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江鱼“上岸”记

2018-08-25 07:54汪枭枭
当代贵州 2018年26期
关键词:播州网箱遵义市

文_当代贵州全媒体记者 / 汪枭枭

为了保护乌江生态环境,遵义市播州区于今年5月依法取缔了乌江流域中所有的网箱鱼养殖,贵州的母亲河再现碧波荡漾的画面,网箱养鱼变成池塘循环水养鱼,实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今年5月,遵义市开展了声势浩大的取缔乌江网箱养鱼工作,在乌江流域的所有网箱被依法取缔,贵州的母亲河再现碧波荡漾的画面。网箱鱼退出乌江,是贵州化解人与自然的矛盾,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有效实践。

“污江鱼”之痛

乌江从遵义市播州区穿境而过,沿途留下了声名远播的“乌江豆腐鱼”,很多食客慕名而往。然而很多人不知道,支撑“乌江鱼”这一餐桌美味的是乌江流域堆积成山的网箱。

乌江流域丰富的鱼类资源为“乌江豆腐鱼”的生产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随着市场需求不断增大,网箱鱼养殖逐渐兴起。据遵义市播州区农牧局局长马富良介绍,网箱鱼好操作、产量大、价值高,上世纪80年代开始就有人在这里从事网箱鱼养殖,有的养殖户已经是乌江的“渔二代”。

自1995年开始,遵义市大力发展网箱鱼养殖,加上交通、物流条件的逐渐改善,这一经验很快在乌江流域的江河库区复制,全流域的网箱数量迅速增长。

播州区农牧局水产站站长周南雁告诉记者,乌江流域是西南地区最大的淡水网箱养鱼基地之一,仅播州区境内,就有近1000亩网箱养殖,养殖户的生活污水直接排入乌江、部分饵料和鱼类粪便沉入江底造成水体富营养化,乌江鱼成了“污江鱼”。

大面积的网箱养殖严重超出了乌江生态环境的承载能力,让贵州的母亲河不堪重负,人与自然的矛盾日渐凸显。如何变“矛盾”为“和谐”,成为乌江流域生态环境治理的一大难题。

再见,网箱鱼

2018年4月22日,中央巡视组对乌江库区网箱整治问题下发整改通知。

为保护好乌江生态环境,贵州省农业委员会于4月27日召开乌江流域网箱取缔攻坚会,明确要求5月15日之前全面清理乌江流域网箱。

播州区乌江流域网箱绵延近百公里,网箱鱼存量800多万斤,要在15天内转移存量拆除网箱无疑是一个巨大的工程。为了如期完成拆除任务,播州区从各机关单位抽调300多名工作人员协助工作,邀请第三方机构对渔民的基础设施进行评估赔偿,与各地公司签订存鱼收购合同,最大限度地保障了渔民的利益。

乌江的网箱能够在短期内全部拆除,与近年来贵州实施大生态战略行动、生态环保观念深入人心密不可分。马富良告诉记者,在前期的宣传动员工作中,工作人员向当地渔民细算环保账,得到很多渔民的理解和支持。在乌江从事网箱养殖10多年的渔民朱大生告诉记者:“总书记都说了要保护生态环境,我们的损失也得到了补偿,肯定要支持工作。”

“2017年播州区渔业生产总值4.4亿元,这次共拆除网箱300.49亩,将减少3.3亿元的渔业产值。”播州区副区长付康告诉记者,网箱鱼养殖是乌江库区渔民的主要收入来源,但是还乌江流域一江清水,是播州区义不容辞的责任。

初夏时节再到乌江,昔日江面上的杂乱无章和鱼腥味都已消失殆尽,江面上碧波荡漾。周南雁告诉记者,除了生态环境保护,拆除网箱更大的意义在于全面提升了乌江的水质。

乌江鱼变“跑道鱼”

乌江鱼是通过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的水产品,是播州区的一张名片,网箱拆除了,食客们还能吃到乌江鱼吗?6月6日,位于播州区鸭溪镇的一处低碳高效池塘循环水养殖基地消除了记者心中的疑虑。

所谓池塘循环水养殖,就是在传统池塘中修建水槽,利用气提式增氧推水让“死水”流动起来,为水槽中的鱼提供足够的养分。由于推水设备的作用,每次喂鱼的残饵及鱼类粪便都被推到水槽的另一侧,只需启动配套的废弃物收集处理设施,污染物便传送至沉淀池,经过充分沉淀净化后,净水返回池塘,沉淀物则用于旁边的经果林和花卉种植基地施肥,如此构成一套绿色环保生态的循环系统。

2017年6月,从事交通运输工作的赵敏看到乌江流域一批又一批网箱被拆除,她就从重庆水产总公司引进了池塘内循环养殖系统,成立满塘欢渔业发展有限公司,于去年10月投入养殖。

这套设备中,由于推水设备的作用,水槽中的鱼需要不停地游动,这样生长的鱼被称为“跑道鱼”,相比网箱养殖的鱼肉质更好。原本在乌江从事网箱鱼养殖的朱大生了解到这样的新型设备,于5月9日将自己的5万多斤鱼转运到赵敏的基地进行合作养殖。

“以前吃喝拉撒都在河上,我们也知道污染环境,但那时候还不知道有这样的新技术。”朱大生告诉记者,拆除网箱的时候,很多渔民都把存鱼卖给政府进行生态增殖,或者卖给外面的收购商,但是他相信这样的循环水养殖肯定会成为未来的一个方向,决定把水里的鱼搬到岸上养殖。

乌江是长江一级支流,是贵州重要的生态屏障,保护好乌江生态环境对于积极融入长江经济带意义重大。图为网箱拆除前(上图)后(下图)乌江江面对比。(王正庆 / 摄)

在乌江养鱼,水是活水,鱼却被禁锢起来,而且污染环境。传统池塘养殖,在一潭死水中鱼生长不好,水质也越来越坏。用赵敏的话说,循环水养殖就是“给乌江鱼一个干净的家”,可以实现节地、节水、节能、减排的作用。

目前满塘欢循环水养殖基地共有5个水槽,年产鱼25万斤左右。播州区乌江镇、乐山镇、石板镇也在大力建设循环水养殖设施,水产品年产量预计可达150万斤。“现在鱼的产量减少了,但质量提升了。”付康说,“我们保住了乌江鱼这个品牌,也让老百姓能够在餐桌上吃到更有味道的乌江鱼。”

猜你喜欢
播州网箱遵义市
超越函数ex,lnx与几个导出函数公式及应用
水产养殖网箱清污专利技术概述
遵义市关工委:围绕示范抓巩固“五好”组织显活力
雅安市关工委到遵义市考察学习
作品选登
播州区老年大学启用微课堂新模式
论万历朝播州杨氏土司之覆灭
习近平总书记在遵义市枫香镇花茂村考察
播州杨氏土司军队建置概论
网箱养殖瓯江彩鲤鲪鱼技术浅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