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边坡工程中的滑坡特征分析及治理方案探讨

2018-08-29 13:01
四川水泥 2018年9期
关键词:条块坡脚抗滑桩

张 焱

(机械工业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江苏分公司, 江苏 南京 210004)

当今城市工程建设中,存在着大量岩土边坡工程问题。然而由于城市中的岩土工程项目中很少出现地质灾害问题,致使部分岩土设计施工单位缺乏地质灾害治理工程项目的经验,缺乏从整体地质环境进行研究的观念,在实际工作中往往单纯按边坡工程进行设计治理,而没有考虑滑坡发生的可能性。因此当部分边坡项目出现滑坡地质灾害危险时,原设计方案无法满足治理工程要求。

1 项目情况分析

项目位于合肥某公园景区东部,边坡东侧为市政道路路堤,西侧为公园景观湖,边坡顶高程约为25.0~28.0m,坡脚高程约为13.5~14.5m,高差为10~13.5m,现状边坡坡角约30°,边坡长度约为100.0m。坡脚有一道浆砌块石挡土墙,景观湖离坡脚挡土墙约7~10m,湖岸修砌有浆砌石护岸。

根据勘察报告,场地内地层岩土可分为 5个工程地质层,其地层主要设计参数如下表1:

表1 各岩土层主要岩土设计参数

2014年1 月,在坡脚挡土墙上发现有纵向裂缝出现;2014年4月中旬,连续暴雨过后,坡顶及坡体上多处出现裂缝,并有局部坡体垮塌,边坡坡体向西侧景观湖滑移迹象明显,有形成整体滑坡的趋势。

坡体前缘浆砌石护岸多处发生断裂和错动破坏,裂缝3~6cm,并整体向湖中倾倒,变形严重,岸边的树木也随之向湖面方向倾斜。坡脚挡土墙出现数条纵贯裂缝,宽度约 0.2~1cm,挡土墙中段向前鼓胀变形。边坡后缘出现多条裂缝,裂缝长约5~25m,宽5~10cm,高差错位约3~15cm,裂缝自2014年1月以来持续变形发展。坡体上多处树木倾斜,并有部分树木完全倒伏。

自2014年1月坡脚挡土墙出现裂缝以来,该边坡持续发生蠕滑变形,特别是在长时间大规模降雨后,变形迹象尤为明显,综合判断,该边坡处于基本稳定~欠稳定状态。

2 原有挡土墙分析

坡脚挡土墙和水边的护岸修砌年代较早,依据现场实测资料,挡土墙墙高2.0~3.5m,顶宽0.8m,基础埋深约0.5m;浆砌石护岸高度0.4~0.7m,宽约0.3~0.4m,基础埋深约 0.3m。根据挡土墙各项尺寸参数及基础埋深可以推测,设置该挡土墙时仅考虑了边坡的土压力。

按库伦主动土压力复核挡土墙,挡土墙抗滑移验算安全系数取值为:Ks≥1.3;抗倾覆验算安全系数取值为Kt≥1.5,计算结果见下表2:

从表中计算结果知,挡土墙结构满足坡体主动土压力要求,该挡土墙整体破坏较轻也验证了上述复核结果。

3 滑坡稳定性分析

现场出现的蠕动变形迹象说明该边坡已经形成滑坡,根据勘察资料和现场调查情况分析:滑坡后缘位于市政道路西侧的坡体顶部,高程约25.0~26.7m;滑坡前缘为景观湖,剪出口位于景观湖底,高程约 13.0m~13.7m;左缘以挡墙南端为界;右缘以挡墙北端为界。滑坡平面面积约3500m2,滑体厚度平均为7.0m,体积约2.1万m3,属小型土质滑坡。

该边坡土体上部①-1层人工填土,填龄短,土体成分主要为黏性土,局部夹有砖块、石头等少量建筑垃圾,土体未经过压实,结构松散,孔隙比较大,渗透系数较大,土体抗剪强度低;边坡坡顶为市政道路,过往车辆振动可能在坡体局部形成微细裂隙,降雨从裂隙中入渗,导致地下水渗透力增加,并使得土体抗剪强度降低。在水土综合作用下,最终在①-1层人工填土与下部①-2层多年素填土层、②粘土层和③强风化泥质砂岩层的交界面处形成滑动面。滑动面深度约 2~10m,原挡土墙基础位于滑动面之上,挡土墙整体发生“坐船”现象,实际表现为挡土墙破坏情况相对较轻,而湖边护岸的破坏情况更严重。(详见图1:工程地质纵剖面图)

图1 滑坡工程地质纵剖面

该边坡目前处于蠕动变形阶段,根据勘察资料和滑坡稳定性试算,滑带形态为折线形,根据《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 50330-2013)附录A.0.3规定,折线形滑动面的边坡可采用传递系数法隐式解,滑坡稳定性和推力计算公式如下式:

式中: Pn—第n条块单位宽度剩余下滑力(kN/m);

Pi—第i计算条块与第i+1计算条块单位宽度剩余下滑力(kN/m);当Pi<0(i

Ti—第i计算条块单位宽度重力及其他外力引起的下滑力(kN/m);

Ri—第i计算条块单位宽度重力及其他外力引起的抗滑力(kN/m);

Ψi-1—第i-1计算条块对第i计算条块的传递系数;

Gi—第i条块单位宽度自重(kN/m);

Ci—第i条块内聚力(kPa);

φi—第i条块内摩擦角(°);

Ui—第i条块单位宽度总水压力(kN/m);

Fi—第i条块边坡稳定性系数;

根据规定,用折线形滑面计算滑坡推力时,应将上述公式中的 Fi替换为安全系数Fst,以此计算的Pn即为滑坡的推力。

根据边坡现状,该边坡处于蠕动变形阶段,目前监测在天然状态下,滑坡处于欠稳定状态,平常无明显变化,但在久雨或暴雨时可能发生整体滑动。故此次稳定性评价计算工况共考虑天然自重工况和饱和自重工况,该区地震基本烈度为7度,增加天然自重加地震工况分析计算。计算剖面如下图所示,计算成果见下表3:

表3 :滑坡推力计算成果

4 滑坡治理工程设计

根据本边坡工程的破坏后果、坡高、地质条件及周边环境要求确定本边坡工程安全等级为"一级",即重要性系数 γo=1.1。

综合考虑地质、环境、坡高等诸方面因素,根据勘察报告及前述稳定性分析计算成果,该边坡在天然工况下欠稳定,饱和工况下易失稳,因此,需对其采取支挡措施。且本边坡满足安全系数的剩余下滑力较大,故采用抗滑能力较强的抗滑桩进行支挡处理。

本着"安全可靠,经济合理,技术可行,方便施工"的原则,对本次发生滑坡的区段及存在安全隐患的部位进行治理,具体措施为:(1)在边坡下部即原边坡挡土墙处设置抗滑桩(人工挖孔灌注桩);(2)在边坡坡顶设置截水沟。(详见图2:治理工程布置纵剖面图)

图2 治理工程布置纵剖面图

按照饱和自重工况进行抗滑桩设计,抗滑桩的内力和位移计算采用弹性地基梁法,地基水平抗力系数采用“m法”,桩底支撑条件采用铰接,采用理正岩土系列软件进行计算。抗滑桩详细结构参数见下表4:

表4 :抗滑桩结构参数表

在滑坡体后缘布置截排水沟,减少降雨入渗,以保证土体抗剪强度不降低,使久雨或暴雨时,水对滑坡体的影响降至最小。

根据实际坡面面积和合肥地区雨量计算,共设置 1条截水沟,截水沟总长114.0m,断面呈矩形,净断面规格700mm×700mm=0.49m2,采用钢筋混凝土浇筑。

该边坡治理工程自2015年冬季施工完成,已经过两个完整水文年的监测,效果良好。

5 结论

(1)在该边坡工程坡脚设置挡土墙时,未考虑到本边坡产生滑坡的可能性,挡土墙的基础埋深过浅,未能对滑坡起到支挡作用。

(2)对本工程按滑坡进行分析计算,设计了抗滑桩和截排水沟的治理措施,治理效果显著。

(3)城市建设中的岩土工程不能单独割裂开,一定要结合周围整体地质环境进行综合分析评价,将所有可能的不稳定因素均考虑在内,使治理方案具备针对性和全面性。

猜你喜欢
条块坡脚抗滑桩
方截面抗滑桩旋挖钻成孔工艺探析
软弱结构面位置对岩质顺倾边坡稳定性的影响
单一挡土墙支护边坡安全性的数值模拟研究
陕北矿区黄土沉陷坡面土壤有机质的时空变化特征及对土壤侵蚀的影响
基于条分法对边坡渐进破坏分析及多参量评价
试论预应力锚索抗滑桩在滑坡治理中的应用
求解推移式滑坡的一种改进条分方法
简化Bishop 法的剩余下滑推力计算方法研究*
公路滑坡治理工程抗滑桩设计
双排抗滑桩承台的优化设计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