰苦大多村民不愿意入住,这就造成了资源的闲置和浪费;还有的互助幸福院起初建设得很好,随着投入使用,平时的维护等成本增加,村集体和村民无力解决,互助幸福院就逐渐衰落了。可见如果没有长效稳定的资金注入机制,互助幸福院的建设和运行是无法长久的,这已经成为了农村互助养老发展的主要障碍。

(三)互助幸福院内的服务内容单一、专业化水平有待提高

农村互助幸福院入住老人之间互帮互助以满足养老需求,其涉及人员主要有入住老人、互助幸福院的管理和服务人员以及社会上非营利组织中的志愿服务人员等,缺少专业化的护理和医疗人员。可以看出,这些人员都不是专业的护理人员,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专业化水平低的问题,缺乏必要的护理知识和技能,而这正是老人养老所必需的。因此他们所提供的养老服务的质量也就可见一斑了。此外,由于缺乏专业人员的指导和设计,现阶段我国农村互助幸福院的服务内容也较为单一,多数只能局限于基本的生活照料,缺少一些精彩丰富的文化娱乐活动,一方面是相关资源缺乏,也有一些是缺乏组织能力导致的。现在的入住老人基本上只能通过聊天、打牌等方式打发时间,更高层次的养老需求还有待满足。

(四)互助幸福院的建设出现了异化和两极化发展的趋势

互助养老从广大的农村基层兴起,以其特有的优势迅速发展起来,这种模式要想进一步发展壮大,必须嵌入政府社会建设的制度框架。然而在这个嵌入过程中出现了模式异化的问题,影响了农村互助养老的健康发展。在一些地区,互助幸福院的建设逐渐脱离了其因地制宜的基本原则,演化为各级政府的政绩工程,与最初满足农村老人养老需求的初衷相脱节,造成了发展动员不足、基层敷衍了事、群众参与消极的结果。在一些经济、交通等条件相对较好的地区建立的互助幸福院成了政府的样板工程,与城市的养老院建设水平相差无几,而在一些各方面条件相对较差,更需要互助养老院来解决养老问题的地区却无人问津。

三、对互助幸福院建设现状的改进与完善

(一)加强互助幸福院的内容体系建设

1. 互助幸福院的资源供应

这里所说的养老资源主要有物质资源和人力资源两个部分。

稳定而可靠的资金注入机制是互助幸福院有效运行的重要保障。根据我国的现实状况,互助幸福院的资金来源应该包括:(1)各级政府的政策和财政支持。政府可以通过政策引导和宣传,利用土地资源和税收减免政策吸引民间资本投入到互助幸福院。(2)村集体的公有收入。现阶段我国村集体的公有收入主要包括集体企业的利润、土地承包和租赁收益等,因此农村地区要充分发挥当地的特色优势,发展乡镇企业以弥补资金的不足。(3)社会慈善捐赠。社会慈善组织和企业的捐助也可以作为支持互助幸福院的重要资金来源。可以鼓励企业家回馈故乡,帮助建设互助幸福院的基础设施。互助幸福院的经费来源应该是多样化的,形成以政府財政和农村集体经济为主的资金供应主体,同时辅以社会捐助这样一个稳定的资金注入机制。

互助幸福院的人力资源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是村集体范围以内的,包括入住互助幸福院的老人、农村的留守人员、党员干部等;第二部分是社会志愿服务人员;第三部分主要涉及专业的医疗护理人员。在人力资源的整合过程中,首先应该发挥入住老人和志愿者队伍的积极性,支持鼓励他们进行志愿服务。老年人身体机能下降,甚至很大部分都患有疾病,因此互助幸福院中还需要有专业的医疗和护理人员。我们主张以政府为引导,在乡镇或有条件的自然村建立养老医疗服务站,通过政府出资购买专业的医疗护理服务,先将专业的医疗护理等社会工作者吸引到医疗服务站。养老医疗服务站的人员一方面定期到各个村庄的互助幸福院进行医疗护理服务,另一方面对志愿服务人员进行必要的护理技能培训,壮大医疗护理队伍,提高专业化水平。

2. 互助幸福院的服务内容和专业化建设

互助幸福院的服务内容建设必须以老人的养老需求为指导。老人的养老需求是多层次的:基本需求具体包括生活中的互帮互助如洗衣、做饭、打扫卫生等活动。主要是年龄稍小、身体条件更好的老人对于年龄更大、身体条件较差的老人的义务帮扶,或者是村庄内的其他留守人员到互助幸福院内给老人志愿提供这些基本的养老服务。还包括医疗护理服务,身体保健部分可以利用乡镇卫生院或村卫生所的现有资源展开,通过农村养老医疗服务站专业化队伍轮流到互助幸福院进行检查、进行相关技能培训以提高其专业化水平。心理保健方面主要是通过老人间相互理解和支持避免孤独抑郁等负面情绪的出现。更高层次的需求包括文化娱乐活动的组织。棋牌、锣鼓、秧歌等中国传统的民间文娱活动在农村十分普遍,可以充分挖掘这些传统文化资源,由互助幸福院的管理人员或志愿者组织开展适当的文化娱乐活动。还包括自我价值的实现。比如村集体将老人原有的土地集中起来,让老人可以在这些土地上从事一些养殖或农产品的加工活动,还可以在一些有条件的地方开辟花园、菜园等,组织老人自己种植蔬菜,培育花草等。

(二)完善互助幸福院的管理与运行体系

互助幸福院要想发挥功效,还需要建设起较为完善的运营和管理机制,它涉及到基层政府、非营利组织和村委会等主体的角色定位。

农村互助养老中所说的政府包含了从中央到基层的各级政府。中央及省级政府的侧重点在政策引导、财政补贴等方面,县、市级政府主要在于承接上级政府的政策并进行细化,对上级财政拨款进行分发管理和监督使用。乡镇等基层政府和各村委会是互助养老事业的直接操作者,乡镇政府主要负责专业化的养老医疗服务站的组建,对各村委会在互助幸福院建设进行指导、监管和评估等。村委会则是最直接的管理机构,将互助幸福院建设成为一个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自治机构。在具体管理中,院长等管理人员可以是有意愿的村委会主任,也可以由互助幸福院的老人们进行推举,选出能够让人们满意的管理者。管理者在工作中应该努力做到民主公开化,遇到需要解决的事项大家商量着办,涉及到的资金问题要向大家公开并建立一定的档案记录进行备案。

在互助幸福院中建立应急反应机制也十分必要,这就需要互助幸福院与农村养老医疗服务站做好沟通和通信机制,以便老人在突发疾病时能够获得较为专业的医疗服务。除此之外,还应建立责任承担机制,明确老人出现哪些问题需要由互助幸福院承担责任或者需要老人的家庭和子女承担责任,建立起明确的责任分担机制一来可以减轻互助幸福院的一部分资金负担,使它的资金能够更多的应用到互助幸福院的公共建设方面,还可以减少不必要的责任纷争,使互助幸福院内保持友善和谐的氛围。

(三)强化互助幸福院的支撑体系建设

1. 营造互助养老文化氛围

农村互助养老基于的社会文化观念是一种互助自助品质,志愿服务精神,具体来说,村集体以内,党支部、党员干部应做好表率,村支书等相关人员要做好互助养老的宣传推广工作,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宣传互助养老的具体实施方案,形成一种“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思想境界。这种养老观念的形成需要营造良好的互助养老氛围,比如对互助幸福院中涌现出的好人好事进行宣传,树立先进典型,带动更广泛的社会力量投入到互助幸福院的建设和发展。

2. 培育农村养老志愿服务力量

非营利组织的互助品质、志愿精神和互助养老的文化理念是相同的。非营利组织进行社会服务活动,除了其自身运行所需的人员外,以社会志愿服务力量为主,我们就是要充分发挥这些志愿服务人员的作用,鼓励他们深入农村,为老年人提供养老服务,帮助其解决现实困难。同时发动包括邻居、朋友等在内的农村群众主动地为老人提供服务。还需要完善社会志愿组织体系,加强宣传工作,积极开展志愿活动扩大自身影响力,加强组织内部自我管理以及同服务接受方的联系和合作。除此之外也要加强志愿者队伍的质量建设,吸收具有专业技能的志愿者提高专业化水平,如鼓励医疗护理人员和退休医疗人员参加,以便在志愿服务活动中提供较高水平的养老服务。

互助养老的功效发挥还需要相关制度的配合,具体来说有五保制度、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新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和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这些制度各有其覆盖范围和实施重点,除了要完善这些制度本身,制度之间的配合与协调也很重要,要努力做到使它們之间相互衔接,构建出一个有重点、多层次、全覆盖的农村养老保障体系。

参考文献:

[1]赵志强,杨青.制度嵌入性视角下的农村互助养老模式[J].农村经济,2013(01).

[2]高和荣,张爱敏.中国传统民间互助养老形式及其时代价值——基于闽南地区的调查[J].山东社会科学,2014(04).

[3]金华宝.社区互助养老:解决我国城乡养老问题的理性选择[J].东岳论丛,2014(11).

[4]马昕.农村互助养老模式研究[D].河北大学,2014.

(作者单位:燕山大学文法学院)

猜你喜欢
对策
LabVIEW下的模拟电路实验教学创新对策
提高中小学音乐欣赏教学质量对策探讨
新会计制度对财务管理的影响及解决对策
“深度伪造”中个人隐私的保护:风险与对策
中小水电站集控系统建设改造对策分析
探讨精神科护理中存在的安全隐患与护理对策
基于青少年心理特点的校园欺凌成因及对策
基于青少年心理特点的校园欺凌成因及对策
走,找对策去!
我国货币错配的现状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