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课堂实录与评析

2018-08-24 10:51赵倩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2018年4期
关键词:孤帆黄鹤楼孟浩然

【执教者:赵倩,湖北省荆州市江陵县熊河镇小学;评析者,万成权,湖北省荆州市江陵县中小学教研室】

【课堂实录】

一、激趣导入,解诗题

1.古诗接龙

(1)师:我听说我们班的同学积累了非常多的古诗,我们来个古诗接龙怎么样?我说上句,你说下句。

春眠不觉晓,( )。

碧玉妆成一树高,( )。

春色满园关不住,( )。

(评价:能记住这么多的古诗,你们真棒。)

(2)师:如果老师说题目,你能背得出来吗?

《赠汪伦》(生背)(师:即使这桃花潭的水有千尺深,也没有汪伦对我的情谊深啊!)

师:再来背一首,老师开个头: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师:我又一次和我的好朋友分别,眼看着满眼的春草,都充满离别之情啊!)

诗人和朋友是这样的难舍难分,来读一读王维的《山中送别》: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师:春草年年都有绿的时候,我的好朋友你什么时候才能回来呢?刚刚分别,已经开始想念。)

(3)同学们,像这样在诗句中表达离情别意,离愁别绪的诗歌就叫作送别诗。古代交通极不方便,离别之后就很难再相见,真是“相见时难别亦难”,于是写诗送别就成了一种习俗。当时的送别诗就和现在的流行歌曲一样多。今天我们要学的就是一首很有名的送别诗——《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师板书课题)。

【亮点:未成曲调先有情。古诗接龙选用耳熟能详的描写春天的诗句,与本课时令吻合,再引用送别诗,为学生创设一种情景,铺陈一种调子,学生较快进入到“送别”的氛围,初步感知古人送别的深情。】

2.读懂诗题

(1)读准题目

师:题目中有两个生字,都是后鼻音,谁来读一读?(教师注意倾听并评价“陵”“孟”的后鼻音读法)

“陵”的右下部分是折文,我们书写的时候要注意。

大家一起读。

(2)个性读题

①题目共有十个字,读的时候不要平均用力,你觉得哪个字眼重要就着重读那个词,试着读一读吧,同学们。

生自由练读后师指名读,相机点拨:

☆听出来了,你想强调“黄鹤楼”,黄鹤楼是送别的地点。想看看黄鹤楼吗?(课件出示介绍“黄鹤楼”)

☆他强调的是“送”,为什么呢?对,是一首送别诗。

☆同学们听出来了吗?他强调的是“孟浩然”,孟浩然是李白要送的人,也是李白的好朋友。

☆强调“广陵”,广陵是要去的目的地。扬州是唐朝最繁华的城市之一。

☆“之”是什么意思?

②不同的感受,不同的读法,你想怎么读题目呢?同学们自己再读一遍题目吧!

③同學们,你读懂题目了吗?题目的意思是什么?

(3)感性读题

师:黄鹤楼也好,广陵也罢,他们都在我国的第一大河长江流域。(课件出示地图)从黄鹤楼顺流而下就能到达扬州。

介绍孟浩然和李白之间的故事:在李白的朋友中,和他心心相印的应首推著名诗人孟浩然。孟浩然是李白的老师、兄长、朋友,往日他们生活上相互照顾,学业上相互帮助,感情深厚。然而,李白和孟浩然在黄鹤楼的这一送却引起了轰动,在文学史上被称为“千古一别”,或“三名一别”。名是著名的名。(手指课题)在名楼:黄鹤楼,送名人孟浩然,到名地:广陵。论年龄,李白比孟浩然小十二岁,然而年龄差距不是问题,一样的酷爱自由,一样的潇洒飘逸,使他们互相仰慕,情投意合;一样的才华横溢,一样的诗才出众,使他们相见恨晚,无话不谈,不再寂寞。即使是短暂的离别,也那么依依不舍。

听了老师的介绍,你想再读一遍题目吗?

对,我们这才算真正“读懂诗题”。

【亮点:读准题目——个性读题——感性读题,三个小环节层层递进,感情不断升华。知人论诗,整体观照,了解特定的社会背景和创作背景,有了充分的个体思考与体验,才称得上真正“读懂诗题”。题目为文眼,“读题目”的环节是要舍得花时间。磨刀不误砍柴工,只有真正“读懂诗题”,才能自如走进诗境,培养孩子亲近优秀传统文化的愿望。】

二、自主诵读,晓诗韵

1.自由读

师:同学们,这是一首千古传诵的名诗。想读了吧,请你大声地读一读,注意认清字形,读准字音。

2.指名读

师:谁来读给大家听一听?

(评价:我觉得不怎么样。不怎么样的意思是还可以读得更好!)

(评价:不错,如果声音大一点就更好了!)

(评价:听你的朗读是一种享受,你不但读准了音,而且读出了情。)

3.读出节奏感

师:同学们,读古诗要全身心的投入。它有特定的节奏、韵律和情感。古人读诗讲究节奏感:“故人/西辞/黄鹤楼”——这是二二三节奏。自己试着读一读。

(1)指名读。

(评价:不错!小诗人!)

(评价:读得很好,听得出你是将自己的理解读出来了。特别是这一句,能给我们再读一遍吗?)

(2)下面,我们来分男女生赛读,看谁能读出诗的节奏美。请男生读。请女生读。(评价:同学们读得真好,读出了诗的节奏美、音韵美。)

师合作读:故人西辞黄鹤楼,……(学生接读)

意犹未尽吧!没关系,等会再来。

【亮点:读,不是摇头晃脑,漫无目的、有形无实的吟诵,而是从已有感知,带目的性地读。初读古诗的目标十分明确,一是面向全体,提出“认清字形,读准字音”基本要求;二是读出诗的节奏,初步感受诗的韵律美。两个目标简单易行,增加读诗学诗的兴味,对学生文化素养的提升也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三、借助注释,明诗意

1.读准了字音,读出了节奏,这还不够,我们还要读出诗的韵味,要想读出诗歌的韵味,那就要先了解诗所表达的内容。下面就请你们利用书中的注释自学,看看每句诗讲了什么?不懂的地方可以在旁边打个?号,然后和本组的同学共同解决。

2.学生自学、讨论、交流。

【亮点:自主探究中要求孩子们动笔来画一画,把自己的了解批注下来,把口头语言转化为书面语言,还是那句话“不动笔墨不读书啊!”。就是在这样的初读中,让他们从生涩的朗读里学会思考,而后又在思考中感受诗中的景和情。】

3.全班交流:谁来告诉我,你读懂了哪句诗的意思?汇报之前老师想提个建议:汇报的时候其他同学认真听,可能他和你有不一样的理解噢!(生答)

(1)故人西辭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A.理解“西辞”“下”的意思。

师:为什么说“西辞”?什么叫“下扬州呢”?(生答)

师:黄鹤楼在西,扬州在东,所以诗人说故人——(生齐答:西辞黄鹤楼)。

孟浩然从黄鹤楼去扬州要顺流而下,所以诗人说烟花三月——(生齐答:下扬州)。

师:“故人”是什么意思?从哪知道的?

生:注释(老朋友)。

在这指谁?(孟浩然)

师:弄清了诗句的意思,我们一起来读这两句诗: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B.重点理解“烟花三月”的美景。

师:这两句诗还告诉了我们什么?(生答:送别的时间——烟花三月。)

师:烟花三月,那是春意盎然的时节。想去看看吗?老师特地为大家准备了一组烟花三月的图片,我们一起来欣赏。大家边看边想有哪些优美的词语可以描绘这美丽的景色。(课件播放“江南春图”配乐。)

师:你们的眼前是一个怎样的烟花三月?

指名说(繁花似锦,杨柳如烟,五彩缤纷、繁花锦簇……)

师:哪个同学更厉害能用诗句来形容这美妙的春天?指名说,教师相机导读:

生: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师:杨柳如烟,可诗人却没有心情去欣赏,那是因为——( )

生: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师:杨柳依依,可诗人仍然没有心情去欣赏,那是因为——( )

生: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师:繁花似锦,可诗人却没有心情去欣赏,那是因为——( )

生: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师:春色满园,可诗人仍然没有心情去欣赏,那是因为——( )

生: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师:百鸟争鸣,可诗人却没有心情去欣赏,那是因为——( )

【亮点:介入音乐元素,播放扬州春景视频,欣赏“烟花三月”令人神往的美景,拓展想象,可谓一石激起千层浪,由“形真”到“意远”。理解“烟花三月”是这首诗的重点,由学生生活体验入手,巧设疑问,肯定学生富有创意的个性化理解,层层深入,动情朗诵,使学生对其内涵有了广度和深度的认识,从而培养学生深厚的文化素养。】

(2)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师: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是啊,孟浩然的船走了,可李白还在黄鹤楼上久久的望啊望啊,他在望什么啊?他在看什么啊?

指名说:船。几只?生:一只。

师:对!诗人称这只孤孤单单的船为?(生齐答:孤帆)(板书:孤帆。)

师:孤帆就是孤孤单单的一只船。可那是唐朝盛世啊!长江是主要的交通渠道。江上应该有许许多多来往的船(课件点击:江上千帆),为什么李白却说是孤帆呢?(追问:他看见的这一叶孤帆是谁的?)

生:因为李白所有的注意力和感情都在孟浩然身上。

师:李白眼中只有——孟浩然,是因为李白的心里只有——孟浩然(课件点击:去掉千帆),看到的自然就只有孟浩然的——孤帆。过尽千帆皆不见,一心只送孟浩然。这是多么深厚的友谊啊!(出示后两句诗)谁来读读,指名读。

(评价:你的眼里有孤帆了。)

师:谁再来读?眼中只有孤帆了,能不能读出心里只有孤帆的感觉?你再试试。

师:很好。师范读。再来一遍(生齐读)。

【亮点:对词语的理解,不是就词解词,停留在字面上,而是像犁地一样,深翻下去,既理解了词意,又体会到了词语背后含着的意思和表达的情感。】

4.师:孟浩然的孤帆渐渐远去,渐渐消失了。李白还在望什么啊?

生:江水。哪句诗告诉我们?生:唯见长江天际流。

师:一起读一读。“唯见”是什么意思?只看见。对,只能看见江水了,为什么李白还不离开啊?

生:舍不得。这又是怎样的情啊?生:依依惜别、难分难舍。(板书:尽,情永在)

师:是啊,怎样才能读出难分难舍的感情?自己读看看。指名读。

师:帆尽了可情未尽啊,“碧空尽”和“天际流”降下来,延长来读就更有味道了。下面请一二组读。我仿佛看到了那如长江水般永不停息的深情。请三四组读。我仿佛看到了那如长江水般绵绵不断的厚谊。

师:男同学让我们一起送孟浩然。

(生读)这是豪壮的相送。

师:女同学你们也来送送他。

(生读)这是柔情的相送。

师:我的眼前是那一双双饱含深情的眼睛,我的眼前是那一个个翘首东望的李白。

(出示课件)

帆船渐渐远逝了,已成了帆影,李白没有离去,他望啊望啊,心中默念——

帆船渐渐远逝了,已消失在蓝天碧水的尽头,李白还不肯离去,他望啊望啊,心中默念——

帆船消失了,只剩下那滚滚东流的长江水,想起昨日种种,他踮起脚来,又在望啊望啊!心中再次默念——

【亮点:语近情遥,含吐不露。这两句诗中找不到“友情”这个字眼,却表达了何其深挚的友情。不合常理的“孤”与“唯”,充满主观感觉的“流”——依依惜别的深情巧妙地寄托在对景物的动态描写之中,一切景语皆情语。值得回味,值得再三品读!】

5.师:此时李白的心中在想些什么呢?让我们一起再来感受那分别的画面,边看边想。

帆尽了可情未尽啊!此时,李白一定有千言万语想对孟浩然说,拿起你手中的笔用几句话写出李白的心情。(课件:播放《送别》,学生写话)

出示:故人的船已渐渐远去,李白不禁想——

指名说:

a.孟浩然啊孟浩然,我多么希望你不要走。我们可以一起在这天下名楼饮酒作诗,吟诗作画。

师:那是多么惬意啊!

b.孟浩然啊孟浩然,虽然我不能和你一起去扬州,但我的心早已随你去了。我们的友谊就像这滚滚长江东流水。

师:情深意长永不停息。

c.孟浩然啊孟浩然,没有你相伴我怎么能开心呢?和你在一起的时光是那么美好又那么的短暂。

师:你道出了李白淡淡的忧愁。

【亮点:新课标强调“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这一教学设计让学生主动积极地思维,在心灵深处,他们充分发挥想象,走进诗境从而感受诗人心中依依惜别之情,达到与诗人“同情共感”的艺术境界,充分让学生表达心中的感受,让情感再度升华。学生身在课堂,却在想象中思接千载,视通万里。】

四、反复诵读,入诗境

师:这深深的情,这浓浓的意,化作了這首千古名诗。老师情不自禁想吟诵。师范读。生齐读。

师:这深深祝福,这依依不舍,这浓浓情意,像这滚滚长江水连绵不断。

师:你起来送送孟浩然,孤帆已尽,但祝福不尽,思念不尽。你们俩起来送送孟浩然,这情意像江水一样深,像江水一样长,一起读,老师也来送送孟浩然,全班同学,我们一起送送孟浩然。

【亮点:“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再次奏响,让学生带着这份体验走进文本,以读悟情,水乳交融,把悟诗情推向高潮——琅琅的书声回荡教室,浓浓的诗香萦绕耳际。】

五、拓展赏析,悟诗情

1.黄鹤楼的这一别,别出了李白与孟浩然的深情,别出了孟浩然与李白的厚谊。时隔一年李白仍久久不能忘怀,又为这次送别写下了一首五言诗。出示:

《江下行》/李 白

去年下扬州,江送黄鹤楼。

眼望帆去远,心逐江水流。

让我们一起读一读。轻一些,再来一遍。帆去远,心相随啊!多么的情深意长啊!我们再来读一读。我来读你们接。

2.滚滚长江东逝水,不思量,自难忘。如果你有机会登上黄鹤楼, 凭栏远眺,浮想联翩,面对滔滔江水,你一定会情不自禁想起两个人——李白和孟浩然,你一定会想起一首诗——《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你一定会再次深情地吟诵到——生齐读古诗。

【亮点:插上想象的翅膀,穿越时空来到黄鹤楼上,文字符号化为鲜活的画面。在琅琅读书声中,学生用心灵去拥抱语言,和诗人的心灵直接交流。生命如流水,别情如流水,无限关注依恋的眼光追随着消失在视野之外的孤帆远影,就化作水天与共,千古长存的长江巨流了。】

3.短短的四十分钟,我们一起感受了李白与孟浩然的真情,体会到友谊给我们带来的温暖与感动,其实,古诗词里,还有许多离别的佳作,希望大家下去以后搜集一些,好好读一读,好吗?

【亮点:让学生带着诗的余味,带者一份浓情轻扣诗歌的大门,享受读诗的乐趣。古人云:“天在山边,走近山边,天又远;月浮水面,拨开水面,月还深。”我们的教学就如这天边的远山,水里的浮月一样,永远没有明确的答案,永远没有永恒的标准,只有我们在语文教坛上不墨守成规、不照搬照抄,而是独特钻研、另辟蹊径、富有自己的特色,我们的语文教学才能涌现出永恒的生命活力。】

【课堂评析】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是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的一首古诗,是李白为孟浩然所作的一首送别诗。古诗通过描绘李白送好朋友孟浩然去广陵的动人场面,表现了友人间的依依惜别之情。古诗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蕴含着无穷的文化力量。但在古诗教学中如何彰显和让学生感受中华民族的力量,一直是一个难以突破的难题。而赵老师的这节课,让我们豁然开朗,倍受鼓舞。她的课堂教学以诗为凭借,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充分熏陶学生、感染学生,充分发展学生的思维和语言,给我们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赵老师课前开展古诗接龙活动,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走入文本,也为本诗定下感情基调。纵观整节课,有以下亮点:

一、反复吟诵,培植学习传统文化的兴趣

引导学生诵读是经典古诗词教学之根本,诵读是不可替代的融通语言和精神的言语感知活动,“读”是主线,是理解、感悟的前提,要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教学中赵老师通过让学生个别朗读、自由读、师生合作读等不同方式,全方位地接触文本语言。伴随着文字的流淌,加之细细地品味,学生对古诗的意境、作者的心境便了然于心,师生的感情产生了共鸣,在“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的琅琅读书声中,将李孟二人的离别之情推向了高潮,彰显了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

二、品词析句,感悟进入古诗作者的内心

古诗,语言凝练,意境高远,蕴含哲理,令人叫绝的文字背后,隐含着诗人内心丰富的情感。古诗教学,品词析句、深挖情感内涵是学习的关键一步。赵老师在教学古诗时,始终抓住一些关键字词,通过反复品读、回味来理解古诗,体会情感和感受作者用词之妙。如抓住第二句的“烟花三月”一词,问孩子们:你心目中的烟花三月是一种什么样的美景?再通过美丽的画面,让学生感受当时诗的意境,把送别时的阳春美景涂抹得格外浓郁,让学生透过简简单单的一个词感受文字背后李孟二人那份浓浓的情谊,从而感受人物的内心。

在学习这首诗的后两句时,更是抓住“孤帆”、“尽”等词,让学生理解诗的意思,感悟诗人的心声。“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看起来是在写景,但是却蕴含着一个充满诗情画意的细节。在此,赵老师没有就词释词,而是结合特定语境,深挖词语背后深含着的意思和丰富的情感,使学生深刻体会到“人在千里外,情在一送中”。

三、诵读质疑,体会诗人表达的情感

指导学生读中感悟,读中质疑,实现语感积淀,促进学生自悟自得,使学生在声、韵、情中自主学习。在诵读中进一步体会人物的内心情感,深刻领悟作品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比如:在“故人西辞黄鹤楼”中,赵老师对于“西辞”这两个字,是下了一番功夫的。对于“西辞”本身也是本诗的一个质疑点。有的认为告别了朋友往西边去,有的认为在西边告别,顺流而下到东边去。赵老师将一张有关长江黄鹤楼至扬州的地图展示在我们面前,让大家一目了然。“西辞”两个字充分说明孟浩然是從西边顺流而下到东边的扬州去。又如:在说到“孤帆”这个词时,赵老师说,大诗人也有出错的地方,大唐盛世,长江两岸应该是游人如织,千帆竞渡,为什么在诗人的眼里却只有一条“孤帆”呢?从而引导孩子们理解:在李白眼里,虽然江上有那么多条船只,但让李白望眼欲穿的只有孟浩然坐的那条船。真是千帆过尽皆不见,一心只为孟浩然。

四、留足“空白”,穿越时空合理想象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这首诗主要引导学生体会人物之间的依依惜别之情。但诗歌描写的意境离学生的生活有一定的距离,而且人物的情感非常细腻。例如,目送友人的船渐行渐远,望着浩浩荡荡的江水,此时李白心情激动,他会想些什么呢?给了学生无限的想象空间,让学生想象说话,在想象中与人物进行心灵沟通,产生共鸣,从而更好地体会诗歌意境,并将所接受的文化熏陶通过言语表达出来。学生身在课堂,却在想象中思接千载,视通万里。

五、拓展视野,在积累传承中升华情感

诗歌中的人物和描写的情景时空跨度太大,如何让学生在情感上与李白产生共鸣,也对孟浩然充满敬仰之情是个不太容易处理的问题。于是赵老师适度地把课外资料引入课堂,开阔学生的阅读视野,增加阅读的积累,感受古诗的源远流长,努力使课堂教学真实、朴实、扎实,让孩子真正学有所得。也使学生对两位诗人之间的深情厚谊的了解变得“充实”、“厚实”,对激发学生情感起到很好的推波助澜的作用。在“润物细无声”般的熏陶中,提升审美趣味,闪现智慧火花,提升语文素养。《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是一首脍炙人口的送别诗,通过此课的学习,激发学生进一步主动学习、积累更多送别诗的兴趣,把这些经典嵌在学生脑子中,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基因,最后作业的设计很好的体现了这一点。

古诗词教学——小学语文教学的难点,在赵老师和孩子们的互动中活化了教学过程,通过“解诗题——晓诗韵——明诗意——入诗境——悟诗情”的教学过程,重新焕发了古诗词的生命活力和人文精神,较好地体现了古诗词教学的特点,把孩子从生涩难懂的诗文中解脱出来,让古诗词教学既充满灵动飘逸、洒脱不羁,又洋溢书画香气,且蕴涵深情。

赵倩,湖北荆州市江陵县熊河镇小学教师。

猜你喜欢
孤帆黄鹤楼孟浩然
孤帆的影
春晓
舟中晓望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李白“孤帆一片日边来”当代歧释之新解
黄鹤楼上赏名联
难忘黄鹤楼
临江仙·远望
春晓
春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