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四个创新 实现四个突破

2018-08-29 10:57刘志安
中文信息 2018年7期

刘志安

摘 要:自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了有关加快社会主义文博发展进程的宏伟目标,做出掀起社会主义文博建设新高潮的重大部署。为实现这一目标,我们应抓住这一良好契机,使基层由文博资源型向发展型实现跳跃性转变。笔者认为应从文物保护与管理上、文博工作体制机制上,科学合理规划上及制定强有力的措施上进行创新和突破。

关键词:四个创新 四个突破 文博事业

中图分类号:G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8)-07-0-02

以笔者所在的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巴林右旗为例。此旗文博产业基础雄厚。曾于1985年由自治区文化厅批准成立的全区第一家旗县级博物馆,原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布赫题写馆名。在国内外享有一定的知名度,尤以红山文化、辽文化最为著名。文物总量及精品数量均位居全国旗县级博物馆前列。馆藏文物8万余件,其中:国宝级文物4件,国家一级文物262件,二、三级文物348件,馆内藏有辽代钱币“天禄通宝”现为世上珍品。正因为如此,右旗作为草原文化资源大旗要变为文博强旗,就必须搞好文博产业特别是文物资源的发展和利用,着力推动文化文物创意产品开发。

一、坚持运作创新,努力在文博产业发展特别是文物保护利用上取得突破性进展

为此要大力建设市场化的文博运行机制。应该看到,同物质产品一样,文博产品要实现其效益,必须进入市场,接受公众检验。长期以来文博发展在计划经济体制下运行,存在着远离市场不计成本不讲效益等问题。而实现运行创新的关键,就要推动经营性文博产业面向市场,以读者和观众为对象,以市场为导向从而调动文博企业自身的发展活力与动力。用通俗的话说就是要做到“调头转向”,变过去面向政府、面向奖台为面向群众、面向市场。必须增强成本观念,搞好成本核算,实现成本控制,增强生产能力,提高工作效率,扩大利润空间。从而建立良好的市场开发意识和市场运营方式。

要大力建设产业化的文博运行机制。要实现文博产业的大发展,需调动一切手段、办法和措施,使文博产品的研发、生产、销售有机结合。从而形成先进的文博创作、生产、销售体系,把文博真正转到产业化发展的轨道上来,以实现其效益的最大化。应大力发展现代流通组织形式,推进联锁经营、物流配送、电子商务等创新型的营销手段。为做到这一点,还要大力发展现代文博产品物流基础建设,搭建一个科学规划、结构合理的流通和消费平台。学习和借鉴外地成功经验,大力发展经纪、代理、鉴定、评估、推介、咨询和拍卖等文博中介机构和行业组织,使他们发挥政府部门不可替代的催化剂和推进器的作用。

要大力建设品牌化的运行机制。对于产业和服务来说,品牌就是形象,品牌就是信誉,品牌就是质量。文博产业的发展,其最终成果要靠产品与项目的品牌来体现。文博产业只有实现了品牌效应,才能打出去。有了地区自己的文博品牌,那才真正解放了文博生产力,增强了文博实力。否则老虎藏在袖子里,尽管是兽中之王,也不会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和威力。

就目前来说,按照上述三个原则和思考,要加速实现市场化、产业化和品牌化,需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其一是改变观念,将现有文博资源变成文博产品,从无形变为有形,从无价变为有价,应该说这是关键的一环。其二是改变运作方式,将文博产品从柜台、展台和舞台上走出来,走到市场中去,走到群众中去,从城市走到乡村、从旗内走到旗外,内引外联扩大规模走联合发展之路。其三是在创作、展览或演出形式上鼓励多样化,既利用大型舞台和展馆,也可实行拉场式或赶场式,甚至可以放下架子上门服务。其四是鼓励更多的有能力的文博特别是文化文物经纪人、代理人参与文博市场,使他们成为文博产业的推动者,他们的作用不可低估。其五是加大政府和社会各界的扶持力度,从过去的资金拨付和给予变为扶优和奖优,特别是在文博转型时期,更需要政府和社会的指导和扶持,从而使文博产业健康地向前发展。在这方面有关部门应引入奖励激励机制,制定一些相关政策,在百花齐放的原则下,鼓励各种以产业化为特征的形式不一的文博团体和优秀作品形成竞争态势,并在政策和奖金上予以扶持,这样一来,一个繁荣的文博高潮就会出现在巴林大地上。

二、坚持文物保护和管理上创新,努力在增强文博产品的吸引力、感染力和影响力上取得突破

要大力推进文博产品内容创新。发展文博生产力,需要靠文博产品,而文博产品即文博产品作品需要深入挖掘资源,创造性地利用资源,这样才能创新文博产品作品的内容,才能构成鲜明的地区特色,在文博市场的竞争中才能形成独特的优势。地区是当之无愧的文博资源大旗,历史文博厚重,历代名人汇聚,文物古迹众多,民族艺术种类齐全,特别是民间艺术影响很大,开发利用这些资源是一篇大文章,有很大空间。应切实把历史文博资源的“原生矿”变为富矿,从而成为现实强大的文博生产力 。

要大力推进文博产品展出和利用形式创新。创作文博产品首先要做到面向群眾、面向市场、面向丰富多彩的表现形式。不论是文学作品创作,演出剧目编排,还是其它民间民族文博产品作品,都要考虑是否能够满足不同群体不同层次人们的需求。所有文博产品形式都应与时俱进,根据时代特点,打造出“色香味”俱全的异彩缤纷的丰盛文博产品大餐。

要大力推进文博产品业态创新。数字技术和互联网的普及,带来了文博业态的重大革命。这既给我们扩大文博阵地和文博发展提供了新的手段,也为各种文博变革给予了新的机遇。在这方面我们应积极采用高新技术、高科技手段,提高文博产品和文博服务的科技含量,使文博事业和文博产业升级。要大力发展文博创意、文博博览以及网络传输等新兴文博产业。同时要充分利用地区的区位优势开展广告业与会展业,逐步建立起全方位、多门类的广告媒介体系。

三、坚持体制创新,努力在提升文博单位发展活力上实现突破

就目前来说,体制创新是文博事业创新的重点和前提,体制问题不解决,文博发展就没有出路。现行的政府包底或者政府包养的文博体制不改革,就不能很好地和市场相结合。当然改变现状难度很大,这是计划经济造成的,只能通过创新来解决。因此,创新文博必须从创新机制入手,尽快取得实质性的进展和重大突破。应不失时机地大力推进经营性文博单位的改制,确立他们的市场主体地位,使掌握大量国有文博资源的文博单位纳入市场经济体制之中,切实解决其游离于市场之外被边缘化和生存困难问题,从而使之成为文博市场的主体。通过这种“脱胎换骨”的改革,脱掉国家和政府包养之胎,换掉弱不经风没有生长力之骨。

要进一步深化文博事业单位内部改革。这项改革主要是从转换内部工作机制入手,最大限度地调动职工群众的积极性。应该看到这项改革势在必行。在新的体制环境里,如果没有一个创新型的科学的内部考评机制,没有一个有效的经费保障机制和完善的管理运行机制,这样的文博单位就不可能有所作为,迟早会被时代淘汰掉。当前应考虑实行引入竞争机制、全员聘用制和岗位目标责任制等办法。

加快调整文博领域的所有制结构。坚定不移地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坚定不移地鼓励和支持非公有资本进入非特殊性的文博领域。所谓文博领域以公有制为主体,就是坚持国有文博单位的主体地位,增强国有资本在市场的控制力、影响力和带动力。允许非公有资本间接或直接开发文博企业,大胆吸收民营资本进军文博产业,努力形成多元化的投资主体,创造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格局。

四、坚持发展战略创新,努力在文博发展战略研究上有所突破

制定一个好的发展战略、好的规划也是生产力。因此,文博发展必须要战略先行和创新,应做到目标明确、调查详细、重点突出、准确评估,从而科学定位地区的文博发展方向和目标。

要制定一个与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相衔接的科学规划。这个规划要形成科学合理、功能健全、覆盖城乡一体化的发展网络,引入市场观念和市场要素,打破部门、区域和行业的界限,整合文博资源,激发内在活力,打造特色品牌,提升文博品位,将全旗性的大文博产业做大做强。

例如以笔者所在的巴林草原,要打造一个以文博为核心的草原文化区。历史以来所形成的草原文化,是地域文化与民族文化的统一,游牧文化和农业文博的统一,现代文化与传统文化的统一。它是中华文化的主源之一和重要组成部分。

因此,要按照当地的统一部署,整合资源,专项推进,积极主动不失时机地争取项目和资金,统筹全旗的文博产业事业的协调发展。与此同时要加大宣传力度,并以此为抓手,对内挖掘资源,对外宣传优势。过去虽然编印出一批史志文史和有关历史文物及巴林石展示等方面的图书和音像资料,也编演了一些好的剧目,但由于编印和编排的目的和出发点有的为了存史,有的为了学术研究,有的为了参加会演评奖,有的还受时代局限等,对今天实现文博强旗这一使命针对性不强。应该说这些材料对文博的发展有了可继承的一面,但文博的发展并不是要回到从前。因此编印直接为研究文博强旗服务的图书影像资料,包括反映和展示地区文物精品类的、民族文博遗产类的、高层次的文博旅游类的和以国石巴林石为代表的奇石异物类的等。只要在宣传方面取得突破,在产业产品机制上做得硬,那就好酒不怕巷子深,虽居僻壤而有远客,迎来地区民族文博的大发展,实现文博工作的宏伟目标,迎接文博事业发展新高潮地到来。

參考文献

[1]车冰冰.浅谈文化新政下博物馆发展新机遇[J].沈阳故宫博物院院刊,2016(02):78-84.

[2]李荣学.关于文物的种类划分与文物保护利用的探究[J].考试周刊,2015(32):17-18.

[3]强跃.探索与思考文博单位文化产业发展[J].碑林集刊,2009(00):1-4.

[4]赵德清. 新时代下关于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思考[J]. 农场经济管理, 2018(2):60-61.

[5]李晓明. 新时代强化高职院校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思考[J]. 九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7(4):67-69.

[6]赵德清. 新时代下关于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思考[J]. 农场经济管理, 2018(2):60-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