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析当代藏语文学的现代转型

2018-08-25 17:21卓玛扎西
西部论丛 2018年5期
关键词:当代转型

卓玛扎西

【摘 要】 1949年解放后,藏语文学也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在此之后创作的人们称作当代藏语文学。藏语当代文学对应的是其传统文学,可以说藏语当代文学是从传统文学转型而来的,其中作家、写作目的、写作理论、主题思想、读者队伍等方面,都发生了现代转型。本文着重探讨这方面的问题。

【关键词】 藏语文学 当代 转型

从概念的角度而言,藏语文学是藏族文学的下位词,是构成藏族文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前几年,在文坛上,还是在学术界一直有什么是藏族文学的争论,对此到目前为止没有一个明确的答案。今天在这里探讨的命题非常明确,就是藏语文学,即写作的语言载体是藏语文,也就是说用藏文写出来的文学作品,我们称之为藏语文学,藏族人自己有时候从主观角度出发,称她为母语文学。关于当代藏语文学,其开始的起点应该是1949年,到目前为止经历了六十多年了。藏族当代文学的概念,其对应面是藏族传统文学,也就是说1949年以前的藏语文学。而藏族当代文学,是对藏族传统文学的继承和发展,是在完全不同的历史环境和时代背景下产生的文学,它体现的是新的时代背景下藏族人民运用自己的民族语言文字,进行创作,反映藏族社会变迁的一种新文学。传统文学和现代文学,兩者之间既有传承,又有区分。

藏语文学的现代转型问题,是一个值得关注和研究的问题。从传统走向现代,文学构成的内在要素和外部环境都发生了很多本质的变化,比如作家、写作目的、写作理论、主题思想、读者队伍等方面,都发生了现代转型,这样的转型是时代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藏语文学发展的自身规律所决定的。下面尝试做一些具体的分析:

一是作家身份的转变是藏语文学现代转型的最主要的先决条件。

由于历史上,藏族属于全民信教的民族,再加上传统的知识分子大多数属于出家僧人,所以藏族传统文学,尤其是传统作家文学的作品,可以说90%是出自出家人之手。由此可以看到的一个事实是藏族传统文学的主力军是僧尼,而不是凡夫俗人。自从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西藏和其他藏区开始进行了民主改革,实行了现代国民教育,普及了现代教育,具有藏语文表达能力的新时期知识分子逐渐成长,在普通百姓中开始出现了大量的具有一定文化程度的人,他们的成长,改变了藏族传统知识分子人群的组成结构。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藏语现代文学的作家队伍结构也发生了变化,经过几十年的发展,藏语当代文学的作品,90%是出自非出家人之手,其创作的主力军是凡夫俗子。由此得出的结论是,从传统文学转变为当代文学的很鲜明的一个标志是作家身份的转变,即从出家人转变为凡夫俗子。

解放以后,尤其是改革开放以后,经过十几年的不断耕耘,藏族藏语作家在文坛上崭露头角,如雨后竹笋般地出现在新时期的文坛上。上世纪80年代,是藏语文学发展的一个最好的时机,在当时改革开放的大好时代背景下藏语文学异军突起,一大批藏族青年作家顺应时代发展潮流,脱颖而出,进入到藏族当代文坛的主力阵容,如霍端智嘉、多杰仁青、克珠、吴坚多杰、桑吉、热贡多吉卡、恰嘎多杰才让、恰嘎旦正、南色、角巴东主等,这个颇有声势的领军团队的出现,为藏语现代文学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标志着藏语文学形象在新时期的崛起。改革开放30年后的今天,这些知名作家已步入中年,虽然他们中的大部分作家已不再从事文学创作了,但在他们的影响和引领下,而一个既有传承、又有创造,颇具创作实力和潜质的藏族青年作家队伍正在逐步形成,预示着多藏语文学新的活力与希望,标志着藏语文学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新一代的少数民族青年作家大都出生于70后、80后,并大都受过高等教育,其中有一批小说家和诗人同时又是学者和文学研究者,在文学显得比较边缘的当下,他们的文学追求往往具有自觉意识,如拉先加、赤桑华、云才让等。这些新一代的作家们,与他们的前辈相比,现代知识更加充足,视野更加开阔,他们立足于急剧变革的时代生活,作品具有鲜明的时代感和民族大爱;各自记载着本民族历史文化与现代文明的碰撞变迁,是不同民族当下生存状况与精神的生动描摹;他们注重生态,向往自然,在人与自然、人与动物的描写中显示出独特优势;其作品富有朝气、洋溢着青春气息及真挚的情感,同时具有不同民族的不同心理特征。

二是写作目的的转变是藏语文学现代转型的最鲜明的一个特点。

任何一部文学作品的创作,其动力是作者最初的创作目的。由于藏族传统文学的作者大部分是出家人,这就决定了很大一部分创作者,创作的目的不是为文学而文学,而是为了阐释佛教教义而进行文学创作,文学在他那里成了教义阐释的一种工具和方式,其终极目的是向读者传播佛教教义。这一点可以在历史上遗留下来的庞大的文学作品中可以推断出来,这些作品即是文学作品,也是佛教经典。比如说藏族传统文学作品中,最主要的几部作品,如《萨迦格言》、《米拉日巴道歌》、《讯努达美》、《西藏王臣记》等,虽然从题材上看具有文学性,尤其是与诗歌相接近,但具体去考究这些作品的作者身份,再去考究作品的核心内容和主题思想,均具有浓郁的宗教氛围。由此能够推断出,传统文学的作者首先是个佛教徒或僧人,他创作这些作品的目的也不是为了创作接近百姓生活的作品,而是表达或传达佛教教义,这样的传统一直约束着藏语文学的健康发展。

当代文学,就改变了这一做法,在一定程度上文学与佛教隔离开来,让文学回归到其本位上,这是一个很大的转变。随着现代教育的普及,藏语文学的作家身份发生了改变,从而间接决定了文学从原来的具有浓烈的出世思想的主题表达中解脱出来,作者的笔尖开始转向了具有入世思想的作品,他们写作的目的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很多作者开接触了“真正”的文学,从自我和内心出发,从生活和本质出发,创作了大量的文学作品。

三是写作理论的转变是藏语现代文学转型的成功因素。

藏族传统文学,虽然有很多优秀的民间文学和其他载体的文学作品,但大部分诗歌创作,具有很鲜明的印度诗歌理论经典《诗镜》的特点,遵循了其中的一些理论方法,不管什么题材的作品,都可以写成《诗镜》式的文章,包括一些看似像小说的作品。在这样的理论前提下完成的传统文学作品,很难走进普通读者的生活中,他们所写的文章,需要依靠解读和学习,才能掌握其中的意思。

而当代藏语文学,在一定意义上与现代国外和国内的一些文学理论相接轨,无论是写作语言上,还是在写作题材上,均与传统文学有所区别。由于作家身份的转变,教育背景和知识结构的转变,藏语当代文学作家们开始接触了大量的汉语文学和国外文学,他们在其他民族的文学那里吸收了大量的现当代文学的营养成分,从写作理论到方法,语言的应用,人物的塑造,结构的铺设,情节的设置等,均有了很鲜明的现代文学的特点,他们的书写从某种意义上与国内外的现代文学接上了轨,步入了正真意义上的现代文学的创作之路。

四是作品主题思想的转变是藏语文学现代转型的一个鲜明的变化。

作家所处的历史条件和时代背景,一般会反映在其创作的文学作品中来。藏族传统文学的主题思想,受到了藏族社会中的主流意識,即佛教的影响,很多作品的主题是无常、因果报应、无我、缘起性空等佛教的一些终极思想,这种主题,仅从文学作品的角度而言,具有一种对现实生活和人生认识方面的单一性和回避性等特点。尤其是一部作品想表达的终极思想方面,佛教原本是个出世主义者,它所有的作品的终极表达也会围绕这个主题曲铺设和展开,这一点在藏语传统文学作品中也表现的非常鲜明。

这种传统的主题思想,到了当代就发生了一些转变,当代藏语作家开始倾向于一些具体社会问题和人类本质等方面的思考,他们创作出来的大部分作品的主题开始有了很鲜明的入世思想的特点,他们关注人与人的关系,人与社会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人与自然之间联系等,有矛盾,有迷茫,有徘徊,有醒悟。尤其是二十一世纪的文学在全球化文化高潮的冲击之下,面临着对民族文化体系和自身文化身份的肯定与变更的矛盾,多元文化主义倡导的文化观念在这个大背景下提出了“承认文化的多样性、承认文化之间的平等和相互影响”。并且强调关注少数民族和弱势群体,强调历史经验的多元化,终极达到文化平等、种族平等和宗教宽容的目的。多元文化主义实际上为我们的文学提供了一种汲取多样态的民族文化资源和营养,从而在文学乃至文化创造上呈现出一种多元化、丰富化和别开生面的特质能力的“宽容”思想。

五是读者队伍的转变是藏语现代文学转型的基本保障。

古代藏族社会,由于历史条件的影响,很多人是文盲,不识字,所以作者创作出来的很多作品,只流行在少数的识字人群中,可以说普及面非常有限。1949年解放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整个藏区的现代教育开始普及开来,很多人开始走向了校园,接受了现代教务,实现了脱盲。藏族人口中,能依靠藏语文实现阅读的人越来越多,他们更加喜欢去读一些同时代人所著的文学作品。这样,藏语文学有了数量相对比较庞大的读者群,他们追捧母语作家们,成为藏语文学创作的动力。近几年,藏语文的出版物数量急剧增加,据相关研究学者的统计与分析,在种类繁多的出版物如宗教、历史、政治、教育等作品中,文学读物的销售量一直居于名列前茅,这也间接说明了藏语文学的读者队伍开始趋于稳定。

总之,藏族当代文学的母语创作经历了与母语文化的脱离漂泊与回归过程,今天正在文学标榜的精神内在性和本民族历史踪迹的寻觅中走向多元建构的和谐文化理念。许多作家在边缘化的创作中表达对人的生存环境和生存状态的终极关怀,并以自己言说的方式,抵御全球化的文化冲击,肯定民族文化的价值和确认自己的文化身份。箸者着重从对母语文学的陌生、消解以及游离于民族文化本身的话语权威的批评进行解读与阐释,倡导以多元文化主义文化理念搭建对母语文学的关注与平等对话的平台。

【参考文献】

[1] 王泉著[M]《中国当代文学的西藏书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2012.9

[2] 拉巴群培著[M],《现代文学》民族出版社,2005.10第一版

[3] 恰嘎.多杰才让[M],《藏族文学史》西藏人民出版社,2009.11第一版

[4] 南色著[C],《藏族当代文学研究》民族出版社,2009.7

猜你喜欢
当代转型
统筹发展和安全,加快转型升级
揭示数字化转型的内在逻辑
赋能:教研转型中教研员的应然追求
当代中国芭蕾舞剧的民族化探析
论室内环境设计中的三个转向
关于当代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和发展分析
论卢卡奇的物化理论及其对当代中国的启示
“《当代》文学拉力赛”2016年第五站读者来信选登
新时期旅游转型发展思考
《当代》背后的当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