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文化对人的作用看发展农村文化大礼堂

2018-08-27 17:27张晓玲
文理导航 2018年11期
关键词:大礼堂礼堂农民

张晓玲

【摘 要】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深入发展,对全体人民的文化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中国人口的城乡结构看,2017年城镇常住人口8亿2345万人,乡村常住人口5亿8973万人,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重(城镇化率)为57.35%,提高農村常住人口的文化素质尤为重要。以“文化礼堂、精神家园”为主题,建设集学教、礼仪、娱乐于一体的综合性农村文化礼堂,使其成为农民群众开展文化活动、丰富精神的家园,全面提高农民素质。

【关键词】文化的作用;农村文化礼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十九大报告作出的重大判断。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基本实现现代化,再到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战略安排。从现在到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农业农村是短板。脱贫攻坚,“三农”是重点。十九大报告提出,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解决“三农问题”除了要发展农村经济、提高农民收入,还要培育有文化、有素质的新型农民,发挥亿万农民建设新农村的主体作用。

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一般不是有形的、强制的。人们总要在一定的文化氛围中生活,包括家庭的、学校的、社区的、企业的等。文化氛围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却无时无刻不在影响人们的思想和行为。人们可以通过参加健康向上的文化活动积极主动的接受文化熏陶,而文化活动离不开物质载体。农村文化大礼堂就是农民积极主动接受文化熏陶的一个重要的物质载体。发展农村文化大礼堂首先要在文化特色鲜明、人口相对集中、经济社会发展基础较好的中心村、历史文化村落、美丽乡村精品村或特色村建成文化礼堂,选择群众便于聚集、环境相对优美的村居主要区块进行规划建设有一定规模的礼堂,配有舞台,能够满足农民群众举办文化节庆、文化仪式、文体活动以及村民议事集会等功能需求。

人们从事文化活动,如阅读文学作品、欣赏艺术表演、参加体育活动等,都可以潜移默化的或得到思想启示、精神的享受,或产生思想的困惑、精神的失落。文化大礼堂的硬件设施建设好之后,要围绕“文化殿堂、精神家园”的要求,进一步提炼文化礼堂的功能与定位,要把传承传统文化、弘扬主流价值、丰富文体活动等主要功能有机结合起来,把农村文化礼堂打造成传播现代文明,弘扬主流价值的新平台,展示村庄形象的新窗口,传承传统文化的新载体,普及科普知识的大课堂,农民文体活动的主阵地。在功能定位上要处理好“思想性”与“娱乐性”的关系。

文化影响者着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浙江省金华市金东区杜宅村目前为金东最大的文化礼堂。灯光、音响、桌椅等设施齐全,建有特色民俗文化展厅、积道讲堂、农家书屋、电子阅览室、文化长廊、文化广场等,展示风土人情、传统文化,十分注重文化大礼堂的“思想性”。俗话说“远亲不如近邻”,但是以前经常会看到邻居之间为了一些小矛盾恶语相向,甚至大打出手。现在村民们在劳作之余或在文化大礼堂内看看书、聊聊天,或在文化长廊、文化广场一起散散步、跳跳舞,增进了彼此的感情,邻里之间呈现出彼此尊重、互相帮助、其乐融融的好现象。我国农民虽然解决了温饱问题,但受教育难的问题仍未从根本上得到解决。对于大多数农民来说,系统的接受学校教育显然是不可能的,文化大礼堂内设的图书馆这座“没有围墙的学校”,具有全民性、灵活性、多样性、终身性的特点,阅览室内摆放了多种科技类、优秀传统思想类、法律常识类等各种图书,同时在文化大礼堂内举办宣传科普展览、提供农业科技点对点信息服务、开展技术培训班等,从而影响农民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帮助农民提高文化、掌握技术、学会经营、遵纪守法,促进了农民的全面发展。

文化大礼堂除了注重“思想性”,也非常关注“娱乐性”。为丰富村民文化生活,繁荣本村文化,文化礼堂组建了合唱队、舞蹈队、民乐队、篮球队、民俗表演队、乒乓球队、健身气功队等8支文艺队伍,新建了礼堂文化健身广场,安装了单杠、双杠等健身器材,组织开展农民拔河、唱歌比赛、广场舞比赛等等群众性自娱自乐活动,丰富了农民的精神世界。自2014年杜宅村文化大礼堂开堂以来,在文化礼堂举办丰富多彩的文化艺术活动,先后举办了与温州文化走亲文艺演出、金东区文化礼堂巡回演出启动首站、全区“非遗”展示活动、文化下乡活动、写春联送福活动等等,最让村民得实惠的是婚俗庆典礼仪活动,从2014年至今已经举办了50多场,很受老百姓欢迎,得到了村民的积极拥护和热情的参与,增强了农民的精神力量。

总之,建设文化大礼堂,是实现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内在要求,有利于人民群众广泛享有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构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关键环节;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载体,有利于把优良的文化传统、积极的价值追求以喜闻乐见的形式传递给农民,形成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时代化、大众化的良好文化氛围;是满足广大农民群众文化需求的可靠平台,有利于满足广大农民群众多样化、多层次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改进农民群众的思想观念、生活方式;是深化“乡风文明进万家”活动的具体举措,有利于巩固和深化“乡风文明进万家”活动,引导农民形成健康向上的精神文化风貌。

【参考文献】

[1]谢琳.浅析农村文化礼堂建设的思考与实践.参花月刊,2015(6):136-137

[2]高艳.农村文化礼堂建设的现实意义,中国论文网

猜你喜欢
大礼堂礼堂农民
耕牛和农民
重庆市五届人大三次会议1月11日至15日召开
重庆市政协五届三次会议1月10日至14日召开
农民
重庆市人民大礼堂音频系统的改造
普通礼堂建声环境的技术改造
全国最美的10所高校礼堂
一声雷响
大礼堂的变迁
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成员已达1200万(等10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