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承“天时”之势,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2018-09-03 03:50欧阳海青
神州·下旬刊 2018年8期
关键词:乡村振兴

摘要:乡村振兴战略不是什么时候都可以提出来的,更不是随随便便能提出来的,它有它提出的时代背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进入新时代,在客观上要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乡村振兴战略提出的时代背景,为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之“天时”。

关键词: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乡村振兴;天时篇

乡村振兴战略不是什么时候都可以提出来的,更不是随随便便能提出来的,它有它提出的时代背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进入新时代,在客观上要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乡村振兴战略提出的时代背景,为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之“天时”。

乡村的发展之所以谈及到振兴,势必源于其反面“衰落”,纵览古今中外历史长河,有兴则有衰,乡村的“兴”与“衰”既互为矛盾,又相互交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进入新时代是乡村振兴战略提出的时代背景,然而追溯其历史渊源与发展进程,可以从以下几个阶段得以诠释。

中国历来是个典型的农业大国,中国社会实质上是一个乡土社会,中国文化本质上是一种乡土文化。有研究表明,在农耕时代,中国乡土社会的兴盛为“唐宋时期”,深究其因素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在经济上,唐宋时期以自给自足为特征的自然经济已发展成熟,处于巅峰时期;第二,在政治上,以血缘纽带为基础的乡绅治理结构日趋完善,社会统治有序稳固;第三,在文化上,以孔孟之道和程朱理学为核心价值的社会文化深入人心,社会运行有序安定。然后,中国乡土社会的衰落则为“元明清时期”,元朝的游牧军事化管理,明朝的专制集权,清朝的黑暗统治与封闭自守,使中国乡土社会逐步衰落;尤其是1840年鸦片战争后,中国乡土社会处于土崩瓦解的边缘,中华民族处于紧急危难之际。

在工业经济时代,随着工业化与城镇化的不断推进,乡村的衰落也在不断加剧,大量的农民工涌向城市,农村呈现得是一幅萧索的场景:田地废弃、荒山成片、土地污染、臭水横流、人烟稀少……同时,农村也被贴上了空巢村、老人村、留守儿童村、贫困村等各种标签。据住建部《全国村庄调查报告》数据显示:1978——2012年,中国行政村总数从69万个减少到58.8万个,自然村总数从1984年的420万个减少到2012年的267个,年均减少5.5万个。从国外来说,乡村衰落是一个世界性的问题,也是工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最有典型代表的有“英国羊吃人式”与“拉美超前城市化式”两种形式。早在17世纪,英国的殖民地迅猛扩张,羊毛生产和纺织品生产的市场空间巨大,殖民统治者为满足新市场的需要,进行了“圈地运动”,从而迫使广大农民失地失业转化为工人。这种“羊吃人式”的工业革命道路,一方面使英国进入世界列强,成为“日不落帝国”;另一方面它的乡村却步入衰败的行列。“拉美超前城市化式”乡村衰落指的是:拉丁美洲国家独立后,大量农民涌入城市,农村被废弃,而城市建设的速度又严重滞后于城市人口的增长速度,从而带来一系列的“城市病症”,又凸显了一番乡村败落的情景。

然而,随着信息经济时代的到来,中国如何处破解城乡二元结构的时代难题,避免其他国家城镇化进程中所走过的弯路,走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城乡协调发展的道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用30多年的时间走完了别人用两百多年走完的道路,从一个四十年前人均GDP全球倒数第2位(仅是印度人均GDP的2/3)、人均收入只有非洲撒哈拉沙漠以南国家人均收入三分之一的国家,成为制造业是美国8倍的全球最大世界工厂、全球最大的工业生产国和农产品生产国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用不到世界7%的耕地养活占世界22%的人口,创造了人类史上前所未有的工业化奇迹。同时,形成了以城镇为主的人口分布格局,据统计2016年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57.4%,標志着乡村中国进入城镇中国的新时代已到来,在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进程中,最需破解的一个重大新时代难题:如何在人口不断向城市集中的同时避免乡村空心化并振兴乡村。从党的十六大首次提出“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到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把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作为根本要求”,再到党的十八提出:“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可见,构建新型工农、城乡关系,推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促进城乡统筹、城乡一体化已难以包容其全部内容,亟待在继承基础上有所超越,将构建城乡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作为新时代的新要求、新趋势,党的十九大正是在此时代背景下把乡村振兴战略作为党和国家发展重大战略提出,并强调乡村振兴作是党和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这是基于我国社会现阶段发展的实际需要而确定的,是符合我国全面实现小康,迈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需要而明确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进入新时代的客观要求。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23、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979,1979.

[2]列宁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3]列宁全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

[4]毛泽东选集(第1一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5]毛泽东农村调查文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2.

[6]邓小平文选(第1一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7]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8]邓小平年谱(1975一1997)[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4.

[9]邓小平思想年谱(1975一1997)[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8.

[10]江泽民文选(第1一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11]江泽民.论三个代表[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

[12]十二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中、下)[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

作者简介:欧阳海青,中共衡南县委党校,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

猜你喜欢
乡村振兴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几个抓手
激发“乡村振兴”内生动力破题寻路
民建贵州省委携手中天金融集团推进“乡村振兴”贵州赫章县结构乡“扶志扶心扶智”项目开工