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曾祺:爱吃,更爱生活

2018-08-23 13:38剽悍小姐姐
百家讲坛 2018年7期
关键词:自创烟酒世故

剽悍小姐姐

汪曾祺是个爱吃的人。

他上大学时失恋,窝在宿合两天两夜不愿动弹,后来被同学硬拉出去吃了一碗热乎米线,便找到了重生的力量。年老时他得了胆囊炎,确诊后,女儿问大夫:“今后烟酒可有限制?”大夫摇头:“这个病与烟酒无关。”听到这儿,汪曾祺也不难受了,捂着嘴直偷笑。连他临终最后一句话都是和“吃”有关:“给我来一杯,碧绿、透亮的龙井!”

不只爱吃,汪曾祺还会做饭,家里的饭菜常年都是他做。

他自创过一道“塞馅回锅油条”,即把榨菜肉末放进油条里炸,用他自己的话形容就是“嚼之声动十里人”。他还拿自创的蜂蜜蘸小萝卜招待女儿的客人,虽然客人一个没吃,他却固执地觉得:“蜂蜜小萝卜,这个多雅。”

汪曾祺不仅爱吃,还写了许多关于“吃”的文章,以至于有人说“饿的时候根本不敢读汪曾祺的文章,会忍不住流口水”。而且,他写“吃”总能带出点儿人生道理:“愿意做菜给别人吃的人是比较不自私的。”“一个人口味最好杂一点……差一点也不要紧,最要紧的是对生活的兴趣要广一点。”大意是,一个人爱不爱吃、会不会吃不要紧,重要的是要对生活保持热爱。

或许有人说,像汪曾祺这样热爱生活的人一定没受过什么不公吧?其实,汪曾祺经历的苦难比寻常人多得多。

“我觉得全世界都是凉的,只有我这里一点是热的。”当汪曾祺写下这句话时,28岁的他刚从失业的阴影里走出来,做了历史博物馆的一个馆员。作为沈从文的得意弟子,毕业后的汪曾祺却没能如愿名震文坛,甚至一度找不到工作。可是他从未在文章里直白地描述过自己的贫困。

汪曾祺那时穷到什么程度呢?他曾在一篇小品文里半戏谑地说,他出门时要时不时地摸一摸口袋里的钱,生怕自己万一摔倒、把人家的橱窗砸破了,拿什么来赔呢?这样落魄到极点的青年时代,曾让汪曾祺认真地想过赴死,可他后来都看开了。

即使遭遇了不公平待遇,许多年后他依然开玩笑说:“真是三生有幸,要不然我这一生就更加平淡了。”实际上,那段时间他是怎么度过的呢?经常“忍不住哭出声来”。但事后,汪曾祺从来没细述过那段经历中自己所遭受的苦难。当60岁的他重新拿起笔,写下一鸣惊人的《受戒》时,没有半点儿苦闷和忧郁,全然一副温情从容的闲适姿态。

有人评价他的文章说:正好与如今将简单的道理表达得百折千回的风气相反,他则把最复杂的事物写得明白如话。他是洞察秋毫便装了糊涂,风云激荡过后恢复了平静,他已是世故到了天真的地步。

汪曾祺不懂世故吗?他对那点儿世事早已历经个遍、对那些复杂争斗也算明察秋毫,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呢?只是在“世事洞明”之下,他选择用天真来回应一切。

有人说:“知世故而不世故,才是最善良的成熟。”其实,世故到极致,就是像汪曾祺这样,选择生活得“可爱”。成熟的最高境界,正是这种天真。

在文学史上,汪曾祺被譽为“中国最后一个士大夫”。这不只是因为他的文章,更因为他对生活有着经久不息的浓烈趣味。

猜你喜欢
自创烟酒世故
3.主动拒绝烟酒与毒品 第一课时
知世故而不世故
知世故而不世故
巧用自创实验 激发课堂活力
世故之中有学问
知世故而不世故
心口不一
高考论述类文章写作训练策略
无中生有,“裸剧”也精彩
中外烟酒茶杂志《问道·中国茶》专刊各地读者俱乐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