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上海总是被认为不适合创业?

2018-08-29 02:06陈季冰
南都周刊 2018年8期
关键词:黄峥创业者阿里巴巴

陈季冰

今天的中国经济已经过了草莽好汉们狂野地跑马圈地、逐鹿天下的阶段,更完善的法治社会,才是创业成功最首要的前提条件。

上海是中国的经济中心城市,但上海也一直被认为是一个不适合创业的“墨守成规”、“不思进取”的城市。不是有一个如雷贯耳的问题经常把驕傲自大的上海人问得灰头土脸吗:为什么阿里巴巴没有诞生在上海?所以,电商平台拼多多7月26日在纳斯达克上市,特地把敲锣仪式从纽约移到了上海。它急切地希望通过自己的例子来为上海洗刷世人心目中这个尴尬印象。

确实,成立才短短3年的拼多多已经攀升到仅次于阿里巴巴和京东的中国第三大电商平台,并创下了近300亿美元的估值。这似乎足以说明,上海的创业环境远非人们刻板印象中那么不尽如人意。

然而,作为一个多年来关注上海经济的人士,我倒是觉得,“上海不适合创业”这个印象并非全然是误解。它的确有不少事实支撑,人们得出这个判断也有相当充分的理由。但如果换一种说法的话,可能会更加准确,也更加符合事实:上海不是一个“草莽英雄”容易发家的地方。

看看拼多多创始人黄峥的履历,简直就是集“三千宠爱在一身”的“天之骄子”。

在创办拼多多之前,黄峥效力于谷歌,被公司从硅谷派往中国,与李开复一同组建谷歌中国办公室。那时,他手里拿着的谷歌原始股票价值已经涨到几百万美元,足以让他年纪轻轻就实现了财务自由。但这不算什么,早在2001年在浙江大学念三年级的时候,黄峥就结识了丁磊——是丁磊自己主动加黄峥MSN的。在黄峥的朋友圈里,还有阿里巴巴的创始人之一孙彤宇……

这样的创业者,仿佛注定与高大上的“魔都”一拍即合。其实,往前几年还有张旭豪和他的饿了么;再往前许多年,还有梁建章和他的携程……名牌大学毕业、一口流利洋文和斯文举止,让他们浑身散发出与中国创业者们(特别是早期中国创业者)截然不同的气息,也让他们在上海这片土地上格外如鱼得水。

这就把我们引向了问题的核心:并不是上海不适合创业,而是上海不适合某些创业。我的观察和思考还告诉我,这里的“不适合”,主要也不是因为上海的创业和投资环境比不上其他省市,而是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所造成的。

我并非想说上海的创业和营商环境没有问题,我只是想说,上海有问题,但上海的问题与大多数人想象的可能不太一致。

得益于它的出身和历史,上海是中国大陆公认的法治化程度最高的地方。一个所谓完善的法治社会,最显白的意思就是:在这样的社会里,凡是说好了能做的事,最后都能做成;凡是说好了不能做的事,肯定做不成。然而,中国是一个典型的转型社会,已有的法律、法规、政策既有许多不合理之处,又有大量覆盖不到的盲点和灰色空间,过去几十年里的大多数成功的“草根”创业都需要冲破现有的制度框架,否则就很难做成任何事。

但这种“冲破”总是同时包含正面和负面的两方面内容——

一方面,它们可能是“向上”的,促成了对既有的不合理制度桎梏的重大改变,也就是推动了改革事业。但另一方面,它们也经常要求“向下”,突破民众权利保障和市场监管的底线。就后一点来说,有些人经常抱怨上海政府审批部门办事“不灵活”,劳动力“成本高”、政策“僵化”、不能为企业一路敞开绿灯……

以上海居民已经达到的生活水准来说,他们大概普遍宁愿少一点GDP增长,也不愿这些方面的底线被轻易“突破”。

随着中国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渐渐地,上海也似乎变得越来越适合创业和营商了。20世纪90年代,上海错过了阿里巴巴。21世纪第二个十年之初,蚂蚁金服成立时,却毫不犹豫地把它的总部注册在了上海。因为成熟的金融市场和完善的市场规则对它来说比钻点空子、少交点税之类更重要。

其实我还相信,当浙江人黄峥决定离开谷歌中国自己创业时,他应该是想都没想过就选择了上海。今天的中国经济已经过了草莽好汉们狂野地跑马圈地、逐鹿天下的阶段,更完善的法治社会,才是创业成功最首要的前提条件。

我相信这也是上海在下一个阶段想要继续领先的主攻方向,也是企业家和创业者们对上海的最大期待。

猜你喜欢
黄峥创业者阿里巴巴
拼多多仍在五环外
黄峥:从拼多多解甲归田
黄峥:爱拼才会赢
黄铮:即便会恶意的攻击,也要善意的解读
2018年最值得关注的女性创业者新锐榜
2018年最值得关注的女性创业者榜单
数据中的创业者
互联网创业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