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阶层的心理学研究图谱

2018-09-01 17:28于群
职工法律天地·下半月 2018年6期
关键词:文化视角社会阶层

于群

摘 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社会原有阶层发生重大变化,出现若干新的阶层,这些变迁都对未来国家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所以深刻了解社会阶层的心理现状对缓和社会矛盾、推进现代化进程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社会阶层;社会阶层测量;文化视角

一、引言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飞速发展,社会结构也发生了显著地变化,原有的社会群体的利益发生了改变,同时随着社会进一步发展,很多新的社会阶层出现。因此从中国的现代化进程来说,社会阶层的变动对于经济的发展推动和社会全员的进步都有着较为持久的影响作用,同时当前社会阶层在变化过程当中所产生的一些负面因素也会通过机制影响民众的心理,从而会对我们的社会稳定产生影响,因此对社会阶层了解,并且了解它是如何影响社会发展变革的对我们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二、社会阶层

1.社会阶层,阶层流动和阶层固化

社会阶层一般是指由于社会中经济、政治等多种原因造成的,在社会结构中处于不同地位的群体们,这些群體之间有着较为明显的社会资源方面的差距,以及这些群体在主观上感知到的由此造成的社会地位的差异。在往常的心理学研究中,社会阶层通常作为一个人口变量来考虑。近几年来,随着研究的深入,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阶层会对人的心理和行为动机产生很多根源性的影响。社会阶层不仅从一开始就对人的心理产生不同的差异影响,而且这些差异反过来又会加剧阶层的固化。

以往测量社会阶层大多采用客观的社会指标,例如社会经济地位、受教育程度、收入、职业等作为衡量指标,确实如此,人的财务状况往往决定了人们对资源的拥有程度,例如教育机会、营养食品、住房等,并且反过来,这些资源有助于人们的能力和特权。因此,人们拥有的经济资源越多,他们获得的机会或者生活资源就越多。相反,人们拥有的经济资源越少,他们的机会和生活资源就越有限。所以在向美国这样的资本主义国家里情况更是这样。资本主义作为一种经济结构,同时也是一种社会结构,都依赖和强化了社会分层和固化这一特征。社会分层是指一个社会的分层,分层的结构以及社会是如何重新布置在结构上资源的分布。有价值的资源包括SES因素中的社会收入身份收入、教育和职业。以及权力和特权的概念。

和社会阶层相对应的概念就是阶层流动。阶层流动就是指:一个从较低的社会阶层移动到另一个更高的社会阶层的群体能力。阶层流动的方向是向上和向下。理想的状态应该是自由流动,阶层彼此之间并无壁垒阻碍,所有身份的人都可以畅通无阻的通过努力去进入自己想要的阶层群体中。而随之出现的就是阶层的固化,在社会转型期内,由于受社会经济、政治等多种因素影响,在社会的层次结构中处于不同的社会群体之间流动受阻的情况称为阶层固化。在网络上盛行的某些“官二代”“拼爹”等词语都反映了阶层固化的现实。

2.社会阶层测量

(1)客观社会阶层的测量。对于客观社会阶层,学界经常使用的测量指标主要有收入、职业和教育等。一些研究者仅仅选择其中一个指标去测量。另外一些研究者测量其中两个或三个指标,在同一个研究或不同子研究中分别考察它们与其他变量的关系。还有一些研究者则将其中两个或三个指标合成一个总的指标。例如有的学者先测量被试的家庭年收入、父母(或个人)受教育程度,然后将被试在这些指标上的分数分别标准化后求和,以此作为客观阶层的指标。

(2)主观社会阶层的测量。对于主观社会阶层的测量,最有代表性的测量工具是主观社会经济地位MacArthur量表。它是一个10级阶梯量表,代表了具有不同水平收入、职业声望和教育程度的人所处的位置。在测量过程中,首先给被试呈现一张梯子图片,让被试想像一下这个梯子就代表了他在社会中所处的阶层地位,等级越高表示其所处的阶层地位越高。主试接着告诉被试梯子最顶端的人处于社会最高层,这些人的生活条件最好、收入最高、工作最为体面,受教育程度也最高。而梯子最低端的人则相反,他们处于社会的最底层,他们的生活条件最糟糕、收入最低、工作最不体面,受教育程度也最低。最后请被试结合自己的收入、职业地位和受教育程度,在梯子某一级的旁边画一个记号,表示其感知到的自己在整个社会等级中所处的位置。

三、心理学界研究视角

社会阶层的心理学研究取向一共有五种比较流行的取向。

第一种是劳动视角,这种视角把人按照人与人之间的劳动关系和对生产工具的占有程度来分类,并且该视角认为按照这样的分类,我们可以清晰地把公众分为统治阶层和劳动阶层,并且统治阶层下的各类社会组织都会进一步强化统治阶层的权利以此来控制劳动阶层的生活。

第二种取向是健康心理学视角。在医学上发现,高阶层在很多身体健康方面都优于低阶层,既包括身体的,也包括心理的,不过,这一观点还未真正形成特别具有说服力的理论。

第三种就是社会文化视角。该视角将阶层看作一种为同一阶层个体所共享的社会背景和文化形式,并在一种阶层的内部塑造出具有阶层特异性的价值体系和行为模式。与健康心理学视角只关注健康不同,社会文化视角极大地扩展了社会阶层研究的关注面,考察了高低阶层在生活中多重差异,并且对于各阶层在不同方面的差异,也都从文化的视角加以解释。

第四种是社会认知视角。它较为强调高低阶层基本认知风格上的差异导致了他们在多个方面上的差异:低阶层的人掌握资源较少,对外部的依赖更强,因此形成了情境主义的社会认知倾向,更容易认为个体自身的生活和发展主要受到了情境因素的影响,不论是心理还是行为都表现出了外部定向的特点;而高阶层掌握的资源相对丰富,因此对外部的依赖感较弱,他们更多将自己的生活状况与自我的努力程度联系,因此形成了唯我主义的认知风格,倾向于认为人的行为主要受个体自身因素的影响。

而第五种则是等级视角,最主要的创新之处在于,它是高度强调主观阶层对个体的影响。它用来解释阶层之间差异的心理因素认为,是个体通过与别人比较,形成的关于自己在社会层级中相对等级排名的感受和认识。

四、研究展望

目前已有的一些研究依然停留在从理论层面上去探讨不同的阶层会对人们产生的影响,有必要继续考察不同阶层的心理与行为差异以及形成这种差异的背后的心理机制。并且要把这种在理论上关注阶层差异的基础研究扩大到关注阶层流动和不同阶层心理需求的应用研究上来。在微观上进一步挖掘低阶层难以向上流动的个体内部因素,以培育低阶层向上流动的能力和信心。同时也要在宏观上,综合考虑各种社会现实因素,找到阻碍社会流动的障碍,建立一个上下流动通畅的晋升通道,使低阶层的民众有更多的机会和自信去追求上层的生活,同时如何兼顾到高阶层的利益,使之两者可以和谐相(下转第页)(上接第页)处,推动社会和谐稳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郭永玉,杨沈龙,李静,胡小勇.社会阶层心理学视角下的公平研究.心理科学进展,2015.

[2]胡小勇,李静,芦学璋,郭永玉.社会阶层的心理学研究:社会认知视角.心理科学,2014.

[3]郭永玉,胡小勇.个人幸福·社会公平·世界和平——心理学家的人文情怀.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5.

[4]郭永玉,杨沈龙,胡小勇.理想公平与现实阶梯:心理学视角下的社会分层与公平研究.中国科学院院刊,2017.

猜你喜欢
文化视角社会阶层
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统战工作实现创新发展呈现崭新局面
新的社会阶层的政治参与与统一战线工作的新发展
新的社会阶层人士发展趋势、挑战及组织策略
文化视角下的高中物理新课程研究
文化视角下浅谈高中数学课堂的基本模式
从文化视角来看日语接受与表达
历史文化视角下秦皇岛旅游资源的开发
加强民主党派对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的政治引导
针对特点 探索途径 加强对新的社会阶层的政治引导
新的社会阶层社会评价指标体系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