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禾:关于乡村的诗歌写作

2018-08-28 07:10龙凡
北方文学 2018年21期
关键词:乡村底层意象

龙凡

摘要:某大型期刊的编辑身份时常盖住了谷禾的诗人身份。出身于河南农村,自小在淮河平原大村子里生长的他,对乡村生活有着深刻的体验,对激情的偏重,对真实的追求,写出了乡村的美好与宁静,也写出了城市的真实与残酷。

关键词:底层;乡村;意象

一、谷禾和他的诗

谷禾,1967年出生在河南一个叫大周庄的村子里。一个人多地少的大村子,村子里的人曾被饿死过半,在这样险恶的环境里,谷禾小时最大的梦想就是能够吃饱,带着这样的童年体验,他给自己取了“谷禾”这一笔名。生于乡村,长于乡村。数千年来的乡村光阴是缓慢而艰辛的,而今,拆迁与空心村等词语充斥着眼球,也在谷禾心中埋下了诗的种子。

在海子于山海关卧轨之后,“麦子诗”充斥在各类期刊上,谷禾也开始创作第一首诗——《一颗麦子停在我们的掌心》。从日常可接触到的“麦子”出发,诗人谷禾开始了“乡村题材”的写作。诗人伊沙说:“我认为谷禾是中国最好的乡土诗人”,给予了其很高的评价。

“底层”这一筋脉一直以来都伴随着谷禾的诗歌,随着年纪阅历等增长,对诗歌的研究不断深入,谷禾更加注重对于细节的描写,努力挖掘各种微小事物的独特价值,同时不断也确保诗歌的美感生成不会被审美疲劳所掩盖或者破坏。

例如《树疤记》,以树疤为主要意象,通过写时光和大自然在大树躯干上留下的痕迹,诗人谷禾试图探索生命内部的秘密,并且将秘密当作了此生只此一次的丰饶馈赠,生命的记忆、时间的年轮像一幅画卷在读者面前铺展开来。谷禾极力叙述时间年轮的压痕和无言的诉说,将年轮当作了来自乐与怒一轮又一轮的生命勋章,树干就像骨头,坚强无畏,伴随着生命中唏嘘的柔软细腻来应和着骨头的铮铮作响。在《白纸黑字》中,也可窥见诗人强大深厚的诗歌内力,文字在分行之后所产生的力量变成一种心气的颓势。《一个人在路上走着》这首诗中,有一种生存孤独,或者是诗人自己,或者是我们自己,或者是身边擦肩而行的人,充满了暗示,真实,悲悯,它使我们的心受到更深刻的震慑,可见,一首好诗并非是逃避现实,相反,它要表现的是更强烈更内在的“心灵现实”。惟有如此,我们才会更热烈的珍惜不起眼的俗世之爱。

二、乡村题材的诗歌写作

谷禾诗歌的两大基石分别是田园和城市,田园指代的是怀旧情怀,而城市则立足于现时。

(一)田园:乡村体验

一千多年前,陶渊明感叹:“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陶渊明的“田园危机”更多的是指向精神层面,而谷禾的“田园危机”更多地是指向现实。

写下《关于蝴蝶》后还不够,他还用十八种方式描述蝴蝶,马蹄、旷野、山谷、村落。诗歌《发如雪》中,“这时万家灯火寂然,转过身去,/树木,房舍和山峦依次出现,执手相牵着”,田园意象的设置,处处表现了谷禾对于豁达淡定的诗意追寻,还有流水、月亮、星星等等都是谷禾诗歌筵席上尊贵的客人。刘双红曾经写过一首《旅行中,和诗人谷禾谈起往事》,“我们直接进入晒场,麦地,村庄和炊烟/湖南与河南,儿时的村庄/相似得让我们惊讶——/放牛,打猪草,收鸡粪/池塘里捉鱼,划破膝盖/树上摘桃子跌得鼻青脸肿”,“在烈日下,赤膊捉棉铃虫/披着蓑衣在雨中放牛/过年时的猪头,羊脚,鲢鱼和/五分的压岁钱/夜里爬去生产队的田地里偷萝卜”,这是诗人小时的乡村体验,如此美好悠闲的田园生活。而这一切已是旧时幻影,再美好也与当下无任何交叉点,诗人描绘得越是美好,越是叫人惋惜美好的生活的消逝,而面对残酷的现实,让诗人谷禾发出了如此扼腕叹息——“树杈间的鸦巢、坟墓、星星、虫鸣、待拆的农舍/都消失殆尽了”(《散步诗》)。

谷禾深知,中国诗歌乡村书写仍然停留在对于乡村外部表整的描写中,并没有完成对于传统乡村诗歌书写的超越。而这个时代需要的并不是一个见证乡村田园生活破灭时大发同情、痛惜之情之人,而是作为来自乡村的捍卫者,承担起自己的责任,写出属于这个时代的乡村诗歌。

(二)城市底层

田园生活已成颓势,从潮流中抽身而出的谷禾写城市的诗歌也相当多。《朝南的窗子》写小区家庭生活,《老王咖啡馆》写剧作家开咖啡馆的故事。地铁,则是谷禾诗里最真实的城市景观。“从地铁口吐出来的人们,低着头,行色匆忙/一边在朋友圈里刷着存在感”(《下班途中,过地铁北运河西站》),可谓一幅时代速寫;“地铁站在北运河的黑暗中闪着灵光”,既是眼前实景,也是诗人心象的映射。对于每天都在打交道的地铁,对于他来说,作为工业革命的产物,地铁具有无法消失的陌生性。

伴随其整个童年的乡村生活,以及十四年的乡村教师生活深深影响着谷禾,但是我们所看到的现实是,很多乡村都已经消失了,而剩下来的,更多的是一具空壳,要不就正在经受着进一步的侵蚀和破坏,或者只是被重建成一个拙劣的复制品安置着。随着工业文明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人进城务工,相当一部分人成为了城市生活的底层,谷禾写过很多关于城市底层生活的诗歌,其实这也应该纳入谷禾乡村诗歌之中,集贸市场的小贩、装修工、送奶员等等,这些出现在谷禾笔下的主人公是乡村生活的迁移者,他们把各自的乡村背到了城里,诗人的高明之处,就是在城市生活的残酷中发现了现实的诗意之美。

三、诗歌的意义

谷禾认为只有当你与故乡有了距离时,你才能看清它的全貌,才能明白它的位置,也才能够找到自己的位置,才能对关于“我们从哪里来?我们是谁?我们到哪里去?”的终极追问做出兼具独特性和普遍性的回答,通过诗歌将生命包含着的深邃伦理揭示出来,也才能够揭示出日常生活和现实历史的神奇。“城”与“乡”之间构成了一种纠结、缠绕、龃龉的关系,现实中的大多数人,正是在这种矛盾的作用力之间生存、游移的。许多的诗歌写作所处理的也是这一主题,当然在此过程中有着不同的取 向,有的将乡村塑造为纯美的、乌托邦般的存在,有的则对现代都市、现代文明充满艳羡,徜徉其中乐而忘返,有的则对乡村与都市均持激烈的态度,但最后却发现茫无所从、不知归处……

所谓诗歌的意义,有一点毋庸置疑,诗歌所带予人类所有助益中,最为珍贵一点就是发现幸福,以及培养发现幸福的能力,诗歌的主题只有一个,那就是同哲学以及其他人文社科都相同的“对于人类自身或他物命运的极大关注和关切”,诗歌不是物,它的本身就是一种情怀,一种操守,一种以精神状态为方式的表达,一种以态度和立场为辅助的流露。诗歌本身就是幸福、爱与希望和痛苦、忧愁与矛盾的多元结合体。诗歌所唯一与众不同的就是它拥有一个主题,可能是诗名,也可能是不知隐藏在诗中哪个角落的一句话,总之它是有主题和核心精神的,它也正是凭此才得以引导人们探寻生活的幸福和意义。而谷禾,他的生活就是一首海德格尔般的长诗。只要他睁开眼,这诗就重新从短暂的停顿中苏醒过来,继续龙飞凤舞般地在纸上写下无数流光溢彩的诗句。只要他活着,诗歌的创作就不会终止,诗意的生活就永无尽头。

四、结语

在谷禾的诗歌里,我们看到了乡村和城市的变迁,也看到了他从乡村迁移至城市的轨迹,乡村和城市两个地点一个是农业文明主导的乡村社会,一个则是光怪陆离的都市,二者之间血脉相连,互为映照,相互依存,这样的文化冲突构成了谷禾的基本处境,乡村构成了谷禾成长的一种背景和底色,而城市则构成了现实生活内容,承载了谷禾对于生活的梦想和追求。

参考文献:

[1]谷禾.谷禾的诗[J].北京:诗探索·作品卷,2008.

[2]杨碧薇.荒芜田园中的守望[J].北京:文汇报,2018.

[3]王士强.诗歌与真实——论谷禾[J].北京:诗探索·理论卷,2017.

猜你喜欢
乡村底层意象
航天企业提升采购能力的底层逻辑
浅析当前乡村财务管理模式的
小学生好奇心与创新意识的潜在联系
话剧《乡村》
MSU:东兰辛“乡村”里未来的公关小姐(三)
“玉人”意象蠡测
回到现实底层与悲悯情怀
中国底层电影研究探略
《活着》的独特意象解析
略论“底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