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作文的心灵之道

2018-08-24 10:50郭贝贝
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 2018年3期
关键词:名著眼睛内心

郭贝贝

众所周知,文学源于生活,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同时也是情感的艺术,是人类情感的宣泄与倾诉。指导学生作文或是进行文学创作的尝试,当然首先要引导学生观察生活,调动内在的情感因素去感受生活,只有当外在的生活世界与内在的精神世界相互碰撞与交融,迸发出的思想火花才称得上是文学。为此,在作文教学中我们应做到:

一、主体与客体的互动共生

现实生活中,我们的初中生特别容易受外物的影响,不习惯于在沉默中安静地去发现内心的感受,内心的思索,不了解生命的愿望,所以,就没有了最根本的坐标。其实,内心的思考对审美对象的反映,并不是消极的、被动的,而是一种积极的、能动的、带有创造性的活动,人在以往的社会实践中所形成的生活经验,文化修养和个性心理特征等必然会影响到它对审美对象的反映,从而是使反映的过程和内容都发生某种程度的折射。这就是说,人对于客体的把握,实际上是一个客体信息和主体即存信息相互作用、彼此融合的过程。

1.心与天地精神共往来

思想是文学的灵魂,而思想的形成则源于思考。高尔基曾经说过:“思想是无处不在的,只要你愿意,即使石缝里也可以发现思想。”他所说的发现,其实就是一个思考的过程。生活中,写作素材随处可见,关键在于你是不是善于通过思考而发现。感悟生活不仅要用眼睛观察,更要用心思考。倘若只看不思,就可能只留于事物的表面和孤立特征上。教师在作文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引导学生边观察边动脑,把观察和思考紧密结合起来,由表及里,由此及彼地全面认识事物,准确地把握事物的本质特征。自然生态、社会万象,以我观之,大都蕴含着一定哲理,昭示一种思想。所以,勤于思考也要注重联想和想象能力的培养。

比如看到流水、可以联想到韶华易逝、青春易老;看到花,可以联想到“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看到乌蓬船,便可以感悟到中华民族飘逸悠远的文化心理及美学追求。思考的同时,还要养成随时记录所思所想的习惯。灵感的出现,思维的迸发往往只在一瞬间,甚至可能稍纵即逝。这时就应当让学生学习果戈理的做法,随身携带一个笔记本,将观察所得,闪现的灵感及时记下。老子说:“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伟大的思想,也都是从简单的思考中来的。

此外,教师还要鼓励学生写日记,把生活中的点滴小事和自己对这件事的感受及时记下来。有外部世界,还要有内心世界,人除了关照他人、社会和自然,也还要关照自我的心灵,自我的生命。只要是心灵和生活的交流,文章便会闪耀灵性的光芒,作文便会回归到写作的本体。

2.分享精彩人生,塑造心灵影响自我

美国教育思想家赫钦斯认为,“没有读过名著的人,就算不上一个接受教育的人”。司马迁说:“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心向往之。”名著是取之不竭的精神糧食。语文新课程总目标也明确要求我们的学生“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关心当代文化生活,尊重多样文化,吸收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然而,由于古今中外的生活形态、文化背景的差异,我们初中学生在阅读名著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产生阅读体验的障碍。文学名著对现今的青少年来说,已成为陌生的文化。面对这样的窘况,我们要放开眼光,给学生足够的空间、时间、带领他们踏上洋溢着人文精神和理性光芒的名著之旅,吸收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

我们要深入领会课改精神,高度重视“名著导读”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作用。我们要以在课堂上引导学生学习“名著导读”为窗口,将学生领入名著原作的知识海洋和精神殿堂,引导分享别人的精彩人生,生活在别人的心灵深处。在教学安排上,我们每学期选择一本名著作为课内阅读读本,集中用两周课堂的时间把它读完,其它的以化整为零的办法安排学生课后阅读。穿插读法指导,以利学生掌握精读、范读、浏览等不同的阅读方法。阅读中的感悟是学生凭借对他人的语言及语境的直感,获得某种印象或意义等间接经验的心理过程,是一种个体的心理体验。这种感悟无法通过教师的讲解获得,只有让学生潜心读书,自己咀嚼语言文字的滋味,去体验作者的情感才能实现。

在《名人传》中,我们读到了贝多芬“用痛苦换来的快乐”的坚毅人生,在《骆驼祥子》中,我们读到了祥子“三起三落后,变得麻木、潦倒、狡猾、自暴自弃”的悲剧人生,在《童年》中,我们读到了外祖母“慈祥善良,聪明能干,热爱生活,对谁都忍让”的圣徒般的人生。法国作家加谬说:“文学不能使我们活得更好,但可以使我们活得更多。”名著可以让我们分享贝多芬、祥子、外祖母等等的精彩人生,当许许多多人生叠加在一起的时候,人生的长度、厚度就增加了。我们要敞开心扉,去“以心发现心”,使我们能够分享和通达别人的心灵,从而塑造自己的心灵。一个真正的爱的世界,一个人性的世界,是每一个人的心灵都能呼应相通的世界。从这个角度来说,名著所塑造的心灵应该有一个宽广的世界,来分享别人的世界。也就是说,通过这样一种心灵的塑造,使我们能够理解别人的人生,理解这个世界上更多和我们相似的同命运的心灵,这就是所谓大作家的一种心。

通过阅读古今中外的名著来培养学生对人类代代相传的美好心灵和美好情操的特殊感受,并且要求学生在阅读名篇名著时能摘录名言名句、做好读书笔记,写出自己当时的感悟,久而久之,学生的情感就日渐丰富,进而为写作服务。

二、投入生命,填补课文的空白

语文教材作为重要的课程资源是众多专家学者心血的结晶,是针对不同年龄学生的心理特点,知能结构而精心设计的,是通向语文美好境界的一条有序可循的“轨道”。新课程倡导教师“用教材教”,而不是简单的“教教材”要对教材进行“二次开发”,创造性地利用教材,做到读写结合。文学通过艺术形象表现社会人生,不可能也没有必要面面惧到,巨细无遗,只可能采取以少总多,以一当十,以有限暗示无限的方式。作者描述出来的只是最重要的部分,其余无法言说或不必法言说的部分只留给了读者,留给了读者再创造的余地。

许多课文常常刻意留下“空白”,让读者揣摩,或因表达的需要,省略了一些内容,留下“空白”。在教学中,教师应该用好这些“空白”,巧妙地激发学生展开想象,用创造的才智去填补这些“空白”。教者在阅读教学中要善于挖掘教材,挖掘课文言而未尽之处,找准训练点,从而创设情境,如此让学生植根于课文,想象于书外,进行课堂练笔,既有利于学生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又能解决学生练笔时的“无米之炊”问题,更重要的是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可以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对阅读感受进行再创造。

如在讲授《我的叔叔于勒》时,我设计了四种可能,来训练学生的创造性思维:(1)想象一下,假设破了产,又重新穷困潦倒的于勒找到菲利普一家的门上,将是怎样的一种情景。(2)当菲利普夫妇在船上发现了于勒后,他们就一直在防止女婿起疑心,假如女婿知道了這一事实,会发生怎样的情况呢?(3)假如在船上菲利普夫妇发现了一位百万富翁的于勒,他们会怎么样呢?(4)当他们刚登上哲尔赛岛时,听到有人在喊“菲利普”,此时他会有何反应?实践中,学生兴趣浓厚,气氛活跃,积极参与。我们要引导学生投入自己的生命,找到课文与自己个人的生命呼应的那个点、联系跟自己的生命相通的部分,调动自己的人生经验去解读、补充、丰富文本。再如设想《蜡烛》中老妇人的心理活动;将《木兰诗》中木兰归家的几句诗扩写出具体情节、场面、人物心理活动等,这种对文本中的空白和未定点的“填充”和理解是学生美丽灵动的智慧和生命意义精神生成的切入点,是一种很好的训练创造性思维的方式。

学生的再创造活动贯穿于对文本中的空白和未定点的“填充”和理解的全过程,它的突出表现是对作品形象的补充和丰富。高尔基说:“只有当读者亲眼看到文学家向他表明一切,当文学家使读者也能根据自己的经验、根据读者与自己的印象的、知识的积累来想象补充、增加文学家所提供的画面形象、姿态、性格的时候,文学家的作品才对读者发生或多或少的强烈作用。”学生对艺术形象的补充和丰富是其自身的意识所固有的能动性表现。自从解释美学、接受美学出现以后,人们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意义不是由作品单方面决定的,读者也是参与意义生成的、积极的、不可缺少的力量。

三、抒发真情实感是写作的核心使命

在对学生进行作文指导时,许多语文老师常是从写作技巧的角度出发,而忽视了写作的根本目的所在。技巧的东西并不是最重要的,技巧以外的东西则需要我们用心灵去感悟。汉代的扬雄早在《法言·问神》里说过:“故言,心声也;书,心画也。”他的论述表明了一个观点,文学不在于技巧,而是出自于内心表达的需要。余华在他的《活着》中有这样一段表述:“一位真正的作家永远只为内心写作,只有内心才会真实地告诉他,他的自私、他的高尚是多么突出。内心让他真实了解自己,一旦了解了自己也就了解了世界。”正因为余华为内心而写作,所以《活着》具有穿越时空的魅力,能深深地震撼读者的心灵,成为不朽的经典。

是不是所有源出于内心可言语皆可以称为文学呢?当然不是这样的。因为写作还需要沉淀。只有当写作的情感体验、思想觉悟以及文学的修养相互交融,寻找到了契合点的时候,那沉淀才算完成。鲁迅先生在《记念刘和珍君》中就说过“长歌当哭,是必须在痛定之后的”,这“痛定”也就是对沉淀最形象的注解了。我想,这种内心写作其实是内心的“检查制度”对已存在的内化信息进行重新的审视、甄别和筛选,并以具有一定功力的语言表达为载体的。在一次的质量检测中,我任教的初一(6)班的学生作文《老师的眼睛》最能体现为内心写作的文学观念。她的作文如下:

老师的眼睛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透过眼睛,我们能步入他人的心灵窗户,触摸他人的感情脉搏,读懂他人的心中密码,弹起他人心中的琴弦。

我们班语文老师那独特的眼睛是他心灵的“喜怒表”:本身不大也不少的眼睛,笑的时候,两眼会习惯地合成一条缝,生气的时候眼睛瞪得大大的,好像要用眼睛把你吞掉一样。

在上语文课的时候,老师总爱自吹自擂、自我陶醉,我们有的同学也总爱做白日梦,神游课堂以外。当老师用瞪得大大的眼睛怒视不专心听讲的同学的时候,我们也知道怎么回事了,立即坐好,专心听课。当同学们都全神贯注地听课的时候,他的眼睛会眯成一线,脸上带着“狡猾”的笑容,眼神透露出一种自豪,使人看上去有点自鸣得意。有时还会笑出声来,肩膀微微一抖,就像电视上的戏剧演员,我们也跟着哈哈大笑起来了,课堂也随之欢快雀跃起来了。

有时候,我会注意到老师眼睛的忧郁。

在一次的月考中,我们班的语文成绩在全级倒数第一名,这是我们班连续两次倒数第一。老师慢慢地走向课室,头微微垂下,就像打败仗的士兵一样。尽管脸上挂着丝丝微笑,但还能看出眼睛里面的忧郁,眼睛清澈得像一汪泉水,似乎将要流下,忧郁的眼神也变得更加黯然神伤了,像一个受了委屈的女孩子。老师脸上挂着苦笑对我们说:“同学们,很抱歉,我们班的成绩又是第一名。”然后他竖起大拇指,转过手,拇指沉重地往下垂着。尽管这样,我还是能从老师深邃的眼神中看出老师心理责骂自己,怪自己没有教好我们,成绩才这么差。

细心观察语文老师的眼睛,我们能与语文老师进行心灵上的交流和沟通。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我们多点关注别人的眼睛,就能读懂他人的心灵。

虽然这篇作文是在检测中有限的时间内完成的,但学生心思细腻,对语文老师的眼睛进行了具体细致、真实传神、准确独到的刻画,敢于道出课堂上学生的不遵守纪律的情形,说出现实中语文老师爱笑的特点,遵守写作的规律,情之所至,思之所之,亦即文之所之。本文没有华丽的辞藻,但平实的语言却包含着学生真挚的感情。我每次阅读这篇文章都有一种初读的感觉,但在这样的每一次的初读中又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这种感觉每每震撼着我的心灵。

文学今天不断被边缘化,苍白化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离开了写作的核心使命——把真情实感表达出来。那么,该如何把真情实感表达出来呢?著名散文家毕淑敏说过:“语文课应该先教会孩子如何说,然后再教会如何写。先学说清楚,有真情实感;再是写明白,文采斐然。”这段文字点到了写作的关键,写文章就是把话说得清楚明白,把心理的意思表述准确。我想关键是要在一个字上下功夫——求真;真写事,写真事;真说话,说真话;真抒情,抒真情。我们的学生只要懂得这其中的道理,本着生活来真实地作文,不虚构,不拔高,不粉饰,杜绝假话与虚情,这样的文字无论多么粗浅,只要出自内心,也有它的动人之处。否则,即使有再华丽的辞藻,再美的语句,也显得苍白无力,不能获得读者的共鸣。因此在作文教学中,教师应当引导学生抒发真情实感,做到“言为心声,情动而辞发”,让情感在字里行间自然流露,毫不矫饰,因为只有用真情才能碰撞出读者心灵的火花。

参考文献:

[1]宋志军主编,于丹《论语心得》,中华书局出版,2006年11月北京第一版,第33页。

[2]唐凌、袁亦聪主编,《新课程的理念与教学》,2003年7月,第172页。

[3]晓苏主编,《语文教育与研究》,华中师大出版社出版,2009年8月,第26页。

[4]晓苏主编,《语文教育与研究》,华中师大出版社出版,2010年4月,第43页。

猜你喜欢
名著眼睛内心
国外名刊名著
国内外名刊名著
国内外名刊名著
我有一双探索的眼睛
眼睛在前
为什么眼睛不怕冷?
眼睛真实太重要了
内心不能碰的按钮
一块生锈的铁
拥有强大的内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