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尿酸水平与非痴呆性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的相关性研究

2018-08-29 01:39刘红田丽张忠波宋彦丽
中国卒中杂志 2018年8期
关键词:血管性脑血管病血尿酸

刘红,田丽,张忠波,宋彦丽

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vascular cognitive impairment,VCI)是指各种脑血管病变引起的从轻度认知功能障碍到痴呆的一大类综合征,目前认为其主要有3类,包括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VaD)、非痴呆性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VCI with no dementia,VCIND)和伴有血管因素的阿尔茨海默病(混合性痴呆)。其中VCIND是指未达到痴呆标准,但已有认知功能障碍的脑血管病患者或未发生卒中的具有危险因素的人群,其具有VaD早期的重要临床特征[1]。VCIND认知功能障碍程度轻,并且具有可逆转性,因此研究VCIND发生的危险因素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和社会价值。尿酸是人体内一种天然水溶性的抗氧化剂,同时它又具有促氧化作用。近年来发现,血尿酸水平与认知功能密切相关[2-3]。因此,本研究旨在探讨血尿酸水平与VCIND的相关性,以期为VCIND的预防提供科学依据。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研究纳入2016年1月-2017年10月河北省邯郸市第一医院老年科VCIND患者100例作为病例组。纳入标准:①颅脑磁共振成像示有直径<2.0 cm的深部病灶者;②伴有认知功能下降(主诉有认知功能减退症状或客观检查有认知功能损害的证据);③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疾病分类》第10版的诊断标准判断不能诊断为痴呆;④日常生活能力量表评分≤23分。排除标准:①Hachinski缺血计分表<7分;②24项汉密尔顿抑郁量表<8分;③耳聋、失语、严重抑郁焦虑等不能配合完成相关神经心理学评估者。对照组为同期年龄、性别相匹配的认知功能正常者100例。入组标准:①没有记忆力减退主诉,没有严重躯体疾病,配合检查;②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MMSE)总分≥27分;③临床痴呆评定量表评分为0。排除标准:心、肝、肾、肺疾病,头部外伤史,特殊药物服用史等。

1.2 临床资料 收集这些研究对象的临床信息,包括基线信息(年龄、性别、受教育年限等)和既往史(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卒中等)。并对其进行MMSE评分,最高得分为30分,分数27~30分为正常组,分数<27分为认知功能障碍组[4]。

1.3 血尿酸水平检测 所有研究对象禁食8~12 h后空腹抽取静脉血,检查前未使用别嘌呤醇、促尿酸排泄药、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等,6个月内未服用利尿剂,于本院检验科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尿酸水平。

1.4 统计学处理 所有统计学分析用SPSS 20.0软件进行分析。对于定量资料,如果符合正态分布,用()表示,两组间比较用t检验;如果不符合正态分布,用中位数和四分位数间距表示,两组间比较用秩和检验。对于定性资料用频数和百分比来表示,两组间比较用卡方检验。同时以VCIND作为事件发生,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进行混杂因素校正,分析血尿酸水平与认知功能障碍的相关性。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临床信息比较 两组研究对象在年龄、性别比例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VCIND组的受教育程度高中及以上所占比例较低,MMSE评分较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既往病史中,VCIND组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卒中病史的比例均较高,血尿酸水平亦较高,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1)。

2.2 多因素分析结果 以VCIND作为事件发生,将单因素分析中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受教育程度、既往高血压、高脂血症、卒中病史均与VCIND无相关性,既往糖尿病史与VCIND存在相关性,血尿酸水平与VCIND亦存在相关性,即血尿酸水平每升高10 μmol/L,VCIND的发生风险升高1.1倍(表2)。

表1 两组研究者临床信息及血尿酸水平比较

表2 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3 讨论

VCI是由脑血管病危险因素(包括高血压、糖尿病和高脂血症等)、明显的脑血管病(急性脑梗死和脑出血等)或不明显的脑血管病(脑白质疏松和慢性脑缺血)引起的从轻度认知功能障碍到痴呆的一大类综合征[5]。VCIND是处于认知功能正常和痴呆之间的过渡状态[6]。因血管因素是可控制的,对于VCI患者进行早期干预治疗可以降低其发病率,并阻止其进展为痴呆。

尿酸是人类嘌呤碱和核酸代谢的终产物,参与过氧化氮的代谢,是一种天然的抗氧化剂和内源性过氧化氮、羟基、氧自由基、螯合转移铁等金属离子清除剂[7]。尿酸生成过多或排泄较少,均易使尿酸水平升高,导致心脑血管病发生。2014年的一篇Meta分析表明在矫正了其他脑血管病的危险因素以外,高尿酸能够增加卒中的发生率及卒中后死亡的风险,且为脑血管病的独立危险因素[8]。研究表明高尿酸与高血压、慢性肾脏病、代谢综合征及糖尿病、脑缺血和脑动脉粥样硬化等疾病有关[9-13],上述疾病既为脑血管病的高危因素,同时也促进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但是尿酸与VCI的相关性目前研究结果仍不一致。David J.Schretlen等[14]研究发现老年人血尿酸水平的增高增加了VCI的发生率;Tracy D. Vannorsdall等[15]研究显示,尿酸水平增高与脑白质缺血及其导致的认知功能障碍有关系;而鹿特丹的一项横断性研究表明,高尿酸与脑萎缩及认知功能下降有关[16]。最近的一项Meta分析表明,在既往存在心血管疾病的患者中,尿酸水平与10年后认知功能障碍存在负相关性,这可能是因为尿酸参与氧化应激反应,从而减轻认知障碍的发生[17]。汤宝海等[18]发现血尿酸水平越高,认知功能障碍越严重。本研究发现了与之相类似的结果,血尿酸水平与VCIND存在相关性,血尿酸水平每升高10 μmol/L,VCIND的发生风险升高1.1倍。

那么,尿酸是如何导致认知功能障碍的呢?目前研究认为,可能有以下两种机制。一方面,尿酸可能通过损害内皮细胞功能及血管内皮紧张度,加重脑部缺血程度[15]。另一方面,一氧化氮是人体内皮细胞合成的重要物质之一,能舒张血管,抑制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抑制血小板凝集及释放活性物质;尿酸通过增加促氧化剂物质蓄积而导致内皮细胞功能损伤致一氧化氮生成减少,增加脑白质缺血,进而导致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19]。

本研究发现血尿酸水平与VCIND存在相关性,这将为VCIND的早期预防提供科学依据。但是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本研究为单中心研究,存在选择偏倚,而且研究样本量比较小。因此,还需要多中心、大样本的研究来进行深入探讨。

【点睛】本文采用病例对照研究,发现血尿酸水平升高是非痴呆性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的危险因素,为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的预防提供重要依据。

猜你喜欢
血管性脑血管病血尿酸
血尿酸高了怎么办?
血清尿酸水平在血管性痴呆中的风险预测
急性脑血管病诊断中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与动脉自旋标记的应用价值
SGLT2抑制剂对血尿酸影响的研究进展
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神经介入治疗的疗效分析
黄精四草汤加味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的临床观察
血管性痴呆的特征及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联合复合式小梁切除术及5氟尿嘧啶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
不同程度神经功能缺损的脑梗死患者血尿酸与预后的相关性研究
脑血管病昏迷患者的基础护理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