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PPP模式下的项目融资研究

2018-08-22 05:11李琳琳
财会学习 2018年19期
关键词:融资渠道PPP模式风险控制

李琳琳

摘要: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投资金额大,在传统模式下主要依靠政府财政资金投入。随着城镇人口的增加和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民对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的需求不断提高,导致政府财政资金负担沉重。为破解融资瓶颈,各级政府开始积极探索PPP运作模式,拓展融资渠道以确保项目建设正常运行。本文首先对PPP项目投融资方式、运作模式进行了解析,然后结合该模式下的融资渠道和困境,对PPP融资风险控制提出建议。

关键词:PPP模式;融资渠道;风险控制

基础设施建设在促进内部消费的同时,也为城市主体设施的正常运行提供了保证,促进了城市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而PPP作为一种新型融资模式,积极拓宽融资渠道,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到公共基础设施建设运营中,对缓解财政压力,保障项目建设资金和提高工程质量,创建公平竞争环境具有重要意义,是加快城镇化建设步伐的必然趋势。

一、PPP模式简介

PPP项目主要是指政府为完善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建设,通过公开招投标的方式进行政府采购,与中标社会资本方进行合作,共同出资成立SPV项目公司,签订特许经营协议,然后由SPV公司完成项目建设期的融资,负责项目建设及运营,双方按照合作机制共担风险、共享收益。其合作方式包括特许经营、股权合作、购买服务等多种方式。目前PPP融资模式在我国还处于探索阶段,各项制度保障措施尚不够完善,在其发展过程中需要借鉴国外先进理念,不断改进和完善。

二、PPP融资困境

(一)融资渠道可选择空间小,实际可操作性差

PPP项目融资按照资金取得方式主要包括股權融资、债权融资。股权融资主要通过发行股票筹集资金,可实现投资风险的分担,但筹资成本较昂贵,且股票发行程序复杂,受限较多,需要委托专业机构进行操作。债权融资主要包括银行贷款等。目前PPP项目最常见的债权融资方式就是银行贷款,资金来源单一,通常银行贷款期限短,难以提供充足中长期贷款,导致无法满足建设经营期资金需求,保障项目建设的持续稳定运行。非银行金融机构贷款主要包括保险、养老金机构、基金管理机构等对PPP项目的贷款,但是,由于PPP模式在我国尚处于探索阶段,通过国际贷款组织以及基金管理公司等进行项目融资,对PPP项目审查严格,资金引进缺乏有效的政策法律支持,导致融资渠道并不通畅,实际可操作性差,使我国大多数PPP项目融资方式主要集中于银行贷款,可选择空间小。

(二)银行信贷准入门槛高,监管严格

根据财政部印发的通知称,严格新PPP项目入库标准,并集中清理已入库项目。同时,国资委也加强央企对PPP项目投资监管。PPP项目融资主要依靠项目载体SPV公司,作为在建工程,PPP项目无法提供足够的固定资产抵押,而社会资本方和政府也无法提供全额担保,银行对项目贷款只能有限追索。银行从自身利益出发,为避免信贷风险,收紧PPP信贷,提高准入门槛。对PPP项目信贷的审核包括项目所在区域、还款资金来源、现金流稳定情况以及项目收益回报机制。银行信贷更偏重于资金实力雄厚、信用等级高、施工水平高、管理制度完善的央企和部分国企。

(三)社会资本方融资风险负担重,政府支持不够

PPP项目周期长,资金需求大,在不同的建设经营阶段资金需求比例不同,导致融资风险复杂多变,建立完善的风险分担机制是项目成功的基础。社会资本方主要承担商业风险,而政府投资方主要承担政治和法律风险。而PPP项目融资风险主要包括资金获得、银行信用、利率、汇率、再融资风险等。社会资本方更熟悉资本市场运作规律和银行信贷政策,因此资金获得风险、再融资风险一般由其来承担,银行信用风险按照行业惯例也由社会资本方承担。而作为政府部门在融资过程中,应充分发挥协调作用,积极寻找当地金融机构进行资金支持,并以政府补贴等方式对利率、通货膨胀风险进行适当分担,减轻社会资本方融资风险负担,以吸引更多社会资本参与PPP项目,保证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四)融资成本大,周期内不可控因素多

我国PPP项目主要依靠银行借贷进行融资,随着银行信贷能力的下降以及监管力度的提升,融资渠道的单一性导致融资成本可议性差,而过高的融资成本无法保证长期资金供给,直接影响到项目可行性和投资收益,对项目成败起关键性作用。由于PPP项目大多是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生命周期内小到材料价格上涨、大到项目施工技艺变革、国内外政治经济环境发生变化等不可控因素多,导致投资回报率低。社会资本方融资成本过高会导致运营压力过大,引发债务危机,在经营期再融资资金获得能力不足。如果能够保证PPP项目融资渠道的多样化及竞争性,融资报价可议性大,有利于降低金融机构融资成本,实现更高的投资回报率。所以现实中PPP项目需要从传统银行贷款融资方式中跳出来,积极探索新型融资方式,为项目的可持续发展提供长期资金保障。

三、PPP融资控制建议

(一)政府政策支持,发挥职能优势,进行信贷协调

在PPP模式下,政府从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的主导者变成发起方、合作者并对项目进展进行监督。项目前期政府部门要对PPP项目进行梳理,在承受范围内制定相应配套措施,适度让利社会资本方,减轻其融资负担,保证项目信息透明,为银行等融资机构提供多元选择。另外政府部门作为参与者,要充分发挥职能优势,创建清晰的政府监管标准和科学的补贴政策,提升项目自身盈利能力,推动与PPP相适应的体制机制创新和配套改革,积极协调当地国开行和农发行等,为SPV公司建立初期顺利实现融资提供政策性支持并降低融资成本。

(二)社会资本方提高管理能力,增强企业授信度

对于社会资本方来说,要使PPP项目成功实施,全生命周期保证PPP项目资金供给匹配,必须不断提高企业运营管理能力,让金融机构看到企业广阔发展前景,增强企业取得授信的能力。PPP项目一般都对社会资本方的退出时间作出限制,社会资本方应充分认识“收益共享、风险共担”的核心要义,全面参与PPP项目,致力于运营管理能力的提升,与金融机构进行合理的收益与风险分配,增强PPP项目对金融机构的吸引力。

(三)金融机构加快改革创新,适应项目融资新模式

传统的项目融资主要依赖主体信用,特别是政府信用担保,随着PPP模式的发展,未来金融机构贷款要转向项目信用,对项目评价应回归项目本身,及时进行业务创新,开发PPP基金等新型金融工具以保障PPP项目的中长期融资需求。加强对相关合同的审核,并且着重于项目建设风险、运营风险、现金流风险的分析评估,要设立专人跟踪了解社会资本方的财务状况,评估项目完工、技术、运营风险。尽可能在项目谈判阶段提前介入,签订三方融资协议,构建信用体系,建立利益保障机制,对政府和社会资本方履约行为产生约束,保障金融机构的合法权益。

(四)拓宽融资渠道,鼓励各类金融机构、担保机构参与投资

PPP项目融资关系到项目整体的成败,所以在项目推进过程中,应拓宽融资渠道,多措并举解决融资难题。金融机构对PPP项目的评估判断决定了项目的融资规模,因此监管部门应引导金融机构正确辨别评估项目风险,地方政府应加大融资担保、贷款贴息等扶持力度,鼓励各類金融机构加大对PPP项目融资。积极探索基金、券商等直接融资渠道,鼓励社保和保险机构,创新运用债权投资计划、股权投资计划、项目资产支持计划等多种方式,参与PPP项目融资。政府机构还应引导、支持商业担保和再担保机构等中间机构,拓展风险管理和融资增信业务,提高PPP项目融资可得性。积极引入优势互补、协同度高的其他非金融投资方,吸引资金较为充裕的大型保险公司、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基金投资公司等参与投资,加大项目资本金和建设资金的投入。

四、结论

PPP融资模式是国家在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领域开发建设方面开创的新路径。通过这一模式,能实现政府和社会资本优势的有效结合,提高公共服务的质量和效率,进一步推动政府融资体制改革,为国家创新和工程建设投融资领域注入新动力。所以积极引入各类金融机构和非金融机构,拓宽融资渠道,多方解决融资难题,保证项目中长期资金来源,是PPP项目取得成功和推动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关键。

参考文献:

[1]杨雪琴,刘敏.PPP项目融资风险的影响因素及对策[J].商业经济研究,2016(18).

[2]袁龙灿.新常态下高速公路建设项目PPP融资模式分析[J].交通财会,2017(03).

[3]邓源,罗玮.PPP模式下建筑企业经营特点与融资风险分析[J].西部财会,2017(06).

猜你喜欢
融资渠道PPP模式风险控制
中小企业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现阶段我国中小企业融资渠道分析与对策研究
论述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原因和对策
浅谈兰州市基础设施建设引入PPP模式的紧迫性和可行性
PPP模式在我国基础设施建设中的应用研究
论增强企业经营管理的风险意识
医院财务管理风险及改进措施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