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土地流转对农业经济的影响

2018-08-22 19:31侯钦鹏
科学与财富 2018年21期
关键词:农业现代化土地流转农业经济

侯钦鹏

摘要: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其重要性不言而喻。随着现代化技术的发展,农业改革势在必行,这也是加快我国农业发展的根本所在。合理的土地流转是加速农业规模化、现代化生产最有效的方式。本文分析了土地流转的现状,总结了当前土地流转中存在的问题,研究了土地流转对农业经济发展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个人对促进农村土地流转和农业规模化经营的建议。

关键词:土地流转;农业现代化;农业经济

引言

农业生产是保证国家粮食安全,维护社会稳定的重中之重。民以食为天,食以地为本,任何与土地相关的政策都会直接影响到农业生产的方式、产量和积极性,历史上每一次政策调整都是以农业生产效率和积极性为中心展开的。新时期农业改革的核心是农村土地流转,这也是实现土地资源优化配置、提高生产率及保障农民利益的必要手段,因此,探究农村土地流转对农业经济的影响是极具社会意义的。

一、农村土地流转的现状及特点

(1)方式多样

改革开放后,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在农村开始推行私人承包经营制,农户可以保留承包权只把土地的使用权转给其他农户或与农业有关的经济组织,即土地流转。土地流转的方式有多种,如转让、出租、互换和股份合作制等,其中最常见的就是转让,这是由于农业收入与城市工资收入差距较大,很多农民都进城做农民工,农村闲置的土地越来越多,为了不让土地荒废,他们就将土地使用权以现金或实物的形式转让给他人;但在一些土地分散的地区,农民们会相互进行交换,这样便于集中种植和管理,其他的流转形式也大多建立在以上两种方式的基础上。

(2)数量逐年增加

据相关数据显示,随着政府对土地流转的扶持,土地流转的增加量愈加明显,每年均可保持1%的增长点,且土地质量好的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流转比例分别高于华北和东北地区12%和14%,由此可见,相对宽松的政策支持是土地流转量逐年攀升的重要因素。

(3)市场发展迟缓

现阶段我国土地流转市场发展比较缓慢,这就导致流转规模受限,效率低下,原因如下:①缺乏流转交易媒介。平台的缺乏使农户彼此之间的沟通受阻,信息的不对称致使转让者和承包者无法在第一时间匹配,这间接增加了土地流转的成本和交易费用。②缺乏流转中介服务。我国农户的文化水平普遍偏低,流转过程缺乏专业化和规范化,个人主观意识较强,无法评估出土地真正的价值。③规模范围受限。由于单个农户流转规模范围的限制和流转的随意性,土地的整体分割和协调性难以实现,这就直接限制了土地的规模化收益。

二、现阶段我国农村土地流转存在的主要问题

(1)流转方式单一,土地优化配置受阻

农村土地流转多是因农户个体的需求自发进行的,流转对象也大多为农户,规模较小,在流转过程中没有相应组织或中介的参与和引导。农户们为降低损失,一般会以委托经营或直接转包的方式进行流转,这中间基本都是口头约定,过程也较为简单。这种单一的方式难以达到农业生产效率的提升,个人意愿也很难契合市场的需求,无法达到优化土地资源配置的目的。

(2)流转期限短限制了生产性投资,降低土地收益

目前我国农业收成多半依赖于天气状况,由于对租金和未来产量的不确定性,农户们一般不愿长期出租土地,规模小、期限短的承包模式限制了农户对土地的生产性投资。承包人希望能够长期承包经营,但由于租期太短,若进行生产性投资则难以在短期内实现收益,相反,为了在承包期内快速获利,他们往往会对土地过度使用,甚至损伤根本,这样不仅降低了土地的收益,还会使土地质量迅速下降。

(3)分散的流转方式限制了农业现代化的规模

目前国内农村土地流转的主要方式還限于农户个体之间的小规模流转,且这种方式在众多流转形式中的占比达到了百分之八十,流转对象也仅限于亲朋好友或同村人,这与农业的规模化生产背道而驰。

三、农村土地流转对现代农业经济发展的影响

(1)拓宽农民收入渠道

在传统的观念中,农民只能在务农和进城务工两者中选其一,不能同时兼顾,收入来源也只能是其中一项,这种地区限制和生产隔离限制了农民的收入渠道,不可避免的就会出现农民为进城务工而荒废土地的现象,这与农业的规模化经营理念相悖。土地流转则有效解决了这一难题,农民可以在进城务工获得稳定薪金的同时获取土地租金,这样既使农民的收入增加,又多了一项收入来源。

(2)促使劳动力向非农生产转移

土地流转将农民与农活剥离开来,让农民可以全身心投入到工业化生产中去,在获取土地出租金的同时又能获得更高的劳务酬金,这样既实现了土地的原有价值,又提高了土地的使用率,为农民向非农生产转移解决了后顾之忧。

(3)增强土地规模化的收益

随着政策的开放和引导,土地流转成效显著,流转数量和速度都在快速上升,在市场价格的协调作用下,农业土地的价值逐步被充分发掘,资源利用率也不断提高。土地流转带来的收益一方面提高了农民的热情,另一方面又促使分散土地的集中化和规模化,使农作物实现大规模的种植,逐步走向农业产业化、规模化之路。

四、对农村土地流转及现代农业发展的建议

(1)消除土地细碎化

农村目前的作物种植都是农户个体的自由选择,基本都是条块化种植,整体经营较为分散,这种细碎化的模式限制了土地流转的收益。在土地流转政策的大力推行下,各地区需根据当地实际情况来突破这种细碎化限制,可设立专门的财政基金,或成立相应的政府专业小组对各乡镇的土地进行整合,消除因细碎化而增加的生产成本,加快土地流转速度和规模的双向进程,提升农业生产的规模化收益。

(2)消除土地社保功能,增加农民就业渠道

农村与城市的社保体系有较大差异,这也阻碍了土地流转的规模,因此,各地政府应在国家政策的大前提下因地制宜,推出与土地流转相吻合的社保制度,如用土地换社保,建立起与农业经济和社会发展相适应的保障制度,消除农业土地的社保功能,满足农户的真正需求。除此之外,当地政府可通过招商引资来引进与当地农产品契合的企业来完善土地流转,提高生产效率,增加农村劳动力的就业率,这样既拓宽了农民的就业渠道,同时农民的收入也有了保障。

(3)完善中介服务,规范土地流转机制

土地流转效益的低下主要由于没有与之匹配的中介机构和服务。完善的土地流转中介机构和服务应具备交易平台和中介组织,平台负责信息的搜集、整合,实现交易对接,中介组织则主要负责流转操作的规范和价格评估。各地政府可借助相关企业或乡镇机构设立这样的交易平台和中介组织,根据实际情况不断完善流转机制,提高乡镇自身的组织能力,从基层逐步推进农业现代化的发展。

五、结语

土地是农业生产不可或缺的主体,也是农民赖以生存的根本,加快土地流转是合理利用土地资源、提高农民生活水平的有效方式。土地流转可实现农业生产的集成化、规模化、绿色化,这也是发展现代农业,实现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前提。农村土地流转应因地制宜,重视农民的诉求,扎实、认真的稳步推进,切实维护农民群众的切身利益,让国家的惠农政策得以落实。

参考文献:

[1]孙华美.农村土地流转对农业经济的影响[J].农业经济,2017(02):26-27.

[2]冒佩华,徐骥.农地制度、土地经营权流转与农民收入增长[J].管理世界,2015(05):63-74+88.

[3]高丽梅.土地流转是发展现代农业经济的有效途径[J].农民致富之友,2015(10):26.

[4]刘兆征.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调研[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15(02):63-67.

猜你喜欢
农业现代化土地流转农业经济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机制研究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根据、障碍和对策
农村土地流转中地方政府职能的构建
农业现代化及其金融支持的国际经验
中国农村土地流转供需市场失衡问题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