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托专业优势,构建学生金融知识志愿服务实践育人新体系

2018-08-22 19:31刘艳彩
科学与财富 2018年21期
关键词:实践育人志愿服务高校

摘 要: 大学生志愿服务是高校实践育人、思想政治教育、构建和谐校园、和谐社会、实现学生理论学习与实践教育培养目标的长效机制。文章从大学生志愿服务现状着手,依托“辅导员名师工作室”平台以及金融专业优势,拓展志愿服务覆盖区域,丰富志愿服务对象范围,明确志愿服务发展目标,形成志愿服务育人合力,构建“金融知识志愿服务三进”实践育人新体系,对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动志愿服务事业健康持续发展,提高高校实践育人实效性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高校;专业优势;大学生;金融知识;志愿服务;实践育人

项目名称:安徽省教育厅创新行动计划骨干专业建设----《金融管理教学团队》,编号:S2016jxtd026。

2016年6月,中央宣传部、中央文明办、民政部等8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支持和发展志愿服务组织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明确提出到2020年,基本建成布局合理、管理规范、服务完善、充满活力的志愿服务组织体系。《意见》的出台,标志着我国志愿服务进入组织化、规范化、现代化发展的新阶段,对推动志愿服务事业健康持续发展影响深远。

一、大学生志愿服务现状及存在问题

大学生志愿服务受到国家、政府、社会和普通民众的高度重视与支持,我国的志愿服务是在长期开展“学雷锋,做好事”活动的发展和延续,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和重要意义。大学生积极参与到志愿服务活动中,对学生服务社会、锻炼能力、自我成长等都起到促进作用,但是大学生志愿服务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

(一)志愿服务与规范管理结合不紧密。部分大学生志愿服务处于自发状态,或者高校只负责联系,不负责后续管理,造成管理较为松散、志愿服务资金匮乏、志愿者培训不系统、指导不到位等问题,导致志愿服务活动无法长期有效开展。

(二)志愿服务与地方需求结合不紧密。高校人才培养应与服务地方相结合,走高校应用型、服务型人才培养模式,志愿服务要走真正切实的与社会结合,与地方结合,与行业结合,与产业结合的路子,充分发挥大学生便利性、灵活性、多样性优势,给学生提供一个展示自我、服务群众的平台。

(三)志愿服务与专业特色结合不紧密。大学生志愿服务的形式很多,如扶贫帮困、扶弱助残、敬老爱老、支教助学、保护环境等,志愿者缺乏自己所学专业知识的运用,如将志愿服务与学生专业优势相结合,不仅能全面提高志愿者的沟通能力、组织能力等综合素质,同时也能提高学生专业知识的实践操作能力。

(四)志愿服务与学生发展结合不紧密。很多志愿服务在服务内容结束后即结束,为了服务而服务,没有帮助学生总结提高,高校志愿服务组织者应帮助学生、指导学生在志愿服务过程中做到真正的蜕变。

二、金融知识志愿服务三进活动开展情况

多年来,A校大力推进大学生志愿者行动,牢固树立当代大学生的良好形象,发挥大学生的自身优势并不断总结提高,依托专业优势,借助辅导员名师工作室平台,打造出一批专业化志愿服务团队,形成了以金融知识为专业背景的志愿服务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的志愿服务活动规范化、专业化、常态化、长期化发展道路。

从该项目确立之日起,金融财会专业学生全部成为志愿者,接受专业教师的统一培训,接受辅导员老师的专业管理,做计划、做方案、做教案、一遍遍的练习,一遍遍的模拟,用专业的知识结合不同服务对象听的懂的语言做好充分准备工作。在社区,每月开展一期主题活动,学生们通过社区居民喜欢的小品、演讲、海报等方式进行金融知识的宣传。在学校,志愿者们与孩子们进行游戏、活动、答题、谜语、手工等方式交给孩子们认识货币、计算、记账、兑换、存储等等。在企业,志愿者们用课堂上所学的金融专业知识为企业服务,与企业人员交流,向专业学习,真正达到理论学习与实践运用。

A校金融知识三进志愿服务活动规范有序,不仅提升了学生的志愿服务认知,向外界展现了我校学生良好的形象,而且让学生学有所用,学用结合,提高了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

三、依托专业优势,构建学生金融知识志愿服务实践育人新体系

(一)建立一套志愿服务的工作机制

高校是推动大学生志愿服务健康持续发展的最大服务主体和阵地。提升学生志愿服务意识,参与志愿服务的志愿,树立高校良好形象,建立完善的大學生志愿服务工作机制,制定出相应的志愿者管理、选拔、培训、考核的规章制度,制定规范的工作方案、程序、对接模式,规范各项会议、交流会等平台,以志愿者服务手册和道德银行为载体,促进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的规范化管理。

(二)锻造一支志愿服务的专业团队

大学生志愿服务组织长期规范的发展,需要建立一支专业的志愿服务团队,实现供需有效衔接。在校大学生将规范化的制度纳入团队考核体系,指导教师专业化,团队化,在老师的指导下开展活动,团队成员固定化、有序化,再选拔服务志愿者时,将志愿者的要求、理念、素质、专业、精神全部宣传到位,在志愿者服务过程中给与培养、监督、考核,并在班级中、年级中形成传帮带的形式,让低年级学生提前介入、提前熟悉,团结一致,互相帮助,有形象、有名称、有品牌,有特色,打造出一支专业的服务团队。

(三)弘扬一种服务地方的志愿精神

丰富高校志愿服务活动形式,形成志愿服务进社区的持续性发展和服务地方发展相结合,了解地方受助对象的特点,有针对性的开展志愿服务,采用接地气的方法进行宣讲,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受助者宣传,保证志愿服务活动的有效性。

(四)依托一个严谨扎实的专业知识

志愿服务的专业化包括活动组织的专业化和志愿者专业知识的专业化。金融专业是以融通货币和货币资金的经济活动为研究对象,研究个人、机构、政府如何获取、支出以及管理资金以及其他金融资产的学科专业,内容涉及银行与证券、保险、货币市场、资本市场等内容,以专业为基础的志愿服务,充分和金融知识相结合,拓展志愿服务覆盖区域,丰富志愿服务对象范围,明确志愿服务发展目标,形成志愿服务育人合力,构建“金融知识志愿服务三进”实践育人新体系,不仅能全面提高志愿者的沟通能力、组织能力等综合素质,同时也能提高学生专业知识的实践操作能力,助金融专业学生成长成才。使志愿服务成为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良好平台。

(五)凝聚一股踏实勤奋的专业氛围

高校组织志愿服务活动应该是有组织有计划有合理安排的行为,学生们参加志愿服务工作,在活动前应该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包括此次活动的目的、要达到的目标,服务对象的特征,服务内容,服务流程、服务要求、服务需要的材料、设备,参加人员等等,准备完毕后由指导教师给与指导、完善。志愿服务活动过程中,志愿者应专业、热情、真诚,将专业知识充分运用到服务活动中,将“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者精神完美体现,将大学生的正能量传递给受助者。活动结束后,志愿者应将现场进行整理,并且要总结提高,为下一次的活动做准备。

高校组织开展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将专业知识加以运用,引导志愿者用专业化的能力开展服务工作,培养志愿者的专业化道德,增强志愿者的专业化技能,形成志愿者的专业化形象,提高志愿者的实践能力,以专业优势构建志愿服务新体系,树立具有专业特色的金融知识志愿服务品牌形象,推动大学生志愿服务健康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张科.高校青年志愿服务专业化研究[J]. 青年与共青团工作. 2001.

[2]张秀芬.专业技能的形成及其培养[J]. 石油教育. 2005(4).

[3]满涛.高职院校专业化青年志愿者服务研究——以武汉商业服务学院为例. 群文天地. 2012(08).

作者简介:刘艳彩,女,1982-2,安徽合肥,安徽国际商务职业学院财会金融系,讲师/政工师。

猜你喜欢
实践育人志愿服务高校
基于实践育人理念的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路径探究
共青团在地方高校第二课堂建设中的作用分析
基于协同发展理论的大学生志愿服务可持续化社会支持系统研究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阈下的大学生志愿服务
志愿服务与“互联网+”结合模式探究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高校新生入学教育工作的改革与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