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学课堂“结课”的常用方式

2018-09-03 05:25
生物学教学 2018年8期
关键词:结课归纳法示意图

黄 玮

(广东省广州市第一一三中学 广州 510630)

精心设计课的结束部分是好的生物学课堂教学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好的课堂结尾能够高效率地帮助学生巩固和深化所学的知识技能,把新旧知识联系起来,形成良好的知识结构,并让学生产生“课虽尽,趣犹存”的感觉,真正对生物学感兴趣。因此,如何设计好的课堂结尾也是教师需要考虑和学习的。常用的课堂结课有三种方式: 归纳式、反馈式和拓展式。

1 归纳式结课

归纳式结课通常有三种具体的形式: 语言归纳法、表格归纳法、图示归纳法。

1.1 语言归纳法 教师可根据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用简洁、流畅、准确的语言对整节课的主要内容归纳总结,使知识条理化地再现出来。意在让学生由博返约、纲举目张,既能构建知识网络,又能提炼升华。例如,学完“DNA分子的结构”知识后,可以用DNA的“五、四、三、二、一”进行归纳:“五”指五种元素(C、 H、 O、 N、 P);“四”指四种碱基对应四种脱氧核苷酸;“三”指三种物质: 磷酸、脱氧核糖、含氮碱基;“二”指两条脱氧核苷酸长链(碱基对有A与T、G与C两种配对方式);“一”指一种空间结构——规则的双螺旋结构。

1.2 表格归纳法 在课的结尾,把与教学内容有内在联系或相关的原有知识进行对比分析,一方面帮助学生认识各种事物间的联系和区别,掌握它们的共性和特性,抓住事物的本质。在对比过程中,强化新知识的理解和记忆,防止学习中的负迁移。另一方面也帮助学生及时把新知识纳入已有的知识体系中,使新旧知识融为一体,连成线、结成网、形成块,达到系统化、结构化。从而把握住特点,总结出规律。例如,学习了“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后,可以把细胞分裂与生物变异的关系列表进行对比(表1)。

表1 细胞分裂与生物变异的关系

1.3 图示归纳法 图示可以把各部分内容及相互之间的联系清晰、简明地展现出来。利用图示产生的视觉刺激,可有效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促进学生的思维,对学生记忆、理解知识,把握前后知识的逻辑联系以及建构知识体系都很有帮助。

例如,学完“染色体数目的变异”知识后,可以给出二倍体、多倍体、单倍体的示意图(图1~4)和判断流程图(图5)。

2 反馈式结课

反馈式结课有两种方法: 提问法和练习法。

2.1 提问结课法 教师围绕教学的重点、难点和关键,设计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在课的结尾提问学生或组织他们讨论,教师予以适当的指导和归纳。这种形式的结尾,既能检查学生对教学重点内容掌握的程度,又能激发思维,加深理解,训练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同时避免了讲授的重复。设计的问题要注意把知识和技能有机结合,把生物学知识的掌握与生活实际有意识地联系起来。例如,“其他植物激素”教学后,结尾这样设计: 面对半青不熟的水果,你认为应当使用乙烯利催熟吗?如果你是水果店店主,或作为一个消费者、科研人员、果农,你怎么看?请从各自不同的角色进行分析和讨论。这样结合生活实际,设计问题,自然得体,力求渗透,达到“润物细无声”的境界。

图1 二倍体示意图

图2 三倍体示意图

图3 四倍体示意图

图4 单倍体示意图

图5 “二看法”判断单倍体、二倍体与多倍体

2.2 练习结课法 课堂练习是教学中不可缺少的环节,在课堂结束阶段,教师围绕教学内容,联系与其相关的知识,精心设计一些综合性较强的练习题,让学生当堂巩固,边议论边小结。这样做一方面可使学生知识得到巩固、深化和矫正,另一方面可帮助学生把知识网络化。例如,在复习了“生命活动的承担着——蛋白质”一课后,可以给出关于蛋白质功能多样性的练习(表2)。

表2 蛋白质功能多样性的练习填空题

3 拓展式结课

拓展式结课有两种方法: 课外延伸法和承前启后法。

3.1 课外延伸结课法 可根据学习内容把课尾作为联系课内外的纽带,引导学生向课外延伸、扩展,开辟“第二课堂”。这样既能使学生对本课内容有更深层次的理解,又能使学生拓宽知识、扩大视野。例如,“呼吸作用”教学后,教师联系家庭制作甜酒进行延伸: 先将大米煮熟装入缸中待米饭冷却至35℃左右,往米饭中加入适量的酒曲(酒曲实际上是酵母菌和曲霉菌种),拌匀,然后在米饭中间挖一个洞加盖并在30℃的条件下保温24小时,让学生思考: ①加酒曲前为什么先要使米饭冷却?而后为什么还要保温?(从酶的活性考虑)②为什么酿甜酒时要用酵母菌和曲霉菌种?(从酶的专一性考虑)③在米饭中间挖一个洞的目的是什么?(从有氧呼吸、无氧呼吸所需条件考虑)④酿制甜酒时,为什么总是先来“水”后来“酒”[1]?(从有氧呼吸、无氧呼吸的产物考虑)这样的课堂教学总结,把课内教学内容延伸到课外,使课内和课外知识有机地结合起来,促使学生运用已知去获得未知,不断扩大学生的知识面。

3.2 承前启后结课法 这种方法不只是总结本课的内容,而是向前后拓展。知识的联系是紧密的,这种联系性体现在知识间的逻辑性和系统性上,新旧知识之间往往存在着一定的内在联系,结课的一个重要功能就是将学生所学的知识进行整合,使之系统化,形成网络系统。教师也可以在结课时为新课的教学意境做出铺垫,使新旧知识的衔接自然,过渡顺利。

例如,在学完“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后,可以把前面学习的“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和本课的知识点组合成概念图(图6),并提出问题: ①你能够从这个概念图总结出遗传信息的流动方向吗?②你认为基因怎样控制生物的性状呢?为下一节课做好铺垫。使前后课时互相联系,形成整体。

图6 遗传信息、密码子与反密码子

在教学实践中生物学课堂教学的结课常常会将几种方法优化综合运用。一个完美的生物学课堂结尾或高潮迭起,或画龙点睛,或前后呼应,或又入佳境,或归纳总结,或强调重点,或留下悬念,或引人遐想,或含蓄深远,或回味无穷,或新旧联系,或承前启后……但不管采用何种方式,都力求做到: ①精辟。结课是对教学内容的深化和升华,因此要求教师结课要入木三分,画龙点睛,深刻而透彻地揭示其本质和规律性。②精炼。结课是对知识的高度浓缩,因此要求教师必须言简意赅,使之成为系统化、简约化和有效化的知识网络,便于学生记忆、检索和应用。③精彩。课的结束,应该是课堂教学艺术的又一次高潮,因此结课要新颖、有创意,要有声有色,有滋有味,使学生大有又入佳境之感。

猜你喜欢
结课归纳法示意图
数学归纳法学习直通车
黔西南州旅游示意图
用“不完全归纳法”解两道物理高考题
用“不完全归纳法”解两道物理高考题
数学归纳法在高考试题中的应用
阅读教学三部曲
化学课堂导语与结课技巧探析
数学课堂教学有效结课策略探究
贫困户建档立卡工作示意图及参考文本
“三定两标”作好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