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民建建筑施工中的混凝土施工技术

2018-08-29 13:01陈庆瑞
四川水泥 2018年9期
关键词:工民建建筑施工环节

陈庆瑞

(广西灵源电力集团有限公司, 广西 灵山 535400)

1 工民建建筑施工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一系列问题

1.1 混凝土环节在工民建建筑施工过程中的重要意义

在具体的工民建建筑施工的整个过程中,混凝土环节的质量将会直接影响建筑工程的最终质量。因此,为了能够保证建筑工程的质量,在进行混凝土施工的环节中,就应该严格按照有关施工工艺标准进行,并不断强化混凝土施工技术,从而保证工民建建筑工程的最终质量。

1.2 混凝土在强度方面的问题

在工民建建筑混凝土施工的过程中,强度是其中一个十分重要的判断标准。水泥的质量与混凝土施工质量有着直接的联系,因此,在具体混凝土施工的过程中,必须合理的选择水泥的厂家,从而保证混凝土工程的强度。以此同时,在实际施工的过程中,还应该对水泥进行合理的配比,让混凝土的强度满足相关国家标准,最终在很大程度上保证整个工民建建筑施工的质量。

1.3 混凝土施工技术相关问题

为了能够保证工民建建筑工程具有比较高的质量,在进行混凝土技术施工的整个过程中应该对以下几方面进行合理的控制:第一方面是浇筑过程中的高度;第二方面是浇筑过程中的温度等。除此之外,在正式进行混凝土施工之前,还应该让相关的施工人员做好对于工程的交底工作,其中比较重要的包括浇筑施工中的重点方面以及难点方面,保证混凝土施工的过程中有专业人员提供技术上的指导。只有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采取一系列合理的措施才能够在保证混凝土施工质量的基础上,进一步保障整个工民建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

2 工民建建筑施工中混凝土施工技术的相关要点

2.1 混凝土施工过程中的缝技术

对于混凝土施工过程中的缝技术来说,其在应用过程中应该注意的内容主要有以下两方面:第一方面是在制定混凝土施工设计方案的时候,通常会出现下列问题,其一是因为设备出现问题或者是人力方面的因素而导致混凝土浇筑工作不能够顺利实施,其二是因为混凝土浇筑的时间间隔太长而使得初凝的效果不是很好,为了能够有效避免这些问题的出现,就应该在设计相关方案的时候确定留置。第二方面则是为了能够规避新旧混凝土的粘结力比较差的问题,必须加强对于施工缝形成的重视程度,最好的做法就是在以下部位进行:其一是方便施工操作的部位;其二是在受到剪力比较小的部位。

2.2 混凝土施工过程中的浇筑技术

在建筑工程中,混凝土浇筑技术基本上指的是将混凝土浇筑到有关模具中,一直到混凝土发生塑化为止。在混凝土建筑的施工过程中,其主要具有以下问题:其一是施工过程的周期比较长;其二是施工过程比较复杂,这些问题的存在很容易导致混凝土出现裂缝现象。对于混凝土来说,其施工质量与其注入模具时候的温度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只有控制好混凝土注入模具时候温度的情况下才能够保证混凝土施工的整体质量,避免裂缝问题的出现。与此同时,在进行混凝土浇筑的过程中应该将浇筑环节控制在一定的浇筑范围之内,不能够超过浇筑土浇筑的最高范围。除此之外,还应该在正式进行浇筑工作之前,认真检查相关的器件,如支架、钢筋以及预埋件等,保证器件符合相关标准,从而为混凝土浇筑工作整体质量打下坚实的基础。

2.3 混凝土施工过程中的养护技术

在进行混凝土施工的过程中,应该注意要在完成混凝土浇筑工作之后的12个小时之内覆盖养护混凝土。首先是在拆除模具之后在混凝土的表面喷水,这个环节应该有7d以上的养护时间,喷水环节的频率应该根据具体的混凝土情况来确定,但是标准就是让混凝土的表面一直是湿润的。如果施工在温度长时间处于5℃以下的冬天,最恰当的养护措施有以下两种:其一是应用蓄热方法进行养护;其二是在外层添加一层外加剂进行养护,从而有效的避免温度比较低情况下出现混凝土强度降低问题的出现。

2.4 混凝土施工过程中的强度控制技术

只有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加强对于强度控制工作的重视程度,才能够更好的保证工民建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为此,相关工作人员在施工的过程中应该严格按照国家有关标准进行施工,并经过不断实验,选择更加科学而合理的施工方法,进而保证混凝土施工的整体质量。在施工的过程中尽量选择高质量的混凝土,起抗压强度以及添加量的计算则主要通过强度计算公式进行。此外,为了提高混凝土的强度,还应该尽量选择标号比较高的水泥,并且在施工的过程中要注意将同一个标号的水泥混合使用,但是不能将不同标号的水泥混合在一起使用。最后,还应该通过水胶灰配置比例的合理设置来提高混凝土的强度,通常情况下,水胶灰比例比较小的情况下。混凝土会具有比较高的强度。如果混凝土施工过程中的水胶比例是相同的,那么卵石与碎石这两者之间的混合配置可以使得混凝土的强度比较高,也就是说,在配置混凝土的整个过程中,采用碎石材料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混凝土的强度,进而保证混凝土施工的质量。

2.5 混凝土施工过程中的振捣技术

在混凝土施工的过程中,其振捣技术主要分为以下三个环节:首先是混凝土的坡角;其次是混凝土在坡中间的位置;最后指的是混凝土的坡顶位置。为了能够保证混凝土振捣环节不仅符合有关标准,而且还能够覆盖整个坡面,就必须在上述提到的三个工序中严格按照国家标准进行。在进行具体的工民建建筑工程的时候,在使用振捣棒的时候应该注意的两个方面是振捣棒的插入深度以及振捣棒插入时间的长短,最合理的使用方式是在工程中,保证振捣棒插入混凝土的深度在5厘米范围内,可以移动的范围则在4厘米左右。振动棒插点位置布置如图1所示。除此之外,在插入振捣棒的时候还应该注意将混凝土振捣密实,并将细小的石料洒在刮平之后的表面上,并且还应该在混凝土完全凝结之前不断的用木板抹平其表面。

图1 振动棒插点位置布置(R≈8~10倍振动棒直径)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工民建建筑工程施工的过程中,混凝土施工的质量与整体建筑的质量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因此,为了能够更好的提高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就不要不断的优化混凝土施工相关技术。本文通过对混凝土施工技术的研究,有针对性的给出了该技术的要点,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

猜你喜欢
工民建建筑施工环节
建筑施工及加强建筑施工安全管理
土木工程建筑施工技术创新
建筑施工管理工作探讨
工民建混凝土结构裂缝控制简述
土木工程建筑施工技术创新初探
必要的环节要写清
在农民需求迫切的环节上『深耕』
工民建防渗漏的施工技术探讨
BIM技术在辅助工民建设计中的应用初探
工民建施工中节能技术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