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

2018-08-23 02:11
四川党的建设 2018年16期
关键词:乡贤党员

彭州市 构建“亲”“清”政商关系优化市场营商环境

“亲”而有度,“清”而无忧,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新型政商关系的准确概括。

彭州市市场监管系统以服务发展为宗旨,以“亲”为企为民,以“清”行权用权,多措并举不断加强干部作风纪律建设,构建了“亲”“清”新型政商关系。

明规矩,强意识,划“清”纪律红线。强化政企领导责任意识,建立并完善重点领域、重要岗位廉政风险防控制度和相关党风廉政工作制度等24项。落实领导责任制,制定各个岗位干部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清单并层签《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177份,把主体责任落实情况纳入综合目标绩效考核。规矩意识和服务意识扎根于监管人员思想深处,在“亲”商中做好“清”商。

严执纪,强监督,肃“清”不正之风。创新监督“防控+督查”模式,锲而不舍狠抓作风建设,确保干部行为“清”。构建“机关+基层所”“纪检联络员+行风监督员”监督防控体系,任命31名机关联络员和聘请71名社会各界人士作为行风监督员对行政行为进行监督;创新“双随机”督查模式,持续深化“微腐败”专项治理;坚持问题导向,准确适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加强日常管理监督。今年以来,已开展“双随机”检查5次,查纠问题4个;开展党员干部全覆盖谈心谈话120余人次,批评教育3人,提醒谈话2人,给予党内警告处分1人。

解企忧,优服务,建“亲”政商关系。谨记舟水之喻,提高服务质量。启动乡镇网络监管员三级联动机制,组织374名协管员和信息员,深入企业,开展基层听音活动,搜集调查研究干部作风、企业诉求、审批程序等各类内容,专人负责跟踪,主动为企业排忧解难,做到“事事有回音,件件有落实”。今年以来,收集群众问题诉求72件,办结68件,转交其他部门1件,在办3件。(金彭宣)

江油市 “四个举措”破解高校毕业生党员组织关系转接难

针对高校毕业生党员组织关系转向不清楚、程序不明白、关系难接收、档案不规范等问题,江油市坚持服务党员、规范程序、审核从严,采取“四个举措”,破解高校毕业生党员组织关系转接难问题。

临近毕业“提前摸”。4月—5月,村(社区)成立应届高校毕业生党员摸排小组,走访大学生家庭,了解学生学习状况、工作落实情况、学习就业打算,建立毕业生党员信息台账。转接之前“主动联”。进入6月,村(社区)“两委”干部主动与毕业生党员联系,对出国出境学习、在外工作就业、暂未打算回乡的,告知其应将组织关系保留在原就读高校或转到所在单位、实际居住地党组织,对个别毕业生党员因高校、居住地党组织不愿意接收的,村(社区)、乡镇(街道)党组织、组织部门积极帮助联系,协调解决。转接过程“严格审”。组织部门当面了解毕业生现状、组织关系转向,电话核实党支部负责人,根据实际情况作出转接决定;基层党委甄别网上转接信息、纸质转接介绍信及转接有效期,审核党员档案;党员编入党支部10天内,支部书记与党员见面谈话。纳入支部“常态管”。要求毕业生党员1个月内将介绍信回执反馈原党支部,支部及时将其编入党小组,参加党的组织生活;对预备党员,明确党员联系人,继续做好教育和考察工作;党支部根据其实际情况,安排支部内的学习和工作任务,做“四讲四有”合格党员。(江油市委组织部 赵雪梅)

都江堰市 智力援藏助推康定脱贫攻坚“强引擎”

自对口帮扶康定市以来,都江堰市坚持把人才培育作为对口帮扶的固本之举,以旅游人才培养为龙头,抓好教育卫生、旅游人才、农技人员等培养培训,为康定市脱贫攻坚和持续发展构筑坚实的人才支撑。

重点培育旅游人才。坚持“以旅带旅”,在两地人才培养合作协议框架下,今年5月专门签订旅游人才培养专项协议。每年组织50名康定涉旅从业人员到都江堰市景区和名优民宿、乡村酒店、农家乐,分别开展为期3个月的实训锻炼和跟班学习,培养康定讲解员、导游人才和旅游服务人才;每年组织2—4批次旅游专家赴康定开展旅游服务技能培训。加强培育教育医卫人才。坚持把组织人员到都江堰市学校、医院学习锻炼和选派教师“讲师团”、医技“专家组”赴康定送训上门相结合,持续培养康定市教师和医护人才。持续培育实用技能人才。每年组织省、成都市农业科技专家赴康定市集中培训藏区果蔬种植、畜牧养殖等技术,依托成都技师学院都江堰分院开展烹饪、电工、汽车维修、数控车工等就业技能培训。(都江堰市委组织部张楚鸿)

雅安市 十二条举措规范农民夜校运行管理

最近,雅安市制定《加强和规范农民夜校运行管理的十二条措施》,从责任落实、运行机制、阵地布局、师资力量、教材编撰、内容设置、办学模式、办学成效、考核评估、工作保障等十二个方面,规范农民夜校运行管理,提升夜校办学科学化水平。

《措施》明确,每个县(区)建立1所农民夜校总校,乡(镇)党委主办1所农民夜校中心校,把农民夜校工作作为党组织书记抓党建述职评议考核、脱贫攻坚考核和“四好村”创建的重要内容,各部门(单位)进村涉农培训项目全部纳入农民夜校规范实施。《措施》要求,突出因地制宜、按需施教原则,从领导干部、业务骨干、大中专院校教师、“土专家”“田秀才”等人员中,聘请时事政策、道德法治、技术技能、乡风文明和文化科普5大类专兼职师资队伍;教学内容上,按照时事政策类占比30%、技术技能类占比30%、法律法规类占比20%、文明新风和文化科普类占比20%来设置,帮助广大农民群众提高思想觉悟,提高实用技能和增强法律意识。(雅安市委组织部杨世霞 钟键)

新都区 奔赴革命圣地 开展党性教育

为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教育引导全局党员干部职工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锤炼党性、砥砺心志、转变作风,筑牢党员干部职工不愿腐的堤坝,促进积极依法履行市场监管职责,近日,新都区市场质量监管局组织全局党员干部职工分批次赴革命圣地延安开展“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党性教育专题培训。

“脚踏着结实的黄土、行走在老一辈革命家们居住过的窑洞前,让人对‘延安精神’的崇高敬意油然而生……”通过“党中央在延安十三年”“一个村庄的记忆——梁家河”“窑洞里有马列主义”“知青时期的延安精神”等专题学习后,市场监管局党员干部职工们系统学习了党中央在延安十三年间积累的革命经验,亲身感受老一辈革命家不怕牺牲、勇于奉献的精神和共产党人坚定的革命意志,真切感受到习近平总书记当年扎根农村、艰苦奋斗,与梁家河群众相濡以沫、苦干实干、锐意进取的奋斗历程和为民情怀。

“实事求是延安精神的灵魂,是党的思想路线的精髓。”“任何情况下,一个地区、一个部门、一个党员干部只有坚持实事求是,才能不脱离群众和工作实际。”窑洞中、操场上、宝塔下……一次次坦诚热烈的讨论让大家思想升华,受益匪浅。

“作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的基层干部,我们必须坚定信念,将‘延安精神’化作自己前行的动力,在工作和生活中将‘延安精神’发扬光大,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添砖加瓦。”革命圣地之行,接受了心灵洗礼的党员干部职工们纷纷激动地表示。(新都区市场质量监管局 陈柳)

理 县 开展“干在一线·干群一心”活动

今年,理县创造性开展了“干在一线·干群一心”活动,与群众面对面沟通交流、点对点破题攻坚、实打实排忧解难。

登门服务,解决“一层纸”问题。全县领导干部职工与13个乡镇81个村8个社区202个小组15469户群众结为“亲戚”,以结“远亲”走进高山远寨群众、结“贫困亲”帮扶困难群众、结“老亲”关怀空巢老人、结“特殊亲”贴近信访群众。主动服务,解决“一厘米”问题。整合卫生、计生、教育、民政等各类资源,929名党员成立了10类84支“吉祥先锋”党员志愿服务队,将服务阵地从“机关科室”前移到“田间地头”,推行群众点单、组织下单、党员接单“三单式服务”。贴心服务,解决“一分钟”问题。与结对家庭互留联系电话、微信等,将服务送到群众身边、送进群众家中;实行“一月一会商、一月一研判、一月一报告”制度,分类收集建立民情台账,分别制定破解措施,每月进行对账销号,上门回访服务。(理县县委组织部 莫尚华)

蓬溪县 “四重四优”打造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

今年,蓬溪县以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作为新时期干部队伍建设的目标指向和实践要求,“四重四优”在选育管用上下功夫。

重数字管控,做优结构模型抓选配。全面推行干部档案数字化管理,建立科级领导班子功能结构运行分析系统,直观展示领导班子构成及运行情况。重蹲苗储备,做优源头活水抓培育。建立源头培养、跟踪培养和全程培养链条,持续开展优秀干部人才定向援助、赤诚先锋示范培育、“五个一批”干部实践锻炼计划。重严管厚爱,做优干事环境抓监管。建立干部管理监督大数据分析平台,坚持县管党员干部“负面清单”管理结果运用,常态运行干部监督“专报+季报”制度;严格执行干部全覆盖谈心谈话、定期表扬奖励等制度,逗硬落实体检、休假等关爱激励措施办法。重四度研判,做优专业结构抓任用。严格执行《干部任用条例》,加强岗位相关度、经历相合度、能力相符度、性格相容度“四度”分析研判;加大一线重用、递进选用、结构备用力度,依事择人、以事选人。(蓬溪县委组织部 冯波)

东坡区 成立首个新乡贤党支部

最近,在眉山市东坡区土地乡,经乡党委动员,村民推选7位贤达被授予土地乡首届“新乡贤”荣誉称号。同时,7位新乡贤中的6名党员经申请、区委组织部审批成立了土地乡新乡贤党支部,这是全市成立的首个新乡贤党支部。

东坡区的乡贤主要以本地能人、“土专家”、外出事业有成和外来精英群为主体,他们对家乡或者投资地充满感情,有能力带动一方百姓致富。新乡贤党支部将在乡党委的领导下,每月集中召开2次专题议事会议,对村民村事进行集中讨论,确保涉及群众利益的重大事项顺利推进。同时,还将发挥乡贤的亲缘、人缘优势,与时俱进地融入现代元素,成立新乡贤工作室,定期开展“乡贤领头”系列志愿服务活动,发挥好新乡贤政策宣讲者、产业带动者、难题化解者、乡村振兴支持者、乡风文明引领者的作用,汇聚正能量,倡导新风尚,推动大发展。(眉山市东坡区委组织部 彭啸)

江阳区 开展“五微行动” 展现党员风采

针对党员政治意识不强、作用发挥不足等基层党建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泸州市江阳区创新党建“微光”品牌,力求让每一名党员都能展现风采。

喊响微承诺。以“重温入党誓词”“我的入党心路”等活动为载体,鼓励机关和社区党员喊响政治承诺;实施“双亮”和“承诺践诺”等行动,5000余名“双报到”党员立下服务承诺,树立示范引领的旗帜形象。搭建微联系。在小区楼院择优党员家庭设立党员“微家”,吸纳周边党员到“微家”参与组织活动;依托“微家”开展结对帮扶,关怀慰问500余户困难群众。志愿微服务。依托“绿益行”等服务载体,号召党员主动认领“阳光助残”等10大类服务性岗位,参与情况作为评定“星级党员”的重要依据。倡导微议事。结合基层社会治理,将社区调委会模式复制到党员“微家”,支持党员进入小区业委会和自治委。晒出微幸福。分层分级开展“最美党员”“最美微家”等评选活动,让“身边党员讲身边故事”成为“三会一课”的重要内容。(江阳区委组织部 颜妤洁 何东桓)

南溪区 “三长五老七员”促基层社会治理

今年,宜宾市南溪区突出以党建为引领的“一核多元”社会治理体系,探索创新“三长五老七员”工作机制,引领基层社会治理。

选好“三长”领头羊,打造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命运共同体”。以村级党组织为基本单位,在每个村遴选5至10名党员作为“党员示范户”的“家长”;“家长”就近联系5至10户邻里家庭组成“农村互助院”并选举产生“院长”,实现“村长”“院长”“家长”三级联运示范。选树“五老”立榜样,组建基层社会治理“正向宣讲团”。在每个村选树5至10名老党员、老干部、老代表、老军人、老教师为主体的民间“五老”乡风宣讲团,多形式开展好家风、好村风宣传引导。配齐“七员”强服务,构建基层社会治理“党群连心桥”。在乡镇全覆盖建立以农村党员为主体,民情直报员、治安巡逻员、乡村卫生员、助耕攻坚员、纠纷调解员、技术民俗宣传员、环境监督员为主体的“为民服务先锋队”,构建基层社会治理“党群连心桥”。(南溪区委组织部 濮锐)

成都高新区 扎实开展“一卡通”专项治理工作

7月2日,成都高新区召开惠民惠农财政补贴资金“一卡通”专项治理工作会议,就“一卡通”专项治理工作进行了专题部署。专项治理通过聚焦“卡、资金、人”三大主要因素,实现精准摸排情况、精准发现问题、精准对症施治,确保“一卡通”管理取得实效。

成都高新区纪工委相关负责人介绍,为期3个月的专项治理工作重点全面清理“一卡通”的办理、管理、使用情况,摸清惠民惠农财政补贴资金发放情况,检查政策宣传解读和补贴资金公告公示落实到位情况,分配安排、审核审批中有无违规问题,全面核实补贴资金是否及时、足额发放,是否超范围、超标准发放等问题,使惠民惠农资金“每一分”都用在群众身上。

成都高新区巡察、财政、审计等相关职能部门以及19个乡镇(街道)将按照自查自纠、全面检查、整改处理等3个阶段推进专项治理工作。专项治理工作中,高新区纪工委采取暗访检查、随机抽查的方式,对“一卡通”管理情况和各部门履职情况展开监督检查,对履职尽责不力、打折扣搞变通、宣传不到位、清理走过场、弄虚作假的单位和个人,采取“宽严相济、分类处置”的原则,督促在限期内主动说清问题,并酌情处置。同时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进行汇总、分析与研究,对专项治理反映出管理中的薄弱环节、关键节点进行全面梳理,进一步健全机制、完善制度,确保补贴资金兑现落实。

“一卡通”专项治理行动是保证惠民惠农政策落地生根的重要举措,高新区将切实履行监督责任,将专项治理作为当前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重中之重,督促财政、审计和有关部门按照职责分工,狠抓任务落实。对清理整治工作责任落实不到位,搞选择、打折扣、走过场,敷衍塞责、推诿扯皮、弄虚作假的,严肃追责问责,真正让“一卡通”成为群众的明白卡、幸福卡。(成都高新区纪工委 黄毅)

猜你喜欢
乡贤党员
打好“四张牌” 奏响乡贤“同心曲”
我是党员向我看
“蜀”润乡贤,“陶”享美好
学习强国”积分兑奖党员学习“比学赶超”
让新乡贤助力乡村组织振兴
“我是党员,就要冲在最前面!”
宋泽平:当代乡贤赋能乡村振兴
党员之家
“人大代表+乡贤”助力乡村振兴
转移党员组织关系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