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行业质量竞争力指数研究

2018-08-30 09:09祝小艳曹静王小燕
价值工程 2018年20期
关键词:指数制造业

祝小艳 曹静 王小燕

摘要:为掌握全省制造业的质量状况,安徽省首次对全省制造业31个行业开展质量竞争力指数测评工作。并根据行业特点,分别对机械电子类、资源加工类和食品类3类典型行业的质量竞争力进行了测评和对比分析。

Abstract: In order to grasp the quality of the province's manufacturing industry, the quality competitiveness index of the province's 31 manufacturing industries was evaluated for the first time. According 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industry, the quality and competitiveness of three types of typical industries, such as mechanical electronics, resource processing and food, were compared and evaluated.

关键词:制造业;质量竞争力;指数

Key words: manufacturing industry;quality competitiveness;index analysis

中图分类号:F2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8)20-0018-02

0 引言

质量竞争力指数是按照特定的数学方法生成的、用于反映制造业质量竞争力整体水平的经济技术指标。由12个统计指标的标准化得分线性加权生成,得分范围在60~100分之间[1]。2016年,安徽省选择GB/T4754《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中所划定的包括制造业31个细分行业的1.8万多家规模以上制造业为测评对象,首次在全省开展制造行业质量竞争力指数测评工作。2015年,全省制造行业质量竞争力总体稳中有升,部分行业质量竞争力指数较上年有所下滑。

1 安徽省行业质量竞争力总体情况

1.1 高端制造业质量竞争力指数优于传统产业

2015年,全省制造业31个行业中,计算机电子通信、汽车制造业等16个行业的质量竞争力指数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居于前5位的是计算机电子通信、汽车制造、电气机械、化学制品、医药制造。其中,计算机电子通信行业具有产品质量等级品率、研发经费比重、新产品销售比重、国际市场销售率高,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覆盖率广的优势,处于卓越竞争力阶段①。汽车制造、电气机械、化学制品等行业整体存在工程技术人员比重、研发经费比重、每亿元产值拥有专利数较高,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覆盖率广的优势,处于较强竞争力阶段。传统产业方面,纺织服装、食品加工、非金属制品等行业质量竞争力整体落后,处在竞争力较弱或初等竞争力阶段。传统产业整体存在工程技术人员比重、研发经费比重、技改经费比重、新产品销售比重不高的短板制约。2015年安徽省各行业质量竞争力指数呈阶梯状分布,如图1所示。

1.2 各行业质量竞争力增长速度不平衡

从质量竞争力指数变动情况看(图2),2015年安徽省制造业各行业质量竞争力发展趋好,但是行业间质量竞争力发展不平衡。31个制造行业中有16个行业质量竞争力指数提升幅度较大,增长1分以上;3個行业有所下滑,降低1分以上,其余12个行业维持原有水平,波动不超过1分。其中,木材加工业、铁船航交通运输业、石油炼焦业、金属设备修理业质量竞争力指数增幅较大,同比增长分别为8.32%,5.73%,3.94%和2.98%;而其他制造业、家具制造业和烟草制品业质量竞争力指数下滑较大,同比下降分别为2.56%、1.21%和1.04%。可见,进入中等竞争力发展阶段的行业基本实现了较大幅度增长,而处于初等竞争力发展阶段和欠竞争力发展阶段的大多数行业在原水平上呈较小幅度的上下波动。

1.3 质量水平和发展能力协调增进

2015年,安徽省制造业多数行业质量竞争力发展的协调性更趋于改善(图3)。从矩阵分布可以看出,计算机、汽车制造和电气机械制造业等10个行业质量水平和发展能力的得分均超过了全省平均水平,表现出较强的质量竞争优势。黑色金属冶炼和造纸行业的发展能力得分高于全省平均水平,但质量水平得分低于平均水平,显示其当前质量水平不高,但质量发展潜力较大。石油炼焦等8个行业质量水平的得分高于平均水平,发展能力得分低于平均水平,质量竞争力继续提升的潜力稍显不足。金属制品业、家具制造业等11个行业的质量水平和发展能力得分均低于全省平均水平,质量竞争力较弱。

1.4 典型制造行业质量竞争力发展态势

2015年机械电子类制造业质量竞争力指数达到92.53,比2014年增长0.53,比全省总体水平高出6.31,引领全省制造业质量竞争力发展。12个统计指标中有9个指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其中,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率、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比重、新产品销售比重和国际市场销售率这4个指标较为突出,从图4可以看出遥遥领先资源加工类和食品类制造业的对应指标。可见,机械电子类制造业研发投入力度大,新产品开发能力和国际市场竞争力优势明显,成为其相关制造行业质量竞争力快速提升的主要支撑。

资源加工类制造业质量竞争力指数87.13,比2014年增长0.42,比全省总体水平分别高出0.91,质量竞争力水平有所增强。资源加工类质量竞争力提升的主要原因是:产品符合性质量提高,产品监督抽查合格率和出口商品检验合格率分别提高了5.67和0.63个百分点;新产品开发能力增强,新产品销售比重提高了0.36个百分点;劳动生产率提高,人均产品销售收入从160万元提高到165万元。

食品类制造业质量竞争力指数得分为82.11,比2014年降低0.41,比全省总体水平低4.11,质量竞争力水平有所降低。如图4所示,食品加工类5个指标远远低于全省平均水平。食品行业进入门槛较低,中小企业多,资金短缺,导致企业研发力量薄弱。同时,食品生产企业不规范引发大量食品安全事件,食品安全监管严重滞后,严重削弱了食品行业质量发展能力。可见,在大力发展高端制造业的同时,要兼顾传统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改造,“双管齐下”才能实现制造业竞争力水平的整体提升。

2 结论

2015年,全省坚持以质量和效益为中心,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制造行业结构调整、转型升级、提质增效成效明显,质量发展态势总体趋势良好。但也呈现出行业间质量竞争力发展不均,差距拉大的问题。高端制造业质量竞争力指数依然优于传统产业,其中计算机电子通信、汽车制造、电气机械制造等高端制造行业质量竞争力较上年均有所提高。金属制品、农副食品加工等传统产业因研发经费比重、技改经费比重、新产品销售比重等短板制约,质量竞争力较上年有所下滑。

注释:

①根据质量竞争力指数,将制造业质量竞争力划分为5个阶段,即卓越竞争力[94,100],较强竞争力[90~94),中等竞争力[84~90),初等竞争力[80~84),欠竞争力[60~80)。

参考文献:

[1]王晨铖,郑立伟.2011年全国制造业质量竞争力指数研究[J].航空标准化与质量,2013,1.

[2]王晨铖,郑立伟.2011年行业质量竞争力指数研究[J].航空标准化与质量,2013,3.

[3]蒋家东.质量竞争力研究与应用[M].北京:中国计量出版社,2009.

[4]2015年全国制造业质量竞争力指数公报.国家质检总局网站.http://www.aqsiq.gov.cn/zjsj/tjsj/tjsj4/201708/t20170808_495041.htm.

猜你喜欢
指数制造业
冰雪制造业的鲁企担当
喜看新中国七十年突飞猛进的制造业
中国电影产业的集中度研究
V—Ray for 3dsMax伽马值研究
保险业务数据质量指标体系及指数研究
基于弹性系数的“双创”指数构建方法研究
大数据对制造业来说意味着什么?
2014上海民营制造业50强
2014上海制造业50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