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小七和弦的听辨

2018-08-31 10:22臧恒
艺术评鉴 2018年10期
关键词:作品分析

臧恒

摘要:大小七和弦的听辨是视唱练耳教学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内容,但目前业界对大小七和弦听辨的研究基本集中在纯粹音高听辨上,而对该和弦在具体作品以及作曲技法中的地位与作用方面涉及不多。本文将对大小七和弦学习过程中的难点进行分析,结合实际音乐作品,探索适合教学实践的训练方法。

关键词:大小七和弦 模唱 构唱 作品分析 听辨

中图分类号:J6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18)10-0130-03

众所周知,视唱练耳是我国高等艺术院校及师范院校音乐专业教学必考必修的一门重要专业基础课程,该课程的设置本意是通过运用视唱、听音、乐理和音乐分析等训练方法,以达到提高学生音乐听觉的目的,而音乐是声音的艺术,也就是听觉的艺术,所以视唱练耳课程对于音乐艺术教育的重要性也就不言而喻了。在视唱练耳课程教学中,和弦的听辨学习始终是一个关键环节。当三和弦学习结束后,紧随其后的便是七和弦的学习。纵观各类乐理、和声以及其他音乐技术理论教程,只要涉及七和弦,无一例外都把大小七和弦排置在所有七和弦学习过程的起点,究其原因,无外是大小七和弦作为古典浪漫时期大小调体系的属七和弦而被广泛应用,它具有功能明了、结构清晰、实用价值较大的特点。而我们在具体的视唱练耳教学与学习过程中,也适合将大小七和弦作为标杆加以重点研究与分析,为以后的小小七、减小七、减减七等和弦的学习积累理论经验,并通过将它们的异同点进行比较对照反思,以得到更直观的感性印象与更清晰的理性概念。可以这么说,大小七和弦开启了七和弦的学习之门。

笔者作为专业视唱练耳教师,具有多年的本科视唱练耳教学经验,通过对过往的教学工作进行分析后发现,不管前期的准备工作做得多么充分,学生在实际学习大小七和弦的过程中还是会遇见很多的困难。比如和弦音数量的增加、音程度数的变化及转位的增多,均会给本已熟悉三和弦结构的学生们带来较大困扰,使他们对七和弦的听辨变得无所适从。那么作为教师又该怎样帮助他们、引导他们,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本文通过对大小七和弦学习过程中可能碰到的问题与难点进行研究分析,并结合实际的音乐作品,努力探索出适合教学实践的训练方法。

一、和弦结构的熟悉,有利于听辨

七和弦与三和弦相比,在结构上增加了七音,所以不管从听觉上还是音程关系上都体现出较三和弦更为复杂的音响组织结构。而且七和弦因为具有四个结构音所以相对应的转位也增多为三个,它的第一转位以三音为低音命名为五六和弦,第二转位以五音为低音命名为三四和弦,第三转位以七音为低音命名为二和弦。学生在学习这三种转位和弦时,在名称与结构方面常会混淆,其真实原因在于他们没有认识到七和弦转位名称与新增的二度音程之间的关联。根音与七音在转位之后形成的二度是七和弦的特性音程,它是三和弦及其转位所不具备的,故七和弦转位名称的确立必然以这个核心二度为切入点。

谱例1:

谱例1为C大调的属七和弦以及它的三个转位和弦(属五六、属三四、属二和弦)。如谱例中1a所示,第一转位五六和弦形态中,二度在和弦的最上方,该二度与和弦的最低音(三音)之间形成五度、六度的关系,故称为“五六”和弦(谱例1a)。以此类推,三四和弦为第二转位,转位后二度在该和弦的中间,其与和弦的最低音(五音)之间构成三度、四度关系,故称“三四”和弦(谱例1b)。第三转位二和弦其二度在和弦的最下方,本身即低音,故称“二”和弦(谱例1c)。我们为了方便记忆,亦可把从原位至第一、二、三轉位后的名称排列“七、五六、三四、二”记忆为“一线下行”,总数越大转位越小,数字与转位成反比,这方法简单易行特别适合初学者。总而言之,七和弦原位与各转位的关系是听辨的基石,需清晰牢记,名称结构的混乱将严重阻碍听辨。

二、模唱的训练帮助清晰音响

在实际听辨过程中,原位的大小七和弦比较容易准确听出,但三个转位和弦却因为二度加入使音响模糊而经常造成听辨的错误。笔者经过教学实践发现,大量的模唱训练有利于帮助学生发现其模糊之处,比如二度的位置所在是模唱之中的难点,因为学生已经习惯于三和弦及其转位的三度、四度关系,对于七和弦转位中的二度相对陌生,故一般无法模唱出的都是二度存在的区域。但经过大量有针对性的训练,一旦学生能熟悉并准确地模唱出二度,那么转位和弦的名称与位置便一目了然了。

模唱可以两种不同的方式进行:1.无规律的各种大小七和弦及转位形态的模唱。这种模唱模式可以任意进行,在不同音区、不同位置不断模唱大小七和弦及其转位。在这种类型的训练中,准确迅速地找到和弦低音是训练的重点。2.以固定低音的大小七和弦的各种不同位置为模唱内容。例如,连续模唱以C为低音的大小七、大小五六、大小三四、大小二和弦。此类练习在固定低音的前提下,强调了不同位置之间的对比关系,更加有助于和弦转位中二度音程位置的体会。

三、构唱训练不可忽视

部分学生甚至老师认为“听辨不出就需要大量听辨,听多了就能听出了”。实际上听辨不出的主要原因是个体对该音响的色彩、明暗、位置等不熟悉造成的,大量听辨其实也是一种熟悉音响的过程,对部分学生会有一定效果,但因为缺乏针对个人不足的训练,所以从总体上看效率不高。而笔者通过多年的实践发现,运用构唱的方法可以迅速、精准地培养内心听觉,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具体可以两种方式进行构唱:1.以任意音为根音,构唱大小七和弦并解决。该构唱法较为简单,适合初学者。

谱例2:

由谱例2可以看出,以E为根音构唱大小七、五六、三四、二和弦,依次为E#GBD,#GBDE,BDE#G,DE#GB。构唱准确之后,每个和弦作为属七,分别解决到对应的A大调或a小调的主和弦形式。这种构唱方法更多强调大小七和弦整体的音响效果,较容易建立色彩感,但对于和弦位置训练不够,同一和弦不断转位后,音名不变、音高不变,只有音区、音域的变化,容易形成惯性思维,和弦之间的对比性不强。故需加入调性解决的构唱,在高度强化音响色彩的同时绑定其功能属性,熟悉属七到主的解决模式及音响效果。

2.以任意音为低音,构唱大小七和弦并解决。仍以E为例,构唱大小七、五六、三四、二和弦,依次为E#GBD,EGbBC,EGA#C,E#F#A#C(谱例3a)。当E作为低音时,其大小七原位解决到A大调或a小调;大小五六则解决到F大调或f小调;大小三四解决到D大调或d 小调;大小二解决到B大调或b 小调(谱例3b)。

谱例3:

该项练习既复习了和弦结构,又比较了各转位之间的细微差别,同时亦增强了属七不同位置的调性感。唱名、音位的不断变化,三度、二度的不断比较巩固了大小七和弦每个位置的基本音响。当上行、下行均轻车就熟,音高准确无误乃至脱口而出时,听辨的难题已克服大半,学生的基本素质显著提高。

四、在实际作品中感受属七

大小七和弦在西方传统大小调功能体系中,作为属功能组中最重要的和弦——属七和弦被大量运用于古典乐派及浪漫乐派的作品中,它是大小调功能体系运行和存在的核心与基础,其地位与能力毋容置疑,因而在实际音乐作品中听辨大小七和弦,将极大地帮助我们理解整个音乐作品的和声功能、调性特点乃至整体风格。

谱例4:贝多芬《钢琴奏鸣曲》Op.2 No.1第二乐章

谱例4为贝多芬《钢琴奏鸣曲》第二乐章的片段。在谱例4中,标记出的属二和弦在整体功能上与属三和弦并无区别,但七音作为和声低音的下行进行更加凸显了横向声部。低声部的音阶式级进下行增添了线条感,又强调了属七和弦解决到主和弦的功能性,这种强烈的倾向性是属三和弦所无法替代的。

谱例5:莫扎特《A大调钢琴奏鸣曲》

再如谱例5的结尾,终止四六和弦—属—主的终止式中,如果用属三和弦来代替大小七和弦,整个音响的丰满度明显下降,和弦質感单纯、稀疏。而七音的加入大大增加了音响的矛盾冲突性,不协和的大二度、增四度通过七音向调式中音的解决有效地舒缓了这一矛盾,完善了听觉体验中的格式塔。教学中可反复对比属三与加入七音后的属七,及其亟待解决的迫切感,体会其在实际音乐作品中的运用。

谱例6:柴可夫斯基《六月——船歌》

谱例6为柴可夫斯基《六月——船歌》主题的第二乐句,它的调性为g小调,但其中标记出的和声进行为降B大调的属五六到主和弦的连接。这里的大小七和弦作为副属离调和弦,体现了主调关系大调的调式色彩,大大丰富了作品的和声、调式音响效果。

五、结语

大小七和弦作为视唱练耳课程的难点与重点,需要我们进行大量合理的、有效的练习。熟练地掌握大小七和弦的结构、音响将为后续其他七和弦的学习及和声、曲式等相关课程的学习打下夯实的基础,从而达到了视唱练耳这一基础课程教学的基本目的。

参考文献:

[1]尤家铮,蒋维民.和声听觉训练[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1991.

[2]熊克炎.视唱练耳教程[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1.

[3]陈雅先.视唱练耳教学论[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6.

猜你喜欢
作品分析
浅析第七届CCTV全国电视舞蹈大赛
高职美术欣赏教学与审美评价
浅析莫扎特《A大调钢琴奏鸣曲》的演奏风格
论述《沁园春·雪》的艺术表现及情感的处理
柴科夫斯基《第五交响曲》第一乐章指挥版本比较
莫扎特钢琴三重奏作品分析
钢琴教学中的作品分析
浅谈情感在声乐演唱中的重要性及表达
音乐作品分析在钢琴演奏中的重要性
谈歌曲中情感表达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