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朗读教学中如何渗透情感教育

2018-08-24 10:51顾晓娟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2018年5期
关键词:丑小鸭朗读课文漓江

朗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进行语文教学的重要手段之一,现行的小学语文教材中精选的文章,都是非常好的朗读素材,因此,作为语文老师应指导学生学会有情感地朗读课文,获得文章思想主旨的熏陶与感染,提高小学语文教学效率。

一、教师示范朗读,引导学生鉴赏

虽然文本中蕴含了丰富的情感,但是小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和理解能力较差,所以不能深入体会,再加上小学生的生活阅历较少,难以做到主动理解。首先,教师要通过范读的方式引导学生初步感知,教师通过充满感情色彩的声音朗读课文,将文本充分溶解,使其深入人心,让文本中蕴含的情感透过教师的声音进入学生的脑海,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理解能力,促使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例如,在教学《落花生》这一课时,其中有很多对话就蕴含了丰富的情感,教师可以用感情充沛的音色来分饰姐姐、哥哥、父亲等角色,在学生面前勾勒这样一幅画面:一家人其乐融融的聚在一起,讨论落花生独具的品格,引导学生入情入境,让学生真实感受作者的思想境界。

二、鼓励学生美读,激发学生情感

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提倡“美读”,所谓“美读”,就是将作者的情感在朗读过程中充分表达出来,读到激昂处就要情绪高涨,读到委婉处就要情绪平缓。例如,在教学《桂林山水》这一课时,对于桂林之水的分析,为了让学生充分体会作者赋予文章的情感,教师在范读时应采用美读法:漓江的水真静啊!特意将“静”的读音拉长;漓江的水真清啊!特意将“清”字读音加重;漓江的水真绿啊!特意将“绿”字读的响亮。接着将三个分句连起来,让学生自己读一读、试一试,这样的朗读氛围轻松愉悦,不但可以让学生充分感受漓江之美,而且有助于训练学生的语感,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同时激发学生的情感。

三、加强朗读指导,拨动学生情感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课堂上,教师必须与学生建立丰富的精神交往,在思想上、智力上引导学生把知识融入自己的情感。”所以在朗读教学中,教师要发挥引导作用,唤醒学生原有的情感体验,然后结合阅读理解获得新的感受,以此来拨动学生心弦,最終达到以情引情的效果。例如,在教学《丑小鸭》这一课时,教师可以抓住课文中“秋风瑟瑟地吹着,树叶飘落在丑小鸭身上,它孤零零地走着,走着,泪珠扑嗒扑嗒往下掉”这句话来引导学生想象和思考,深入课文内涵,感受秋风瑟瑟中,丑小鸭的寒冷和孤单,有些学生一想到丑小鸭无依无靠,眼泪就抑制不住流下来。在教师引导下,学生对丑小鸭充满了同情,唤醒了学生的内心的情感因素,培养学生的善良之心。

四、通过比较揣摩,产生情感共鸣

例如,在教学《难忘的一课》时,为了让学生更为深刻体会“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这一核心思想,教师可以从课文中找出关键语段,加强语段之间的比较和揣摩,让学生反复朗读、着重训练。课文中有这样两句:“这里原来画的都是日本的伟人,现在‘光复了,画上了我们中国自己的伟人。”“我紧紧地握着这位年轻的台湾教师的手,但是想不到还有什么话,比他刚才教给孩子的那句简单的话,更足以表达我这时的全部感情。”指导学生对句子进行比较和揣摩,促使学生深入理解字面中蕴含的深意,帮助学生理解礼堂的主人由日本人变成了中国人,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此时再读“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时,就是发自内心的激动,一种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油然而升。

五、鼓励角色表演,表达真实情感

小学生活泼好动,具有较强的表现欲,当学生遇到对话较多、情感较浓的课文时,往往喜欢分角色朗读课文。教师应给予学生充足的机会,鼓励学生角色表演,让学生在台上说一说、演一演,在表演的过程中融入自己的情感,细细揣摩文中角色的内心世界,体会角色的具体形象。这样的角色扮演活动不但有助于活跃课堂氛围,而且能够取得极好的朗读效果。例如,在教学《两只小狮子》时,教师可以让学生戴上头饰,然后进行角色扮演活动,并要求学生声情并茂的朗读课文,还可以播放多媒体课件,配以生动悦耳的音乐与音效,台下的学生看了也跃跃欲试,表现出浓厚的表演兴趣。当学生朗读结束后,教师应及时给予赞美和肯定,树立学生的自信心,进一步调动学生的朗读兴趣。

朗读教学应触发学生情感点,促使学生准确把握文章的情感基调,让学生在充满情感的朗读中感受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人与社会之间的独特联系,陶冶学生的情操,启迪学生的思想。

顾晓娟,山东淄博张店建桥实验学校教师。

猜你喜欢
丑小鸭朗读课文漓江
漓江情画
《青铜葵花》选段
丑小鸭的蜕变
《水滴的旅行》第一课时教学设计及简析
月下漓江
《丑小鸭》续编
灰灰鼠要娶丑小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