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高职院校服务区域产业经济发展的专业群构建研究

2018-08-22 11:24刘兴建唐新宇
东方教育 2018年17期
关键词:实训岗位院校

刘兴建 唐新宇

摘要:以廣东地方高职服务区域产业经济发展情况作为基本依据,分析高职专业群与地方产业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解读专业群类型与构建模式的基础之上,对广东地方高职服务区域产业经济发展的专业群构建方法进行研究,政企校需要深度合作,以重点产业作为核心,构建动态化专业群。同时,构建基于专业群的“基础共享,核心分立,拓宽自选”课程体系和专业群内资源共享,相互支撑等建设策略。

专业作为培育人才的重要载体,也是升华教学成果的支撑点。伴随着产业结构的升级与社会更为的不断更新,一些高职院校存在的专业拓展性不足、资源共享性弱化等问题逐渐暴露,对专业适应社会快速发展需求能力造成了负面影响。怎样协调发展关联专业成为高职教育研究的热点。而国家教育部关于职业教育发展出台的政策、意见等,明确指出高职“专业群”构建问题,而且受到高职的重点关注。基于此,以广东地方高职服务区域产业经济发展为基本依据,分析专业群构建方法有着巨大价值。

一、高职院校专业群与地方产业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分析

高职院校专业群构建和地方区域经济的发展有着紧密关系,两者互为依托,相辅相成。首先,高职院校专业群构建可以培养更多的专业人才,而且专业群人才培养目标更明确,有效规避专业同质化问题,能为地方产业经济发展提供高能力技术人才,更多的为地方区域产业经济的发展服务[1]。其次,产业结构的升级与调整,也带动了高职专业群的发展。受地方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为高职大学生创造了更多新的就业岗位,与此同时高职也能结合新的就业需求,变革与创新高职新专业,满足职业教育服务产业与地方区域经济发展需求的前提下,也为高职专业群注入新的竞争力与生命力。分析专业群与地方区域产业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不难发现起着主导作用的是产业经济的发展,而高职院校专业群的构建与优化重点是为产业经济发展而服务。

二、高职院校专业群解读

1.专业群的种类

专业群的种类比较多,可分成单核心、双核心专业群。单核心专业群,比如引领型、辐射型;而双核心专业群,比如平衡型等。

单核心专业引领型专业群,就是以某个重点专业作为核心,把与之有关的专业集中起来,然后为某产业链提供服务,把群内相对比较弱势的专业通过核心专业师资力量、实训优质资源等方面的带动,实现招生就业活动[2]。

双核心专业平衡型专业群,是指以两个重点专业作为龙头,推进两个重点专业的资专业发展。群内的专业有着比较强的竞争能力,而且各专业之间可以相互带动发展,由专业群培育的高职人才具有较强的就业竞争能力。

2.专业群构建模式

以专业构建作为核心,构建专业群,可以聚集专业群优势,推进专业之间的协调、均衡发展,有利于实现资源的合理优化与配置,深化共享能力,减小专业建设成本,有效提升办学效益。高职院校构建专业群,可以及时的对专业方向进行调整,以适应市场需求变化。

关于专业群的构建模式,可选择不同形式构建专业群。首先,以产业链为核心构建专业全。根据某产业链关于人才的实际需求情况,建立与产业经济发展相统一的专业[3]。由此专业群内的核心专业就能够促进其他专业的发展;其次,以岗位作为核心构建专业群,建设对应专业,由此各个专业就可以覆盖岗位群中的全部岗位,培养岗位所需求的专业人才;最后,以学科作为核心构建专业群,科学一样或者是相近的专业组成一个专业群。

三、广东省地方高职院校服务区域产业经济发展的专业群构建方法

1.政府、企业、学校展开深度合作,以重点产业作为核心,动态构建专业群

贯彻“专业—产业对口、专业—产业群对接”的专业群构建理念,与广东政府、企业联合,根据广东产业布局实际情况与发展趋势,深挖政府资源,深入分析经济政策与发展规划等,综合研究市场需求[4]。与此同时,高职院校厘清自身优势与特色的前提下,根据产业裙与产业链,剖析岗位群和职业群,了解相关行业或职业岗位设置,技术需求,人才需求和发展趋势,并与专业相应集团对照。重点建设专业和重点行业相互衔接,支持重点专业核心专业和相关专业的重点群体,高等职业教育专业群体与地区产业群体相关联。并及时跟上市场需求变化,充分预测该地区人才市场需求,遵循经济发展规律和专业岗位变化,根据变化对专业群体的重点专业建设方向进行调整,真正实现人才培养与劳动力市场需求的紧密对接。以模具专业为例,广东某市高职院校招生人数共为1600人,此专业是以冲压模与注塑模为主,可是当地塑料制造行业比较落后,关于注塑模专业人才需求比较小,而汽车零配件行业却异常火爆,慢慢发展成此地支柱产业。基于此,该市高职院校应该以汽车专业作为轴心构设专业群,从而为当地汽车市场输送专业人才,推进当地产业经济发展。

2.构建基于专业群的“基础共享,主干分明”的课堂体系

构建整合于“岗位相似、理论相近以及技能相通”的专业群,然后根据专业群设置课程体系,其中还要创建群内基础课程共享平台,而且各个专业的核心课程需要分立,也要保证各个专业之间的课程互通,由此就能延伸专业范围,从而有效满足产业结构优化与岗位实际需求。而且专业设置方面也可以满足社会关于综合型人才的实际诉求,有效培育出“基础扎实、专业技能优秀、综合型”的现代高素养人才。

基础共享,是指为专业群中的各公共课与专业课创建共享平台,聚集知识的基础性与专业基础技能,为高职学生后期专业核心课程与选修课程学习夯实基础,从而实现基础共享。主干分明,是指结合专业群不同专业方向涉足的有关技术产业,创建相应的专业主干课程以及综合实训课程[5]。同时,根据课程内容和职业岗位相对应原则,以岗位项目具体实施为依托开发课程,从而制定以岗位项目实施过程作为导向的高职专业主干课程体系。

3.专业群内资源共享、互为依托

第一,教学资源共享。构建专业群,需要搭建内容丰富、形式各样的交互共享性教学资源平台。而资源平台的构建,不仅要求硬件设备具有先进性,还需要兼具专业跨平台性。最为关键的是,开发与积累教学资源,可以深化教学、科研工作中资源库的价值与作用。因此,基于专业群下各科专业教师需要优化与更新教学形式,贯彻“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树立“以培育学生职业技能”作为基本教学目标,构建“以实践教学与职业技能培育”作为根基的教学思路,优化、创新教学内容及方法,不断的搜集与积累高质量教学资源。由此可以为教师提供更为丰富的教学资源,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第二,师资队伍互补协同建设。基于“学院——系部——教研室”的组织管理结构前提下,考虑到专业群项目师资队伍建设,应该把专业相关的教师集中起来,然后教师结合教学任务所配置的各个项目,对专业结构实现科学优化与合理配置,将对专业组进行垂直管理,并分配相应的项目资金和项目实施资金[6]。这种管理不仅可以从纵向上加强管理,而且可以从横向上发挥合作组织的作用。这有利于整个专业团队围绕行业的组织设计的协同思维,提高团队内不同专业之间的合作能力。专业团队组织的项目团队应是一个具有合理结构和互补能力的核心梯队,并根据专业群体结构灵活调整。为了提高专业组教师的适应性,鼓励专业教师在多个专业团体中进行跨学科课程教学,鼓励教师参与各种高级研究。第三,构建“三平台”形式的共享实训基地。“三平台”是指根据专业群中的通识课构建基础性实训平台、根据不同专业的主干课程构建核心技术能力实训平台、根据拓展技术能力构建综合型实训平台。搭建“三平台”形式的共享实训基地,有利于专业群内各个专业实现实训资源的共享。高职院校应该结合专业群对应的产业岗位链,实现专业群内实训基地的新规划,对实践教学资源加以优化、整合以及重新配置。结合专业群内各个专业通用能力创建平台实训基地,结合各个专业核心能力需求创建专业岗位实训基地。关于实训项目的训练,应该侧重于产业链对应的职业技术岗位,彰显实训教学的实用性与开放性以及专业性[7]。此外,选择当地社会声誉好、办厂规模大、实力比较深厚的大中型企业共同建设校外实训基地,引导与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实践,深入了解岗位工作要求与流程。培训平台不仅是专业组的专业人才培养基地,也是学校新员工岗前培训、技术培训基地、技术开发应用和推广基地的基础。崛起合作企业。它已经成为一个多功能的社会服务基地。

总结:

总而言之,高职院校唯有与区域产业经济发展大潮相融,才能实现双赢,乃至多赢的目的,而广东地方高职也是如此。基于此,高职院校专业群建设应该与地方产业相对接,尤其是要和当地重点产业对接,由此就需要对市场进行调研,然后结合市场信息构建高职院校专业群,通过政企校深度合作,搭建共享、主干分明的课程体系,以及建立共享的实训基地等,为社会培育综合型技术人才,同时带动地方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杨继秀.高职院校产业链视域下现代农业技术与服务专业群发展机制建设研究——以怀化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中国市场,2016(37):56-58.

[2]曾全胜.基于协同创新理念的航空机电设备维修专业群内涵建设研究——以长沙航空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机械职业教育,2017(03):24-26.

[3]汪岚,汤仪平.“平台共享,方向分流,拓展互选”的课程体系构建——以黎明职业大学智能制造专业群为例[J].黎明职业大学学报,2017(02):64-68.

[4]沈发治.高职重点专业群建设的探索与实践——以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石油化工技术省级重点专业群建设为例[J].职业时空,2014,10(03):33-36+39.

[5]王汉荣.高职重点专业群“平台+模块”课程体系构建与实践——以沙洲职业工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群为例[J].沙洲职业工学院学报,2014,17(03):36-39.

[6]薛迎春,温贻芳.高职院校制造类专业群服务能力提升策略研究——以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群为例[J].南通航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14(03):90-93.

[7]宫文峰,张美玲,胡泽民,莫秋云,黄美发.基于区域产业链和就业驱动的应用型本科专业群构建探索研究——以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北海校区机械工程专业群为例[J].高教学刊,2016(20):10-12.

作者简介:

1.刘兴建,男(1979.7—),汉族,籍贯:四川成都,硕士,讲师,研究方向:软件工程,高校教育改革;

2.唐新宇,女(1981.1-),侗族,湖南怀化人,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大数据分析,计算机应用。

猜你喜欢
实训岗位院校
依托互联网实施商务英语函电实训教学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提前批部分院校在晋招生录取统计表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液压课程开放式虚实结合实训教学体系的构建研究
提升中职机械专业钳工实训教学有效性的几点尝试
浅析职业院校实训中心管理机构设置
走进“90后”岗位能手
我为什么不能享受事业单位八级岗位退休待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