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定贯彻省委“一干多支”发展战略奋力书写新时代治蜀兴川“达州答卷”

2018-08-23 02:56中共达州市委书记包惠
四川党的建设 2018年16期
关键词:达州建设发展

中共达州市委书记 包惠

省委十一届三次全会提出实施“一干多支”发展战略,深刻回答了事关四川全局和长远发展的重大问题,完善了新时代治蜀兴川的总体谋划和战略布局,对决胜全面小康、建设经济强省、推动治蜀兴川再上新台阶具有里程碑意义。省委十一届三次全会明确定位达州建设四川东出北上综合交通枢纽和川渝陕结合部区域中心城市,这既赋予了达州新的历史使命,也为达州发展带来了新的重大机遇。我们将认真贯彻省委十一届三次全会战略谋划和各项部署,主动对标对表、真抓实干,确保全会精神在达州落地生根、开花结果,奋力书写新时代治蜀兴川再上新台阶的“达州答卷”。

坚决贯彻省委“构建‘一干多支、五区协同’区域发展新格局”的重大部署,系统丰富、完善和提升达州发展的战略谋划。我们将结合省委对达州发展的最新定位和部署,自觉把达州放在全省发展的大格局中去审视和谋划,在市第四次党代会和市委四届五次全会作出的战略安排基础上,充分吸收“大学习、大讨论、大调研”成果,对事关达州发展全局的重大思路和举措进行再梳理、再谋划、再落实,与时俱进丰富完善市委“12335”总体部署和“五项重点工程”的科学内涵,进一步在全省发展大局中找准达州的历史方位和前进方向,并以“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须有我”的境界和决心,团结带领全市广大党员干部群众抢抓机遇、奋发作为、开拓进取,切实把省委对达州发展的总体擘画一步一步变为美好现实。

坚决贯彻省委“四向拓展、全域开放”和“构建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重大部署,加快建设四川东出北上综合交通枢纽。我们将发挥四川东向开放的重要门户优势,以建设四川东出北上综合交通枢纽为核心,着力构建立体全方位开放大格局。加快建设四川东出北上综合交通枢纽。牢牢抓住省委突出东向开放的重大机遇,紧扣“综合交通枢纽”和“综合物流枢纽”建设,抓紧编制高水平的全域交通规划,构建形成以达州为中心的聚集人流、物流的交通体系。当前重点做好成南达高铁、西达渝高铁和达万直达高速“两高铁一高速”工作,加快接入向东经武汉直达长三角、向北经郑州直达京津冀的高铁大通道,建设秦巴地区综合物流枢纽,开辟达州至万州进入长江的货运出海新通道。推动形成立体全方位开放新态势。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发展,加快融入全国全省对外开放总布局,启动国家开放口岸和设立综合保税区建设前期工作,积极创建国家内陆开放合作示范城市。联动周边深化合作构建开放性经济体系。精准对接国家内陆、沿江、沿边开放战略布局,主动融入重庆发展,完善陆海统筹、东西互济、内外融合的全方位开放合作体系,形成横贯东西、连接南北的对外经济走廊。

坚决贯彻省委“构建具有四川特点的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重大部署,全力推动达州经济高质量发展。我们将抓住省委促进川东北经济区振兴发展机遇,深入实施产业提升战略。以能源化工、新材料、智能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生物医药、农产品加工和文化旅游、现代建筑业、现代物流业等“6+3”重点产业为主攻方向,用好“国家天然气综合开发利用示范区”这块金字招牌,重点做好天然气、锂钾两个“万亿级”资源开发文章,加快打造能源化工等“千亿产业集群”和新材料、智能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现代物流等“百亿产业集群”,加快融入国际国内重大产业价值链。深入实施创新驱动战略。鼓励企业加强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合作,瞄准天然气资源开发、锂钾资源利用、玄纤后续制品研发、富硒食品、生物医药等领域开展科技攻关,突破传统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核心关键技术,促进新动能培育发展、旧动能转型升级。深入实施改革攻坚战略。突出抓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农业农村、国资国企、财税金融体制等重点领域改革,创新抓好土地要素、资本要素保障和营商环境优化,支持民营经济发展,做实做强做优国资国企,尤其是国有平台公司,进一步激发转型发展、创新发展、跨越发展的动力活力。

四川达州中国石化川气东送气源地普光天然气净化厂 图/东方IC

坚决贯彻省委“推进城乡融合发展”“推进乡村振兴重点突破”的重大部署,同步抓好区域中心城市建设和乡村振兴发展。我们将坚持“双百”城市和乡村振兴“两手抓”,扎实推进幸福美丽达州建设。高质量推进城市建设。研究完善城市发展总体策略,做好城市总规修编工作,从空间布局、城市形态、功能完善等方面统筹抓好区域中心城市建设。更加注重研究周边万州、南充等城市发展,既深化与南充的错位协同发展,更深化与万州的全方位协同,推动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物流港口深度合作、公共服务对接共享。加快“五桥六路七大新区”建设,积极开展全国文明城市、森林城市、园林城市“三城同创”,既抓规模,又提品质,确保年底前高质量建成“双百”城市,2020年建成“双130”大城市。高质量推进乡村振兴。坚持用乡村振兴统揽“三农”工作,聚焦“五个振兴”发展重点,抓好乡村振兴规划编制。将产业发展作为重中之重,鼓励工商资本进农村,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加强农村生态环境建设,实施好“千村环境整治”行动,打造幸福美丽乡村升级版;创新农业发展新业态,加快促进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发展,推动农业大市向农业强市跨越。

坚决贯彻省委“打好打赢三大攻坚战”的重大部署,在发展中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我们将坚决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认真研究高质量脱贫、可持续脱贫问题,劲锐出战、真抓实干、埋头苦干,下足“绣花”功夫,精准抓好产业扶贫和易地扶贫搬迁等重点工作,持续增强贫困地区尤其是38个深度贫困村的“造血”功能,激发贫困群众脱贫致富内生动力,确保全市现有的6个贫困县、368个贫困村、19.98万贫困人口如期脱贫摘帽退出。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牢固树立正确的发展观和政绩观,以“四不”要求抓好环境污染防治,坚决打赢污染防治“八大战役”;坚持重点治理与主动保护相结合,实施发展绿色低碳循环经济“五大行动”,加快构建绿色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坚决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紧盯房地产发展、社会稳定、安全生产、食品药品等重点行业和关键领域打好关键之战,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区域性风险底线。切实加强政府债务化解,严控债务增量,化解债务存量,坚决遏制不规范举债,确保全市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

坚决贯彻省委“营造风清气正良好政治生态和高质量发展环境”的重大部署,全面加强党的建设。我们将全面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始终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全面加强党的政治、思想、组织、作风和纪律建设,把制度建设贯穿其中,深入推进反腐败斗争;持续加强政德建设,严管与厚爱结合,约束与激励并重,着力构建“能者上、庸者下,以实绩论英雄”的干部选用格局,调动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进一步探索完善党支部标准工作法,把每一个基层党组织都建成坚强的战斗堡垒;深入推进全面依法治市,着力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营造稳定公平透明的良好发展环境。

猜你喜欢
达州建设发展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吉尼斯世界纪录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基于IUV的4G承载网的模拟建设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
建立非公经济组织参与精准扶贫的长效机制
达州行十三首(录五)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