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广茂,招飞改革那些事

2018-08-22 03:28龚新叶
环球人物 2018年16期
关键词:自主权空军飞行员

龚新叶

他建议把招飞自主权从省军区收归空军,提高飞行员的文化素质

今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提到它,人们想到的往往是经济发展。事实上,自那以后,我军的现代化建设步伐也明显加快。这一点,曾为空军大校的丁广茂深有体会。

1987年之前,中国空军招收飞行员的任务还是由各地军区直接负责,中央军委拨款。这笔钱从国家财政直接划拨出去,空军总部得不到这笔经费,作为用人单位,却只能参与配合军区招生,自己没有把关的权力。在这种体制下,各军区直接找当地医生来体检,会出现两个很严重的问题:一是当地医生对飞行员的体质要求不专业;二是把关不严,很多熟人找医生走后门。这些国家花了很大代价招来的学生,分散到各个航空学校去训练,但是最后培养成合格飞行员的却很少。

在空军总部工作了十多年的丁广茂,作为空军军务部原副部长,从军校部到军训部,再到军务部,可以说对飞行员的管理情况了如指掌,他告诉《环球人物》记者:“当时招收的学员,全面素质普遍较低,停飞的飞行员特别多,甚至占到新招收学员的80%。”从那时起,丁广茂就走上了中国空军招飞的改革之路。

1985年6月,中央军委主席邓小平宣布:中国政府决定,人民解放军减少员额100万,旨在减少军队员额,提高军队素质。丁广茂非常重视飞行员的全面素质,他发现,原有的招收体制有弊端。“有些身体素质不行的飞行员,靠关系上了航校,认为即便随后被淘汰也无所谓,他已经是飞行员了,待遇是按照飞行员来给的。”丁广茂对记者说,“有的人就没冲飞行员去,是冲待遇去的!”

这个问题,不止丁广茂一个人看到,但没人提出来。当时“文革”刚结束不久,人们对各种复杂的关系和斗争心有余悸,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可丁广茂是个犟脾气,看到问题一定要弄个清楚:“这样下去,空军哪有战斗力?军队失去战斗力,则国将不国。这不是一个得罪人的问题,它关系到国家的安全。”于是,他开始了“侦察”工作。

经过调研,丁广茂发现,由于空军没有自主招生权,他们给各军区提的专业意见也没人听。“有些学校一年要检测几万人,能招到一个合格的飞行学员就很不错了,很多学校一个合格的都招不到。本来招生要求报名者高中毕业、考试及格就可以,但是到航校一复查,发现很多成绩不真实,不少学员考试不及格,甚至有人打零分,淘汰率自然就高,这造成了很大的财力物力的消耗和浪费。”丁广茂痛心疾首地说,“所以问题产生的重要原因,是空军在招收飞行员上没有自主权。”

空军是用人单位却没有决定权,招生自主权在省军区,这让生源质量无法保证。丁广茂意识到,要解决这个弊端,必须改革飞行员的招收制度,空军一定要掌握招生的自主权,不能依赖军区,要从源头上把好关。于是丁广茂鼓足勇气,向空军总部做了汇报,并率先提出改革空军飞行员招生制度的建议。内容主要包括四點:一是空军要争取招生工作的主动权,要参与飞行员的招生工作,对招飞进行严格把关;二是飞行员的招收要纳入全国高等院校招生系列,从高校里面招,确保学员文化素质;三是成立空军自己的招飞机构,每个军区都要成立招飞(局)办,直接办理招飞业务;四是招生工作由国家财政拨款,专款专用。这份报告,得到时任解放军总参谋长迟浩田和空军司令王海的支持,呈报到了中央军委和国务院。

1987年,国务院和中央军委正式下文,批准招飞试点改革,由空军成立招飞办公室,丁广茂任空军招飞中心主任。招飞体系虽然建立起来,但执行阻力却很大,这背后的艰辛只有丁广茂知道。“改革触动了一些人的既得利益,有来说情的,有来拉关系的,也有使用各种招数明里暗里拆台作对的。”他回忆道,“说我搞改革是为了出风头,自己捞好处;还有人向上级打小报告,向我施压。”

有一次,一位领导找到丁广茂,对他说:“现在你们的招飞办公室经费不少,可不可以盘活一下?”暗示他可以搞点投资。招飞经费是财政拨款,专款专用,丁广茂当然不同意,但对方的职位比他高,他不好拒绝,便说:“我打个报告,你签个字,如果上级同意就行。”这个领导只好作罢。后来在空军内部的一次会议上,谈到招飞改革时,又出现针对改革的责难:“招飞工作一年只要两个月就完成了。”意思是剩下的10个月招飞办都闲着,直接把矛头指向丁广茂。丁广茂见他歪曲事实,当场反驳:“原来军务部是平均16个工作人员招来一名飞行员,现在招飞办平均1个人招进6名飞行员。这么大面积的人员挑选,工作量非常大,是不可能在两个月内完成的。”然后详细讲了每个月的工作任务,有理有据,让在场的人感到心悦诚服。

有个朋友很欣赏丁广茂的为人,对他说,有些事不要太认真,因为关系错综复杂,有些事是个人很难改变得了的。做好了集体受益,弄不好个人遭殃。经过“文革”,许多人都被斗争整怕了,失去了对工作的热情,更多地学会明哲保身。丁广茂何尝不知道这些?但他相信党,相信人民军队,相信只要自己一心为公,就身正不怕影子斜。

1986年到1988年,招飞改革连续试行3年,收到了很好的效果。招收进来的飞行学员不但成才率高,而且整体素质有了明显提高,这是新中国空军发展史上的重要成果之一。当时,《解放军报》等各大媒体都对招飞改革做了详细报道。

在改革的过程中,丁广茂因为奔赴各地督促招飞,十分疲劳,同时又承受了很大的压力,有时候弄得焦头烂额。有一天,他突然感到不适,去医院一检查,发现心脏漏跳,居然一分钟达到16次。为了招飞改革,丁广茂差点把命都搭了进去。

1988年7月1日,中国人民解放军恢复了废除22年的军衔制,时年49岁的丁广茂被授予大校军衔,成为当时空军军务部唯一被受衔的大校。

猜你喜欢
自主权空军飞行员
爱上阅读
岁末话“空军”
开飞机打盹?英提议对飞行员“疲劳检测”
飞行员的酷装备
浅析高校扩大院系自主权后的院系管理
奥尔夫教学法在儿童音乐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从《2012年越南高等教育法》解析越南高校自主权的法律性质
幽默的美军飞行员手册
空军八一飞行表演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