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堂练笔,有效提升写作能力

2018-08-24 10:52房尹筌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2018年6期
关键词:随堂词句篇文章

随堂练笔是一种读写结合的学习方法。教师根据课堂所学课文的主题、内容、表现手法等指导学生进行练笔,这样能起到以读促写的效果,让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都有所提升。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根据课本的内容组织学生进行句段仿写、立意构思、写法迁移等方面的练习,促使学生每一课阅读都有所收获,一步一个脚印地提高写作能力。

一、句段仿写,形成语言范式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摘取文章中出现的经典词句,让学生反复咀嚼其精妙之处,而后以之为练习点,指导学生进行句段仿写。在仿写的过程中,学生能更深刻地掌握各种语言范式,同时也能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以《春》这篇课文为例子,这篇课文的教学重点在于让学生感受文章词句的美妙,了解作者独特的表达手法,并体会作者对人生的追求。教师可以利用这一点引导学生进行随堂练笔活动,先让学生找到自己最喜欢的句子,然后分析该句子运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体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感,最后再尝试模仿句子的语言范式进行仿写。如有学生选择了文章中描写“雨”的一段文字,认为作者用“牛毛、花针、细丝”等事物来比喻雨丝,不仅让“雨”的形象更为具象化,而且还很好地体现了“雨”细密的特点,最后将下雨比喻成“全笼着一层薄烟”,更是写出了雨的轻柔感。学生尝试在教师的鼓励下进行句子仿写,有学生以“草地”作为自己的描写对象,寻找与之有相似点的其他事物,如找到了“毛毯、动物的皮毛”等,写出了草地的柔软感觉。在教师的带领下,学生积极展开了仿写活动,不仅对文章词句之美妙有了更加深刻的印象,同时也提高了自己的写作能力。

二、立意迁移,凸显高远境界

“文以意为先,意高则文胜”,教师若想提高学生立意的能力,则也可以结合课文的内容指导学生进行深入感受。教师先让学生分析课文的立意是什么,而后分析作者如何通过语言很清晰地展示自己的立意,最后再让学生思考,如果这能给自己什么启迪,如果自己构思文章会如何做。

在学习《散步》一文时,理解文章的内涵是一个教学难点,教师可以给学生提出具有启发意义的问題,让学生先感受作者想要通过文章表达怎样的想法,而后再组织学生思考如何能让文章显得立意高远。教师提问:“这篇文章只是写了一家人散步的经历吗,通过文章你还能读到一些什么内容呢?”教师还启发学生,让其思考为何“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在教师的启发下,学生了解了文章的中心思想,这篇文章并非只是想写一家人散步的经历,而是想要通过这件小事描写一家人和谐相处的状态,体现出“孝悌”这种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在明白了这一点后,教师再让学生尝试总结在写作中如何展现立意的深远,学生在讨论后总结认为,虽然有时写的是日常生活中的琐事,但是却要透过现象观察本质,挖掘出其中蕴含的意义。此时教师又鼓励学生尝试仿写,从生活中寻常的事情入手,尝试创作耐人寻味的文章。如有学生从父母和外公外婆互换屋子写出了父母对二老的孝顺,并展现了中华传统美德。

三、内化写法,记录生活艺术

在学生完成了词句仿写和立意迁移的练习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尝试内化写作方法,在头脑中自主建构和写作技法有关的内容。教师可以让学生先整体分析自己所读的课文,从文章的结构特点、立意主题、选词用句等方面进行分析,而后则让学生尝试根据自己感悟到的内容尝试记录生活,描绘生活场景。

教师可以让学生以《秋天的怀念》这篇文章为例子,进行整体分析,了解这篇文章的整体结构具有怎样的特点,立意和主题有什么独特性,作者的用词有什么特点等。学生对文章进行了深入探究,如发现这篇文章将“菊花”作为前后呼应的线索,在文章的结构上具有一定的特点。还有学生从文章的情感和内涵入手,认为这篇文章写了母亲对“我”的情怀,一开始“我”并不懂得,但是当母亲离开“我”后,“我”终于懂得了,但是“子欲养而亲不待”,此时懂得为时已晚,因此这篇文章想要借助“我”的亲身经历呼唤大家都关爱自己的母亲。在学生理解这些后,教师引导学生尝试进行随堂练笔,尝试写一下生活中的小片段,在写作中要将自己总结出来的写作技巧都用进去。如有学生以“一把葱”作为线索,写了邻里之间需要相互照顾,最后点出主题要关爱身边的每一个人。

在指导学生展开随堂练笔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按照仿写、迁移、内化的次序进行有条理的训练。随堂练笔的方式有很多种,除了仿写以外,续写、扩写等也都是很好的训练方式。教师可以根据课文的特点选择合适的训练方式,促使学生发挥创造能力,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房尹筌,广西那坡县民族初级中学教师。

猜你喜欢
随堂词句篇文章
如果你感到迷茫,不妨读一下这篇文章
空间的维度(从一维多十维)
我父母的第一次相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