谨防自拍成瘾症

2018-08-22 11:19李忠东
检察风云 2018年13期
关键词:小指夏洛特鲍曼

李忠东

时至今日,自拍越来越流行。朋友聚会,来张自拍。在家无聊,来张自拍。买了新衣服,来张自拍。在朋友圈里晒自拍,成为很多年轻人爱干的事。自拍的步骤可不简单,首先要打扮一番,找好眉梢斜上方45度的最佳角度,利用窗子或者镜子反射的最理想光线,构思一个完美的姿势,然后按下拍摄键。接下来是包括滤镜、调色、磨皮和修图等在内的一系列过桯,完成后上传到社交网络,等待新旧网友们的点赞。许多人以为,自拍是为了自己高兴,能够吸引注意力,也能增强自信,增加与周围环境的交流。有些人通过自拍找到自信,自拍可能是宣泄他们情绪和压力的一个通道,适度的“自恋”应该没有问题。

英国心理学家戴维·维尔博士表示,自拍是数码时代的自画像,本身无可厚非。和很多兴趣爱好一样,热爱自拍是一种正常的心理状态。喜欢自己欣赏自己是好的,每个人都渴望得到别人的尊重与认可。但关键在于每个人的迫切程度不同,自我控制能力各异。任何事情都不能过度甚至达到病态,以至于影响正常的工作和生活。如果成瘾了,就是一种心理障碍的表现。

自拍常引发自我放纵或对寻求关注的心理依赖,导致自恋或极端自卑。自拍成瘾的人通常自尊心比较低,迫切想要吸引别人注意,试图通过照片来提高自己在社交中的存在感。患者轻则身体上会出现“自拍肘”病(一种因过度自拍引发的骨科病),精神上失去自我,重则还可能导致轻生。维尔博士说,自从拍照手机流行后,他接待的三分之二的畸形恐惧症患者中,均有自拍并把照片发到社交媒体的强迫症。

美国心理学博士帕梅拉·拉特利奇撰文称,从心理分析的角度可以把爱自拍者分为三种类型。一是内秀型,这些人爱自拍,但却不愿别人来分享这些照片。他们懂得挖掘自身的优点,同时懂得自我欣赏。二是外向型,这些人自拍往往是为了能在他人面前表现自己最美丽或者最帅气的地方。他们注意自身的外貌,自我意识强烈,希望能受他人崇拜或者吸引他人目光。三是病态型,这些人往往标新立异,病态地去追求自拍。只要能引起他人的目光,就去大胆自拍,无论评价好坏,一如既往。

美国精神病学协会指出,自拍成瘾症表现为沉迷自拍而且频繁在社交网络上晒照片。根据自拍上瘾的程度,该协会将其划分成为边缘、急性和慢性三种形式。其中每天至少拍三张但并不上传社交媒体的人属于边缘型患者,每天至少上传三张自拍照的人为急性型患者,至少上传六张的人是慢性自拍上瘾者。

损害健康代价大

自拍成瘾是最近几年来与高科技相关的心理疾病,其他方面的还有“无手机恐惧症”(手机不在身边就害怕)、“烦扰科技症”(高科技每天带来的经常性干扰)和“上网自我诊断症”(在网上搜索了病症之后感觉自己也病了)等。统计表明,全球每个星期有超过1700万张自拍照上传到社交媒体。自拍爱好者在名人效应的影响下,不断探索着将自己拍得更美的新方法,然而过度自拍也会损害健康。

丹尼·鲍曼是一名19岁的英国青年,4年前开始在社交网络上发表自拍照。在被人批评鼻子太大或者皮肤不好时,他会反复寻找更好的角度拍照,以掩盖瑕疵,获得别人认可。在得到赞美后常常兴奋好半天,甚至想要成为专业模特。然而模特公司告之说,他的体型和皮肤都不适合。鲍曼为此感到抑郁,当晚回到家后对着镜子自拍,不知不觉一晚上拍了80多张。他每堂课都要从教室溜走三次,躲在厕所自拍,焦虑地想要知道自己当下的样子。自拍上瘾后,曾经的乖孩子不断迟到、早退、逃课,成了校长办公室的常客。为了更上镜,鲍曼开始疯狂减肥,使得在精神疾病诊所当护士的母亲深感担忧。2012年的一天,他拍了200多张,但怎么看都挑不出喜欢的。绝望的孩子无法承受,拿起药片试图自杀,幸亏母亲及时发现,被抢救了回来。

鲍曼成为英国第一例自拍上瘾患者,目前正在接受治疗,努力回归正常生活。精神科医生戴维·维尔指出,他的情况比较极端,不停地尝试拍出完美的照片,为此失去了朋友、学业和健康,一旦意识到做不到时就想死。“我唯一在意的就是将手机带在身边,以便随时自拍。人们发布照片时,意识不到自拍会很快失去控制,变成一种‘获得别人认可的任务。”鲍曼强调道,“与毒品、酒精和赌博一样,自拍上瘾是真正的麻烦,能摧毁任何人,希望没有人走上我这条路。”

鲍曼并不是唯一因自拍而迷失的人,23岁的英国助理舞台经理夏洛特为此失去的是爱情。2012年,她将新买的iPhone 4设置好之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自拍,然后发到社交网络上。从此以后,她在家里、地铁甚至葬礼上随时随地自拍。即使有人用奇怪的眼神看自己,她也全然不顾。夏洛特每天自拍200多张照片,明知上瘾的代价很大,但控制不了自己。

因为经常沉迷自拍,2014年夏洛特交往五個月的男友提出了分手。此后的几任男友几周内就会发现她自拍上瘾,要求她停止自拍,但终究无效只好“拜拜”。夏洛特承认,自己的生活无法同时容纳爱情和自拍,自拍是第一位的。“令我上瘾的其实不是拍照,而是人们的点赞。照片被点赞带来的兴奋就像吸毒一样,我完全陷进去了。如果发布的照片15分钟内无人夸赞,我就会惊慌失措地不停查看手机,直到点赞源源不断地增加才能长出一口气,我就是喜欢人们说我很漂亮。”她实话实说,“我知道自己需要治疗,但迟迟不肯行动,因为忍受不了手机离身。”

美国全国广播公司著名节目主持人欧塔·克布因为肘部疼痛去看病,惊讶地得知自己可能患上了“自拍肘”病。医生建议她用冰敷,并且进行特定的练习,来缓解酸痛。自拍时手臂上扬,扭曲成奇怪的角度。20张、30张、40张……不停地按快门,引起肘部附近肌肉异常。轻微的撕裂会引发炎症和疼痛,即使痊愈也会留下后遗症,哪怕是微小的压力也可能激发肘部疼痛。因为肌肉的力量已经被永久性削弱了,结果导致恶性循环和严重的功能丧失。自拍还会悄无声息地损害皮肤,经常将皮肤暴露在闪光灯下,会加快皮肤老化和皱纹生长。仅观察自拍者的面部,医生就能看出患者习惯用哪只手操作手机。手机屏幕的蓝光对皮肤也有伤害,电磁辐射还会破坏皮肤的自我修复,催生皱纹。心理学家建议将自拍控制在合理频率内,避免发生身体上的和心理上的病变。最好两只手交替自拍,以避免持续伤害一侧手臂。更好的办法是用自拍杆,分担上肢肌肉的压力。

在“自拍肘”病之前流行的是“智能手机小指”疾病,举着手机必须弯曲小指,时间久了,有些人即使放下手机小指也无法伸直。这是手机的重量压迫小指第一、第二关节引起的,短期内会使小指和拇指附近的韧带拉长,从长期来看持续几十年的手指过度使用会导致软骨关节退化、骨关节炎,进而令手指变形。

经常警惕早防范

英国诺丁汉特伦特大学和印度蒂亚加拉贾管理学院的研究人员最近在《国际心理健康与成瘾杂志》上发表文章,归纳出6种令人沉迷自拍的因素,其中包括改善现况、提升在社交圈子的地位、争取注意、改善情绪、建立自信和朋辈压力。他们招募625名大学生志愿者,收集相关数据,制定出一份“自我行为量表”,共20项:1.自拍令我心情良好,并能更享受周围环境;2.分享自拍能造成我和朋友同事之间的良性竞争;3.通过在社交媒体分享自拍,能令我获得更多关注;4.自拍令我减轻压力;5.当我自拍时,能感到自信;6.在社交媒体分享自拍,能让我在朋辈中获得更多认同;7.我可以透过自拍表达自我;8.自拍有助提高我的社会地位;9.当我在社交媒体分享自拍,我感到更受欢迎;10.多点自拍能改善我的情绪,让我感到快乐;11.自拍能令我的自我形象更正面;12.自拍能令我在朋友圈子中成为更重要的成员;13.自拍能提供美好的回忆;14.我经常贴出自拍,来获取更多点赞和留言;15.贴出自拍后,我希望朋友会点赞我;16.自拍能够立即改善我的情绪;17.私底下欣赏自拍照能令我增加自信;18.如果我不自拍的话,会感到跟朋辈有距离;19.我将自拍照视为将来回忆的凭据;20.我会编辑自拍来使自己比其他人好看。

在评估时,以1~5分来表示对每条的同意程度,其中1分表示非常不同意,5分表示非常同意。最终得分在1~33分之间的属于濒临自拍成瘾的边缘,34~67分的属于急性自拍成瘾,68~100分的属于慢性自拍成瘾。

研究人员以印度大学225位学生参与者为对象,利用“自我行为量表”来评估病情。结果显示,研究对象中属于边缘、急性和慢性自拍成瘾的分别为34% 、40.5%和25.5%;患上自拍成癮的男性为57.5%,女性42.5%;最高危的组别是16~20岁;每天拍摄超过8张自拍照的参与者占9%,在社交媒体上分享其中至少3张自拍照的为25%。

“就像网瘾一样,自拍成瘾的概念最初也被认为是吓唬人的。包括我们这项研究在内的近期一些研究,通过实证验证了自拍成瘾的存在。”主持该项研究的诺丁汉特伦特大学心理学系教授马克·格里菲思展望道:“希望未来对自拍成瘾会有更加深入的研究,说明人们为什么会有这种潜在的强迫症行为,然后怎么才能帮助这些强迫症已经很严重的人。”

编辑:郑宾 393758162@qq.com

猜你喜欢
小指夏洛特鲍曼
降落伞(翻绳)
夏洛特烦恼
2014-2017年我院鲍曼不动杆菌分布及ICU内鲍曼不动杆菌耐药性分析
旋转手指操
雨林游记
《傲慢与偏见》中的夏洛特·卢卡斯新解
咬小指缓解心悸
论夏洛特·伦诺克斯《女吉诃德》中的“逃离”意象
噬菌体治疗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的综述
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的治疗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